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参与抗疫斗争的理论逻辑

2022-09-16 14:17丁峰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公共卫生军队

■ 丁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各个国家治理能力的深刻考验。在这场历史性的“抗疫大考”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在抗疫斗争中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在国内把握“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国际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在人民军队参与抗疫斗争的过程中,有其鲜明的理论逻辑作为支撑。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使命型政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然是一支“使命型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以治理主体的身份深度参与到国内和国际抗疫斗争的全过程之中,深刻体现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组成部分鲜明的治理属性,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责任担当。

一、本质属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宗旨,而随着时代发展,人民利益的范围、层次、种类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诸如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对人民利益构成巨大威胁,要求人民军队更加深入融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更高的治理效益。国家统治依赖于军队、警察和法庭等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而在这些暴力机器中,军队是统治阶级赖以对人民进行统治的基本支柱。这表明军队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统治阶级的利益取向就决定了军队的根本利益取向。

在社会主义中国,随着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由少数剥削者向多数被剥削者转变,作为国家暴力机关的军队也将随之改变,实现利益取向的根本性转变,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决定了军队始终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样担负起统治阶级的使命任务,这一使命任务内含着与国家利益、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的意蕴。正是这种内在的利益取向,使得军队能在“服务人民利益”的范围内拓展自身职能使命,在执行武装任务同时参与国家治理,从而更全面地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正是这种内在利益取向,使得军队参与国家治理、捍卫人民群众利益过程中能真正秉持“全心全意”的原则,不受除此之外的特殊利益的影响。在抗疫斗争中,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严峻时刻,人民军队能在党的一声号令下毫不犹豫冲上前线、顶上一线,组建起捍卫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军队具有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本质属性。反观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在人民利益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仍然秉持“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治病的”的理念,如美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就在拒绝医疗疾控机构要求军队帮建临时医院的请求后表示,军方的介入应是“最后的手段”。即使是不得已参加抗疫,美陆军野战医院和海军医疗船都表示“只收非新冠疫情病例”,从而为地方腾出医疗资源以专心防疫。鉴于如此“抗疫”,美退役海军上将、前北约盟军司令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在媒体发文呼吁美军向中国军队学习,无奈响应寥寥。究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军队始终维护的是少数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利益,忽略和漠视人民利益。这与中国军队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形成鲜明对比。

二、历史分析:人民军队参与国家公共卫生治理的传统优势

军队所具有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行动力,恰好适应了应对疫情流行这一类公共卫生危机的基本需要,而人民军队在此基础上还具有历史传承的优良传统,这更是赋予了其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显著优势,使得军队参与下的公共卫生治理具有更高的效益。而在参与国家公共卫生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军队为社会提供的不仅是基本卫生公共服务,更将军队先进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规范辐射到全社会,通过参与国家公共卫生治理实践,为更广泛的国家治理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为引领。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尚未完善,人民军队在这一阶段通过运动动员的方式,起到了维护基本公共卫生秩序的作用,典型体现就是中国独创的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起源于抗美援朝时期。1952 年,为防范作战过程中敌人的细菌战攻势,人民志愿军内部率先发起了群众性卫生运动。随后,这一将“爱国”与“卫生”相结合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军队发挥其高度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引领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为新中国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此后,爱国卫生运动成为我国人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现良好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重大疫情各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军队作为公共卫生治理主体力量纳入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之中。在2003 年非典疫情中,在疫情原因不明、防疫资源缺乏、抗疫经验基本为零的背景下,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先后紧急选调1383 名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收治医院。全军上下闻令而动,通过军用装备将大量物资、人员运往北京。军队成立了由21 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组,收治的680 名非典病人,其中672 名痊愈出院,死亡率不到1.2%。在此次抗击非典过程中,在明知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人民军队充分展现了奉献与担当,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军队的实践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人民军队的价值理念为人民所充分认识和肯定。人民军队参与疫情斗争的行动不仅对于抗疫本身,而且对于社会的意识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军队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主体力量,在疫情救治、心理防治等领域组织起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也为军队日后参与国家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实践积累了相关经验。

可见,人民军队在参与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军队优良传统并将之应用到抗疫实践,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效能;另一方面在参与中对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规范起到主动引领和改造作用,展现出其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效能。

三、时代要求: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规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深刻阐明了“治理”在当代中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擘画中国之治宏图,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军队历来是参与国家建设与治理的重要主体,实现国防和军队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国防和军队治理现代化有双重涵义。一是军队作为治理对象,其内部治理的现代化。军队是国家治理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要求作为子系统的军队的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军队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并从军队领导指挥、军队党的建设、军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从全局的高度为军队自身的治理现代化提出了要求,这是国防和军队实现现代化转型、更好参与国家治理、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在此次疫情中,军队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积极探索军队人员疫情防控措施,合理平衡疫情防控与实兵实训,保障了战斗力建设,展现了军队内部治理的优越效能。二是军队作为治理主体,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层面的现代化。军队在执行武装任务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与建设,是人民军队服务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体现。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治理重要主体,军队在经济建设、文化传播、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民利益多元发展,风险挑战难测难控,现代意义上的治理更加要求精准化、专业化、高效化基础上的“多元共治”,这就对军队参与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军队迅速响应,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建立起军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与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对接,形成抗疫合力,并在多次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反应能力,在专业诊疗、心理防护、科研攻关等具有较高业务要求的任务中表现优异。这是军队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适应现代化治理需要的良好例证。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公共卫生军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人民军队忠于党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