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生物科学专业动植物野外实习模式探究

2022-09-16 01:30牧,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动植物标本学生

游 牧,何 梅

(淮南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0 引言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最早由Spady 等人于1981 年提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OBE 的核心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潜能,围绕教学结果,利用一切资源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由于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分析,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OBE 理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动植物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要环节,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专业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笔者针对动植物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其他高校的一些成功做法[2-4],探讨在OBE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对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期为提高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动植物野外实习定位

1.1 加深知识理解

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架设生物科学宏观和微观学科的桥梁。学生通过亲身接触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类群,了解生物各类群的观测方法和研究技术,理解分类学的基本原理、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差别及亲缘关系,熟悉生物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活生长习性,掌握动物的饲养、麻醉、固定、保存等操作技能,夯实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

1.2 树立环保意识

野外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生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标本采集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实验室已有标本种类不再采集,避免标本采集的盲目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确保实习任务完成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实习活动中,学生体验自然,感受优美环境的魅力,考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全方位认识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实习过程中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3 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除巩固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以及野外科学研究的能力。开展生态状况调查和环境教育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其浓厚的科研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野外实习一般选择动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多为险山幽谷、密林湿地,艰苦的条件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野外实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组织与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习前期准备和实习过程组织管理,可以有效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为将来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安全教育、任务分工和应急措施训练等也可以吸纳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平台,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2 传统的动植物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投入有限,野外实习受限

实习学生多,食、宿、交通等费用支出数额大,实习经费捉襟见肘。为节省开支,一般只能压缩实习时间,实习质量难以保障。野外实习需要生物多样性的场地,多在自然保护区或者旅游景区。景区门票昂贵,增加实习经费开支。自然保护区为加强管理,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防止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破坏,严禁进入开展标本采集,使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5]。

2.2 内容综合不够,学生兴趣不高

为防止野外实习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应对实习课时有限等不利因素,很多学校把野外实习内容着重于动植物分类,甚至仅仅把最容易被感性认知的动植物加以识别和分类。实习内容的单一,势必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效果差。而且,野外实习缺少生态学内容,更谈不上标本采集和科研探索,难以显现生物科学的专业特点,无法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习内容局限,难以开展深入探索和研究,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无从谈起[6]。

2.3 教学方式单调,创新热情丧失

目前野外实习常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沿途考察和分课程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跟随指导老师按照预定线路边走边听,边听边记,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野外实习安排集中,人数多,一名指导老师往往带着近百学生,管理难度大,部分跟在后面的学生听不清,听不到,有些学生干脆不听老师讲解,欣赏风景或者摄像自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积极性。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特别是野外实习涉及到植物、动物和生态方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积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部分年轻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7],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满意度低。

2.4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标准模糊

客观、完善、合理的野外实习成绩考核方法是评价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效果的有效手段[8]。传统野外实习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是采集标本的种类、数量和实验报告。由于标本采集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为了应付规定的标本数量任务,普遍存在“交换”和“拼凑”的方式,实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实习目的。实习报告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更有少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白天拍报告,晚上抄报告,整天补报告”。单纯以标本数量和实习报告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无法有效评定野外实习效果的达成情况[5]。因此,野外实习评价方法、考核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 OBE 理念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3.1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培养目标矩阵

按照OBE 理念,结合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及素质三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制定《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表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增加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知识,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生长、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归纳总结生物所反映的区域环境的综合特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对野外实习内容的完善和优化,增强学生专业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9-10]。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3.2 编制实习指导教材,打造优质实习基地

实习指导书是实习任务的说明书,高质量的实习指导书可有效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辅助实习目标的达成。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具体实习任务结合实习基地生物种群进行编订,兼顾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涵盖动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动植物特征鉴定等相关内容。动物学部分主要有水生生物采集与鉴定、昆虫采样与标本制作、鸟类野外生态学观察、夜间动物观察等,植物学部分包含主要植物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特征、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等内容。增加环境与生物分布相关的探索性任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辅导资料和以往积累的素材如图形(像)、视频资料,制成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感知和理解[7]。

针对实习经费紧缺,在实习安排中应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野生植物资源,适当减少集中实习时间,就地就近寻找新的实习基地,减少交通费用开支。集中实习前向实习基地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和实习计划,争取获得支持,经批准再开展多元化的实习活动,实现学校、实习基地、学生三方共赢。除争取学校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外,实行经费开支合理均摊,如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可由学生承担,学校承担实习基地费用、购买参考书目、实习工具以及师资开销。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为实习过程中开展科研训练提供经费支持,满足实习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及硬件条件。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是开展野外实习的基础和提升实习质量的首要保证。实习基地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具备一定的交通、生活、医疗设施,更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适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平台[2]。在指导教师师资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培训和校际间的交流学习,利用各种实习机会,“一帮一,老带新”,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二是聘请实习基地技术人员参与实习指导,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实习教师队伍,提升野外实习教学水平。

3.3 科学使用指导方法,灵活借助信息手段

野外实习应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灵活选用讲授式、问题讨论式、案例式、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实习基地生物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毕业论文,拟定科研课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调查题目,开展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带着问题去探究,认真观察记录、分类鉴定,进行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掌握科研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过程。

此外,引入先进的仪器设备辅助教学,如便携式教学系统有助于野外复杂环境中的联络交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获得的彩色信息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标本的图像资料可应用于多媒体,便于长期保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QQ 群或微信群开展实习交流,提高教师指导效率,便于师生间交流沟通。利用智能手机 “形色”“发现识花”和“花伴侣”等为代表的手机App,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11-12]。

3.4 全程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野外实习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生物学实践素养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更是促进课程思政目标全面达成的关键途径。野外实习的成果,如动植物标本、摄影作品、植物书签及亲身经历等,有助于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度,促进实习顺利开展。通过野外实习,以理论促进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达到知识的升华;帮助学生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组织纪律意识,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升思维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此外,实习过程中亲身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践行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3-14]。因此,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实习过程,充分发挥野外实习这个独特教育环节的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培养专业情感,提高专业能力。

3.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过程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野外实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OBE 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实习目标能否达成的决定性因素,而实习效果的评价需要满足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考察野外实习的全过程,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估。结合野外实习中的思政元素,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从实习态度、知识技能、科研素养、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2),将实习难度、工作量以及学生自我牺牲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积极性和主动性纳入实习表现中进行考核。各项指标科学分配分值,考核形式包括实习表现、实习记录、标本制作、现场考核等。此外,强化实习过程管理,确保实习安全,督促学生及时整理、消化吸收学习内容,完成实习任务[15]。

表2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览

4 结语

动植物野外实习是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学生能够巩固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体味自然界的博大精深,磨练意志、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构建OBE理念引领下的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逆向输出,持续改进,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动植物标本学生
动植物新视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赶不走的学生
有趣的动植物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