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立峰
雪江卖鱼图(局部)绢本设色 全幅163.5cm×101cm 明 朱邦 安徽博物馆藏
即便是一根稻草,古人也有恰当的用处,绝不轻易浪费。避居成都“草堂”的“诗圣”杜甫,当时生活条件还算可以,伙食也过得去。《云仙杂记》记载,他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细子鱼一串”。这“细子鱼”估计不大,卖家用稻草从小鱼鳃部穿过,串成串儿,杜甫拎着就回家了,既方便又“环保”。
《水浒传》里也有类似的拎鱼方式。“浪里白条”张顺与“黑旋风”李逵不打不相识,又结识了“及时雨”宋江,便从浔阳江畔的船户那里找寻金色鲤鱼,最后“选了四尾大的,把柳条穿了”,当作见面礼奉上。《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卖活鱼的小贩也用带叶儿的柳枝“间串”活鱼,浸在“浅抱桶”里,沿街叫卖,顾客一般会买上一串拎回去切鱼脍。
再说回稻草。“云南十八怪”的第一怪是“鸡蛋用草串着卖”,这种“鸡蛋串”是保留至今的一种稻草“包装”的生动示范。当地人将一把稻草的一端捆紧,反拨过上部的稻草,外面再捆一次,然后放进鸡蛋,用稻草再横扎一道,如此反复直到包好10只鸡蛋为止,再捆紧另一端。“山高坡陡卖鸡蛋,如何包装费思量。拆把稻草扎成串,健步如飞爬大山。”这首山歌就反映了云南地区百姓背着稻草“鸡蛋串”,翻山越岭贩卖的情景。
莲池水禽图(局部)
旧时,为了防止陶瓷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损坏,人们会用揉搓加工后的稻草来保护瓷器。与泡沫、塑料等现代材料相比,稻草廉价且更加容易被大自然消解。《万历野获编》记载了另一种富有创意的瓷器保护“包装”—在以稻草捆缚的瓷器缝隙间撒上沙土和少许豆麦种子,“置之湿地,频洒以水”,豆麦便会生芽将瓷器“缠绕胶固”,即使将整捆瓷器扔到地上,也不会破损。
在传统生活里,古人会根据地域植物的分布和差异,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就地选取天然材料,如荷叶、菰叶、竹筒、蕉叶、芦苇、水草、椰壳等,结合食物和材料的“物性”,对食物进行充满奇思妙想的“包装”。
在没有塑料袋的时代,荷叶是一种重要的包装物。《三国典略》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建康令孔奂,曾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夜之间竟制得数万份,以补给军队。荷叶包饭可谓是最古老的“盒饭”,既便捷又环保。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到郑屠户的肉铺找碴儿,先要了10斤精肉,又要了10斤肥肉,郑屠户按照客户要求细细切成臊子,再用荷叶包起。这种包装方式不仅干净,还带着荷叶的清香。由此看来,郑屠户虽然欺压良善,却也是个“环保商家”。
过去,有专门卖荷叶的商贩,他们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市集里各个摊铺的摊主。荷叶逢水即生,物美价廉。摊主将猪肉、蔬果甚至豆腐,用荷叶一包,再用稻草巧妙地一捆,如此包好的食物可直接放进客户的竹篮里,十分方便。
莲池水禽图 绢本设色 150.6cm×91cm 五代南唐 顾德谦 故宫博物院藏
始创于清代康熙初年的河北保定“槐茂酱菜”,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其传统包装方式十分独特,功能也具有超前性。用荆条编成篓,篓内衬以荷叶,再用猪血涂刷,待血干后放入酱菜;篓外侧也如法炮制,内外两层刷上猪血的荷叶,犹如两层紧缩、封闭的“保护膜”,将酱菜密封起来,与今天的真空包装颇有几分相似。
《山水楼阁图》册(12页)之五 绢本设色 每页31cm×25.3cm 清 陈枚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楼阁图》册(12页)之四 清 陈枚
晓雪山行图(局部) 绢本水墨 全幅27.6cm×42.9cm 南宋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不少特产的外包装材料都与食物本身融为一体,例如云南的柚子普洱茶、新会的青柑普洱茶、紫金的葫芦茶,还有大名鼎鼎的竹筒饭。这些柚子、青柑、葫芦和竹筒,都是生长于当地的农产品,它们把植物的香味和功效带入食物里,相得益彰、别具特色。
还是在《水浒传》中,林冲去草料场附近的店家吃酒肉,走时“又买了一葫芦酒”,回来路上慢慢喝。古人制作葫芦容器,多用糯米稀粥将其灌满,加盖密封一段时间,再倒出稀粥晾干葫芦,如此反复浸润加工3次才算完成。用这样的葫芦装酒,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芦清香,又有浓浓的糯米芳香。南宋马远《晓雪山行图》里,一个山民赶着两头身驮箩筐的毛驴行走在雪后的山间,毛驴鞍侧上就挂着一个葫芦,里面或许装着香气扑鼻的酒水可供主人饮上几口。
“竹材包装”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曾被广泛使用,至今尤有遗泽。与其他天然材料类似,竹材具有取用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容易消解和可以再生的优点,是非常“环保”的原材料。竹材的这些属性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传承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以及崇尚勤俭质朴的生活理念非常契合。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的“育”,是一种贮藏茶叶的器具。它用木做框,以竹编墙,糊纸密封,有些类似于今天的“烘箱”,可以用小火长时间烘烤,来防止茶叶受潮霉变。《茶疏》记载,宋代百姓多用竹筒、竹笼辅以大量竹叶储藏茶叶。欧阳修有“香蒻包裹封题斜”的诗句,描述了清香竹叶包裹新茶的情景。这些以竹材制作的茶叶包装不但形制典雅、安全自然,还会产生“复合香氛”,饮后令人口齿留香。
到了明清时期,往来于茶马古道的茶商们常以“茶篦”(即竹编茶篓)作茶马贸易中茶叶的计量单位,可见竹材在茶叶包装上的广泛应用。
