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为例

2022-09-16 02:08杨桂梅胡炜彦杨淑达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3期

周 静,杨桂梅,胡炜彦,杨淑达,陆 露

(昆明医科大学 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一门集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生药的鉴定与品质评价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有助于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和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校新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课程学时数进一步减少,加之课程涉及的专业名词较多,知识点繁杂且关联性小,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欲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笔者首先基于知识的内在联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境导入法及思维导图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将知识直观化、系统化、趣味化,并通过不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一、深化教学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设之初,任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查阅相关资料,并借鉴兄弟院校已有经验,设置适合于本校的课程内容。

首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内容。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是学生学习生药学的基础,细胞后含物、组织、根、茎、叶、花的显微结构等内容对于生药鉴定部分的顺利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除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外,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难以理解的后含物、组织、根和茎的显微构造进行重点讲解,以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其中药用植物学中的分类群部分与生药学中的重要生药部分内容有所重复,将这两部分知识进行融合,即将生药穿插于所属药用植物分类群中进行重点介绍,有助于知识点的串联和前后衔接。通过内容整合,整个课程内容分成三个知识模块,即药用植物基础知识(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及分类的理论知识)、生药基础知识(包括生药的分类、采收加工、贮存和鉴定等)和药用植物主要分类群及重点生药(包括药用植物分类群和常见中药材鉴定)。课程内容的重新设置能够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在有限的学时下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

其次,推行“一对一”实验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传统实验教学中,通常由教师先行讲解实验内容并进行操作示范,学生自行观察并绘图,完成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把大量时间花在实验报告的绘图上,对于显微特征的观察和认识缺乏主动性,一些基本的显微鉴定结构虽然完美呈现在实验报告中,但部分学生面对显微镜下的真实结构时仍然感觉似是而非,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基于此,我们摒弃实验报告,推行“一对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将每次实验课需要掌握的10~20个显微结构设置成实验目标,做成Excel表格,学生需自己制作临时装片或者通过永久装片找出这些结构,由教师进行确认并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做出标记,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随机找出一些结构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做到当堂考核每位学生的实验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动性,也使学生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

最后,引入生药分子鉴定实验内容。物种的准确鉴定一直以来都是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研究的重点,传统鉴定方法主要通过药材在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及理化性质上的差异进行辨别。随着分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鉴定已成为药用植物和生药基原鉴定的重要手段。与传统鉴定手段相比,DNA分子信息量大,序列更加保守,受环境因素和植株生长情况影响不大且准确性高、客观性强,可实现鉴定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技术手段理论体系的介绍以外,还会安排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能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感受技术的进步对生药学研究的强大影响,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运用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搭建课程教学体系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模型、图片、实物演示、多媒体、现场参观和视频等直观手段组织教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术语专业性强,单凭语言描述不易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将相关的图片、视频整合到多媒体课件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利用生药的实物标本,让学生通过眼观、手摸、鼻闻或者口尝等方式加深印象。例如黄连的“过桥杆”、白芷的“疙瘩钉”、大黄的“星点”等特征,语言上虽然颇为形象,但是结合实际观察更能使学生体会这些特征的内涵。另外,一些古代诗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当归,乡音无改鬓毛衰——白头翁。儿童相见不相识——人参,笑问客从何处来——生地)、顺口溜(如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酒煎,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形容威灵仙治疗骨鲠在喉的功效)或者一些谜语(故乡——熟地、异国——生地、九死一生——独活等)也可穿插到课堂讲授中,在增加知识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充分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种类,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现场教学,零距离观察植物形态特征,制作腊叶标本。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别药材的能力,教研室组建了生药标本室,面向全校师生自由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观摩学习的平台。直观教学模式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立体形象思维的培养。

(二)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是一种合作式、协作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强调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学习,充分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在生药中所占比重较小,内容相对简单,可以作为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对象。从教材中随机选取10种药材,由学生自愿组合成3~5人小组,每组负责一种药材,组员分工合作获取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其他小组根据规则打分并排出名次,按照名次进行期末成绩的额外加分(1~5分不等)。在讲授完成后,教师针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答疑。参与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情境引入法

授课的起始阶段或导入阶段承载着渗透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酝酿情绪和创设情境的任务,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热的兴起,很多影视剧中出现了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利用相关的情节引入课程,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麻黄的讲述中,以电视剧《芈月传》为例,除观看精彩的剧情外,观众还对剧里出现的一些药物颇为好奇。其中有这样一段:“历经长途跋涉,芈姝身体不适,服下药后也未见好转,经查证发现是厨娘将过量的一味药——麻黄,放入芈姝汤药中,导致芈姝发汗过度而多日不能康复。”通过剧情的生动描述,首先使学生对麻黄的功效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味能让人发汗的药物,接下来,以设问的方式——“同学们还想了解哪些和麻黄相关的知识呢?现行《中国药典》规定,麻黄的基原植物是哪一种或哪几种植物,分布在哪儿?有何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另外,将古代名人与中药的故事引入教学,同样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冬虫夏草的授课中,将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一首诗“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做开场白,并提问:“为何一个小小的冬虫夏草竟能让大文学家为之赋诗一首?诗中‘一物竟能兼动植’能给予你什么启发?”为后面的讲解做铺垫。此外,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唐太宗与徐长卿、药王孙思邈与川芎),将其融入课堂的讲授中同样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利用树状结构方式展示知识元间内在关联性的图形工具。它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通过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一方面可以快速增加知识的累积量,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内容繁杂,思维导图能够把散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犹如一张知识的网格。以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根》的章节部分为例,当教师讲授完本章节后,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以“根”为中心词,从形态特点、生理功能、类型、变态、根尖构造、初生、次生和异常构造八个方面串联整节的教学内容(见图1),每一主题通过次级分支进一步扩展,最终所有内容通过节点连在一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着分支的扩展不断发散,在关键词之间能够产生清晰的联想,构建出树状知识网络。

图1 《根》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由Imandmap制作)

(五)搭建线上教学平台

疫情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程依托学习通网络平台,建设了一个内容丰富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把课程大纲、教案、各章节的教学课件、任务单、慕课或微课资源、思维导图等融入课程。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扫描课程码加入班级观看网络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在每个章节完成后,可以通过章节测试进行考核,检测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学习通的统计功能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记录和任务点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在讨论区发布与课程相关的话题和讨论,便于学生在讨论区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建议,师生通过线上完成交流讨论和答疑,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知识核心。该授课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提升,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