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亲民的高品质社区服务空间

2022-09-16 05:08王涛
中国民政 2022年13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居民空间

☉ 王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以“小切口”“微改革”为抓手,推动社区服务站改造升级,营造现代社区服务空间场景,构建了开放亲民的社区服务空间,打造了“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有认同”的社区服务空间,使之成为党建引领的枢纽、居民认同的家园、资源链接的平台、智慧应用的窗口。

突出优化空间设计,营造现代社区服务场景

当前,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隔离式、柜台式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居民群众的新期待,迫切需要深化社区服务平台改革创新,实现社区服务平台、载体、功能、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流程再造。一是通过社区服务空间改造倒逼社区治理创新,打破原有社区服务的“柜台式”服务模式,因地制宜设计社区综合服务空间,重塑社区生活和服务场景,将社区服务空间打造成聚民情、集民智、惠民生的“居民会客厅”。二是通过统筹设置党建服务、咨询服务、居民活动、议事协商、特色服务、宣传展示、人员办公等公共空间,综合利用和挖潜社区空间更大功能,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三是通过设置“综合窗口”,实行服务事项一口受理,释放更多公共空间、拓展服务空间功能,有效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四是通过开展全响应服务,实行一岗多能,设置周末、节假日常态化开放服务场所,创新“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实现社区服务空间的最大效益。

突出服务流程再造,提升社区精细服务水平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服务下沉是创新社区治理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提升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服务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多人值守”向“专人受理”转变、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由“日常服务”向“高效服务”转变,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一是统筹社区层面的各类空间、资源和力量,有效解决社区内各类组织配合不密切、治理层级延伸不够、居民参与不广泛等问题。二是优化社区服务流程,精简服务环节、压缩受理时间,开发居民便捷使用的服务小程序,提升社区服务智慧化水平。三是完善首问负责、一窗受理、上门办理、预约服务、全程代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建立服务实时评价机制,提高社区服务品质。四是通过培育“全科社工”,推行一窗式服务,推动更多社区工作者下沉小区、楼院、楼门,开展入户走访、民意调查、议事协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实现零距离服务居民群众。

突出统筹服务资源,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设有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妇女儿童、文化活动、残疾人康复等各类服务站点,这些站点在资金、人员、运行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存在资源分散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服务整体效能的发挥。因此,要考虑不同社区的特征、人群、需求、文化等,统筹利用好社区服务空间各类功能要素。一是夯实党建服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常态化“双报到”(党员到所在社区和居住地区报到)制度,完善需求、资源和项目三项清单公示制度,推动辖区单位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共享。二是协助办理公共服务,推动残疾人服务、社保、教育、生育服务、救助、老龄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覆盖,提升政务服务办结事项、代办事项比例。三是引入市场化服务,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家式”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市场资源为居民提供水电修理、家政保洁、买菜送水、家电维修、大件垃圾上门收运等各类便民服务项目。四是发展社会服务,依托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辖区社会资源、服务设施和场地,协助社区开展文体娱乐、扶老助老、关爱儿童、扶贫救助、司法援助、治安维护、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

突出联系服务群众,强化社区组织动员功能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核桃园社区服务站。

近年来,社区工作出现了一些“行政化”倾向。开展社区服务空间建设,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是实现居民参与再动员的重要抓手。一是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开展楼门院治理,规范社区协商议事规则,建立月协商制度。推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向居委会下属委员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和保障。二是持续为社区减负增效,让更多的人力资源从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到居民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社区有时间有精力联系居民、组织居民、动员居民。三是推动治理方式转变,加强“全科社工”培训,推动社区工作者由“服务提供者”向“治理组织者”转变,促进“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四是动员居民参与,通过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楼门文化建设,通过协商自治、邻里互助、环境美化、公益慈善等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服务和互动交流,增强居民社区家园意识,让社区成为政府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的纽带和桥梁。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发挥社区服务联动效应

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不能“包办”,也“包办”不了。社区服务空间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增强服务软实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把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引入服务空间,提高社区服务的整体联动,使之成为党建引领、链接资源、提供服务、共商共治的综合性平台。一是推动群团组织参与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法律”等活动,完善群团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方式路径。二是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更多引入社会服务专业化力量,建立多元合作机制,解决社区服务人员紧缺、专业化不足、常态化活动不够等问题,构建上下左右联动的社区服务网络。三是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公益补助金、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公益创投等多渠道资金扶持,开发一批为老服务、托育服务、便民服务等居民迫切需要的社区服务项目。四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以社区综合服务空间为依托,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的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养老助残、扶危济困、矛盾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居民空间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