竹筷,是我们祖先另一项伟大的竹制品发明。
今天,在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展区,静静地陈列着一双出土的圆形竹筷,它长约17厘米,直径只有0.3厘米。与旁边漆案上放置的红黑彩漆食盘、耳杯和酒卮相比,这双竹筷显得毫不起眼,可它却是2200年前西汉初期我国使用竹筷的实证。
筷子古称为“箸”,“筷”与“箸”都是“竹”字头,这也间接说明自古以来中国筷子的材质基本以竹为主,其中,有大众化的毛竹筷子,也有更为讲究的湘妃竹筷子、天竺竹筷子等。竹筷安全、易于清洗、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哪怕是贵为长沙国丞相的利苍家,也在使用它。
魏晋时期,筷子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备食图》《进食图》《宴饮图》等壁画,其中表现有筷子的就多达10余幅。其中,有一幅《腌菜图》描绘的是生活在西北边陲的百姓用筷子夹菜放入缸中腌制的场景。我们的祖先创造性地把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应用到手中的筷子上,它不仅大大延伸了手指的功用,也让中国人的手和脑变得更加灵巧聪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筷和餐具 湖南省博物馆藏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之一 清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绢本设色 全卷24.8cm×528.7cm 北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隋炀帝时期,日本外交官小野妹子出使中土,他在中国宫廷的盛宴上感受到筷子的魅力和诸多的益处,回国后便在日本各阶层大力推广和普及筷子的应用。到了江户时代,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并于20世纪末传回中国。如今,由于其方便、易得、低价的特性,一次性筷子迅速在我国外卖用户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可,每年的消费量数以百亿计。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需要耗费木材约17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伐3000万株树木;而用后的一次性筷子很难被集中回收再利用,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丢掉或焚烧。这一里一外,是对资源和环境的极大浪费与破坏。一次性筷子的背后,折射出传统生活中的餐饮工具与现代工业化方便工具的价值观对立,这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快速消费”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寻求传统“环保”智慧在当代的价值回归。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之一 清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相对于食物,古人对饮用之水也极为重视。
中国人很早就有净水意识和净水相关记载。《周易》上说,为了防止地下污物渗入井内,就用瓦甓修井;《说文解字》也记载,为了防止地面污物流入井内,人们便在井口安装木栏杆。时间久了,井水中会有淤泥沉淀,“井泥不食”,所以古人每年会定期淘洗水井,确保水源洁净。
在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接近画尾处的赵太丞医铺的左侧,有一口大柳树遮荫的水井。井口呈“田”字形,青石框架,四周用砖石砌成方形台面,井内四壁以条形砖瓦垒砌,井台后的西、北两面还有夯土筑的矮墙,以防尘土、杂物落入井中。这口井的形制与宋人“累石为梁,间作方井”的记载完全一致。画中还绘有3个都城市民在井边从容不迫地打水,舒缓的画面气氛,似乎在向观者展示北宋东京人日常生活的品质。
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挖出甘甜的井水,遇到浑浊的水源又该怎么办呢?
现代人净化水源有“净水器”,古人则有净水器的鼻祖—“漉水囊”。陆羽的《茶经》记载,漉水囊是一种由生铜铸造、“圆径五寸”的净水器具,下置受水盆,上用洁净的绢布叠为两层,缝制成网,以此滤水。生铜材质的漉水囊还会游离出铜离子,在过滤杂质之余,还能杀菌抑菌、保持水质。用这样处理过的“净化水”烹茶,茶味自然更佳。
翠岭重云图 绢本设色 43cm×31cm 五代南唐 李昇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之一 清
此外,古人早已懂得使用净水药剂来净化水质。明代王士性是个不输于徐霞客的大旅行家,他在《广志绎》中说,因为南京的井水水质较差,于是“取秦淮水矾澄之”。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有用明矾净水的记载。明矾入水可以生成吸附作用很强的氢氧化铝,进而吸附多种水中悬浮杂质,经沉淀后可使水变得洁净清澈。
若再向前追溯,早在南宋赵希鹄的《调燮类编》中,就记载着多种卫生用水的经验总结,“井水沸起者勿食,屋漏勿食,浊水未经杏仁泥或明矾渟清者勿食”。地质变化、地热涌动导致沸腾的井水,不能轻易饮用;房檐流下的雨水混杂各种杂质,也不能饮用;浑浊的水未经过“杏仁泥”或明矾的净化,也不能直接喝。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杏仁净水也有提及:“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这是古人关于植物净水药剂的较早记录。
为了喝上一口好水,古人也是想尽了办法。上述种种,体现了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智慧。
潇湘八景册页之三 明 张复
潇湘八景册页之四 明 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