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在数字化改革的新赛道上瞄准跑道、突破重点、持续发力,推动民政工作理念、制度、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绘制数智民政“1+3+X”总蓝图。
“1”是构建以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数智民政信息化系统,实现三个“一体化”。一是纵向一体化,实现省厅、市局、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数据贯通;二是横向一体化,实现卫健、人社、公安等19个部门数据的相互贯通、系统融合;三是民政领域数据一体化,综合集成了养老、救助、殡葬、慈善、婚登、未保等民政核心业务的数据。
“3”是打造数智民政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和展示中心。指挥中心具备平时监管和战时调度的功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亚运支持等场景中,实现决策运筹帷幄、落实如臂使指;服务中心通过96345幸福热线,7×24小时全天候有效响应群众需求和民政业务咨询;展示中心将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硬件、婚姻风俗等场景集中展示,让群众充分参与和体验,是民政服务“线上+线下”汇聚点。
“X”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工作问题为导向,用模块化的思路逐步上线各类民政核心业务应用场景。自2020年以来,萧山区民政局构建并逐步上线了智慧养老、智慧殡葬、智慧社会组织等应用场景并不断迭代优化,同时,在未成年人保护、慈善救助、地名服务等领域构建有改革成色、有萧山辨识度的特色场景。通过群众端、运营端、治理端三端协同,实现服务、运营、监管闭环。
“盛奶奶,家里的燃气管道要小心,工作人员马上来您家检测。”2021年4月的一天,家住江寺社区的盛奶奶接到电话没几分钟,门铃就响了。
原来,盛奶奶家燃气浓度高,区民政局智慧中心连续收到3次警报,系统分析认为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随即主动上门进行排查。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家里的燃气管道已经老化,确实存在燃气泄漏情况,燃气公司人员立即换上新燃气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是萧山区智慧养老系统“安全守护”应用场景的一个真实案例。“安居守护一件事”应用场景,是依托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门磁、烟感器、燃气报警器和睡眠呼吸监护仪等“安居守护”四件套来进行风险预警。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由“安居守护”四件套采集的实时感知数据通过5G网络回传到政务云端,后台将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察觉各类险情,确保老人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和救助。尤其是孤寡、独居、空巢老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三级联动机制,对潜在隐患进行闭环管理,已累计提前有效预警并处置超过4200次老人居家安全隐患风险。
民政服务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串珠成链,民政数字化改革正是从群众的体验流程出发,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数据赋能,让群众通过手机就能享受一系列的线上便民服务,实现一码申请、一屏掌控、一键智达。萧山区每年有4.16万名老人通过“智慧养老”应用一码申请各种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年度累计超过200万人次。
此外,群众通过“五心”智慧殡葬应用体验暖心咨询、称心选墓、安心治丧、省心导航、舒心祭扫等五大场景服务,7300余治丧户通过身后一件事联办系统完成家属身后事顺心办、暖心办。通过“民生直达”平台,打通区级民生兑付“最后一道关”,实现一键智达,累计上线且有兑付记录政策41条,兑付约211万人次,资金约8.7亿元。
“这样接地气、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非常需要,再也不用担心有了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初创期社会组织负责人小王说。2022年5月25日,萧山区智慧社会组织应用系统正式上线,为各社会组织发布组织风采、活动报备提供了数智平台,帮助社会组织适应基于海量数据决策的模式,提高管理能力。依托智慧社会组织应用系统,萧山区民政局开设了初创期社会组织陪伴成长计划系列课程,帮助初创期社会组织解决内部治理欠缺、资源共享难、互助交流少、同行业联络少等问题,社会组织人才的运营能力、服务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初创期社会组织的培养,只是民政核心业务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民政服务机构通过数字化应用、信息化平台,简化了办事流程,重构了体验步骤,大幅提升了运营和服务效率。整合全区所有涉老信息和数据,形成为老服务信息的“统一门户”、养老行业管理的“统一入口”、涉老领域数据的“统一归集”。已有437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视频动态监控并累计管理283.7万人次常态化管控,70余家老年食堂部署“智慧餐台”和上线“幸福助手”送餐应用,实现智能精准补助,累计助餐5.4万余人次。养老机构通过“智慧养老院”实现老年人能力评估、照护计划、照护记录的全流程智能化生成,护理员工作效率提升15%以上。全区近1700家社会组织纳入“萧社汇”智慧社会组织应用管理,实现线上管理、线上联动、线上精准扶持。通过“平战结合”驾驶舱,“平时”可以有效看到社会组织的行业分布、党建情况、年检状态、活动资讯等,从贡献值和活跃值综合反映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正向促进作用,“战时”可以一屏实现对社会组织的及时调度,实时掌握社会组织任务执行情况。殡葬服务机构可以通过“智慧殡葬”线上完成业务办理,目前全区76家公墓、10余家殡葬服务企业在线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机构少跑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上。
在数字化改革的新赛道上,比拼的不仅是硬技术,更是软实力,要充分发挥数智牵引作用,从大数据中找到监管机制的盲点和改革创新的起点,推动民政工作理念、制度、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实现“要我变革”向“我要变革”跃迁。
制度重塑贯通赋能路径。通过建立“安居守护三级联动机制”“未保站工作机制”“村社慈善筹募机制”等,明确部门之间责任边界,实现多跨协同。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殡葬管理专项补助及惠民减免管理办法等十余项政策,确保服务落地、落细、落实。
数据模型沉淀监管经验。通过老年人居家安全隐患感知模型、老年人跌倒风险早筛模型、社区照料中心补贴发放智能核准模型、社会组织活跃度评估模型、殡葬服务满意度评估模型等40余个算法模型,将行业经验汇聚成成“民政大脑”,大幅提升治理水平。
数据分析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已根据业务需要生成超过500余份统计报表,在有效减轻民政业务管理过程中统计工作负担的同时,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分析形成了老年人“360画像”、居住环境分析、未成年人保护管理事项、社会组织活跃度分析、墓穴规划推荐方案等,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