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慧
(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民生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本质。我国古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说法,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民生的重视。近代,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民生主义,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把民生的内涵提到了国家大政方针、国家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对民生内涵做了新的诠释。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民生的解释均指“人民的生计”。可见,民生思想的核心、精髓基本不变,但却在不断完善,具有时代特殊性与逻辑规律性等特点。
民生为天,民生是最大的责任。民生事关人民的小幸福,也关乎国家的发展大计;民生连着千家万户,也连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涵盖教育助学、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提升、百姓安居等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教育在改善民生中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更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更高层次,字里行间都在强调要着力保障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行动提升民生温度,通过提高教育助学、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提升、百姓安居水平,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尽显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也体现了我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近年来,我国的民生实事项目福泽了亿万百姓。然而,随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全面、不充分、不可持续,使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涌现,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民生诉求层次明显提升。虽然2021年我国以破釜沉舟之勇、百折不挠之韧,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受地区差别、城乡差距及历史和环境的影响,离全面振兴、完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美好愿景仍有一定距离,可谓民生多艰,改善民生仍在路上。
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环节之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曾多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及。在收入分配、就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医疗等众多民生问题中,教育被放在了民生改善的重要位置。从狭义上看,教育专指学校的教育;从广义上看,教育泛指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提升百姓综合素质、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繁荣可以使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很好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部署,并描绘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同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高度。人民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在教育中的生动实践,而“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及发展方向的重要部署。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定位也逐步从“教育工具论”上升到“教育民生论”层面,因此,发展教育将是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我们党和政府的责任,需要自上而下的关怀和关注,更需要激活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而主动的创造力,使政府和民众能有效地融合,形成向上的合力。而这种激励和有效参与,除了依靠深化改革外,更需要提升国民素质,所以,进一步重视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人才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人才助力科技进步,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可以促进个体意识观念与行为、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指导或规范个体的智力、能力,培养个体的职业和角色意识,进而促进个体职业及身份的社会化。在近代工业社会中,教育的附加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如果个体没有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基本很难实现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然而,农村教育投入低,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经济困难学生占比大,高中教育、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及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毛入学率也在逐年提升,大学生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地域差异,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尽相同,不同地域考生即使考取相同的分数,也可能存在被录取院校层次不同的情况。老百姓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教育公平程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实现人人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学生“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基本实现了系统性的提升,但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以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对不符合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进行改变,积极引领教育的转型。
对教育的投入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以来,我国这一数据连续八年基本都保持在4%以上,教育投入基本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的决心和力度。然而,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仍以地方为主,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情况较为严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网上还出现一些地方教师由于工资过低(有些具有10余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而停课集会请愿的报道。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离完全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使得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加大,难以进行其他消费,甚至出现经济压力。
要培养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没有相应的教育投入是无法实现的。为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形成以省为主的教育财政分担、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投入的比重,并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情况下,加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形式的社会投入力度。其次,要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对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投入要有所倾斜,切实保证教育投入。
由于城乡、地区和阶层的差别,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仍较为突出,导致了一些基础教育“薄弱地带”的出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差异明显,即使是同一城乡的不同区域,其教育资源配置率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地区,校际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差异,也使小升初、初升高情况普遍不容乐观,择校、掐尖招生、高价学区房等现象层出不穷、乱象丛生,背离了国家的要求。近年来,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给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提供了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机会,但由于高等教育在需求和供给上的地区不平衡,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应改变“一刀切”的方式,对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如农村、老少边山穷地区实施倾斜性的政策支持,通过东、中、西优质学校的联合共建,利用网络搭建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平台,增强落后地区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或者充分使用国家已有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定向培养教师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培养师资,并鼓励和要求优秀教师到落后地区的学校工作,为教育欠发达地区输入“造血”功能。此外,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改善教学装备条件,使教学装备均衡程度不断提升,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充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进行我国地区和城乡经济结构优化,通过调整社会保障如城乡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等,保障低收入人群体的生产生活,使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有能力提高其在教育上的支出能力。要实现起点和机会的平等,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入学、受教育的机会。此外,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的全覆盖;坚持扶贫扶智,坚持城乡统筹,走出一条“精准扶贫扶智”的新路子,强化落后地区和农村高考考生在同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能力,努力使每个孩子,尤其是寒门学子都能成才,让寒门学子的人生更出彩。
目前,高校学位点的申报与审批,对高校硕士、博士招生计划的不科学管控,一级学科不能自主设立,以及在科技协同创新项目中资源的配置及要素分配的管控式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很容易造成不合理、不公平、不科学的结果。为此,可以通过弱化审批职能,适当放低准入门槛,规范基本条件,严格过程监管,加大事后检查与惩处力度的方式进行宏观管理,让省级政府和高校拥有更大的教育统筹权和自主权,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进而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人口接近14亿人,各行各业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工业化、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企业涨薪却难留人,“用工荒”大量存在。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之所需,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之所需,非常迫切。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覆盖工业、农业、服务等行业,可以让人学会基本的职业技能和本领,使人快速就业,从而为社会服务。近年来,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升级为职业大学,三本独立院校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纷纷从职业面向、教育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改革仍在路上,还有很多亟须改进完善的地方,比如要加强产教融合,鼓励职业院校教师深入企业,掌握产业群、职业群需求,切实体会实践环境,了解企业实际运作链条上工技人员的工作需要,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撞击,达到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目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认真学,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之所需。此外,应探索多模式的职业院校招考制度,使入学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推行招考分离,拓宽生源类别,让更多的人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本领,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民生之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我们要握紧改革之钥,筑牢公平之基,持续用力,守正创新,构建起教育良好生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