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徐根,官万延,杨敏,梁利霞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人员密度大、活动频繁等特点,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幼儿园教室的室内空气品质进行探讨尤为重要。CO2浓度作为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已明确规定室内CO2浓度的限值不高于0.1%。室内CO2浓度超过限值后,将会对室内人员的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各种不适现象[1]。
当前我国的相关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的节能、采光、噪声、通风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通风设计基本采用人均最小新风量和换气次数进行设计,但室内CO2浓度限值与最小新风量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分歧,容易造成室内新风量不足,导致CO2浓度超标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幼儿园建筑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的手段,在冬夏两季,为了保证教室内的温度,通常门窗紧闭,教室内CO2浓度存在严重超标。目前,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CO2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例如记忆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2]。
通风作为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手段[3]。目前,针对幼儿园建筑通风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重点通过对幼儿园教室的通风模拟,以CO2为标志物,重点研究室内CO2的分布情况和新风量对室内CO2浓度的稀释,并对比研究了采用上送风和上下共同送风方式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送风位置对室内CO2浓度分布的影响,为居住建筑的通风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JGJ 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版)针对幼儿园的建筑设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幼儿生活单元应设置活动室、寝室、厕所、盥洗室、衣帽储藏间等基本空间。本文选取杭州西湖吉鸿未来社区幼儿园的幼儿生活单元进行CO2扩散模拟研究。幼儿生活单元房间的使用面积按照JGJ 39—2016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生活单元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 m2
教室的总建筑面积为168 m2,建筑朝向按照利于夏季及过渡季风向,避开冬季风向的要求,通风开口有效面积按照房间地面面积5%的国家标准要求[4-5],具体建筑如图1所示。
幼儿园教室的人员按3个老师、30个幼儿进行计算,根据建筑CAD图纸具体尺寸,利用NX软件对幼儿园教室进行等比例3D建模,并导入CFD模拟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幼儿园生活单元的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
建筑南侧设有宽7.2 m的落地窗,北侧设有宽4.5 m的落地窗,在模拟计算时按开窗50%的开启面积考虑,并忽略教室门的漏风影响。通风方式采用上送上排,在如图2所示东西墙1、2点位分别设置新风口,在西墙4点位置设置排风口;通风方式采用上下同时送风,在如图2所示东墙1、3点位分别设置新风口,在西墙4点位置设置排风口。1、2、4点风口顶部距楼面高度3.5 m;3点风口顶部距楼面高度0.5 m。
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时,教室内随机建立30个站姿的幼儿模型,3个站姿的成人模型,在计算时将人体模型的边界条件设置为速度入口,由此不断向室内扩散CO2,来近似实现人体呼吸释放CO2,儿童的CO2释放速率按2.173×10-3L/s考虑,即速度入口边界条件为1.72×10-6m/s,成人的CO2释放速率按5.147×10-3L/s考虑,即速度入口边界条件为2.12×10-6m/s[6]。
为简化计算,本模拟采用如下设定:工质视为常温、低速、不可压流体流动;符合气体状态方程的等压流动;符合Boussinesq假设;数值方法采用k-ε Standard模型,并使用组分运输模型来实现CO2在室内的扩散。
室内空气流动、传热与污染物扩散现象的连续性微分方程、动量微分方程、能量微分方程、气体组分微分方程等,统一表达为标准形式[7],如式(1)所示。
式中:ρ——密度,kg/m3;
t——时间,s;
V——体积,m3;
cs——微分方程的因变量,取1时代表连续方程;
Ds——扩散系数,m2/s;
Ss——广义源项。
利用ICEM软件对幼儿园教室进行网格划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为了减少计算资源的使用和减少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在网格划分时对人体、新风、排风及窗口处设置密度盒,来实现人体、新风、排风及窗口位置的网格加密,将幼儿园教室划分为1 265 862个网格单元进行计算。建立的网格模型如图3所示。
在模拟计算中将室内初始CO2浓度与自然空气中CO2浓度均设为400×10-6,同时仅考虑气体流动,忽略温度的影响。人体CO2释放设置为速度入口,空气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出口设置为自由出流。本文侧重模拟自然通风的新风量、垂直高度CO2浓度变化、自然通风对CO2浓度的影响、机械通风对CO2浓度的影响等4个场景。
教室处于满员封闭状态下,5 min时的CO2浓度云图如图4所示,封闭教室工况下,高度1.2 m处在15 min与30 min时的CO2浓度云图如图5所示。
由图4可见,人体模型在不断地向室内扩散CO2,当CO2扩散不受气流影响时,CO2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相对较弱,其扩散主要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气体密度的影响,CO2相对累积的区域在教室空间的底部空间,垂直高度越低处CO2的浓度越高,CO2的浓度在垂直高度方向上呈现减小的梯度变化,幼儿呼吸所处水平面位置CO2浓度相对较高。
由图5可见,由于不考虑空气扰流影响,CO2仅由人体向室内均匀扩散,30 min时CO2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相对更为均匀,CO2浓度较高处始终处于人体模型位置附近。
封闭教室中5、10、30、60 min时,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封闭教室CO2浓度随着CO2气体的扩散,在垂直高度方向上逐渐趋向均匀,CO2浓度在30 min左右逐渐趋向均匀。
选取杭州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不同通风工况下,室内1.2 m高处在15 min时的CO2浓度云图如图7所示。
由图7可见,在4种自然通风工况下,当受到新风作用时CO2的浓度显著被稀释,CO2浓度较高处主要分布于人体模型四周。自然通风风向为东南风时室内1.2 m处的CO2浓度为所研究风向工况下的最低值。处于自然通风时,室内CO2分布较为混乱,受自然通过气流影响导致室内1.2 m同一高度处存在CO2分布不均匀,室内空气质量不一致。采用机械通风上侧送风时,在1.2 m高处CO2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室内空气质量水平一致。
设定通风有效面积为房间地面面积的5%,自然通风时不同风速的新风量如图8所示,自然通风时风速和风向对CO2浓度的影响见图9。
由图8可见,通过模拟数据分析,风速、风向对自然通风新风量的影响较大。南北方向窗户的教室,在相同风速的情况下,东南风的风向时,室内的新风量相对最大。按照最不利的风向,风速0.6 m/s时基本能符合JGJ 39—2016中新风量30 m3/(h·人)的要求。
由图9可见,自然通风状态下,不同风速、风向对CO2浓度的影响较大。南北方向窗户的教室,在相同风速的情况下,东南风的风向时,室内CO2浓度相对较低,基本上同自然通风新风量模拟结果相吻合,风速大,新风量大,室内CO2浓度相对较低。按照最不利的风向,风速0.5 m/s时基本能满足CO2浓度低于1000×10-6的要求。
采用上送风的机械通风方式,不同新风量对室内1.2 m高处CO2浓度的影响如图10所示。
新风量达到25 m3/(h·人)的情况下,基本能实现CO2浓度1000×10-6的要求。由图10可见,当新风量为300、400、600、750、900 m3/h时,室内CO2浓度分别稳定在1580×10-6、1200×10-6、1100×10-6、1000×10-6、950×10-6。可以发现,新风量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相同的新风量增幅对室内CO2浓度稀释的能力逐渐减弱。
采用机械通风,新风量为900 m3/h,分别采用上送风和上下同时送风时,15 min时的CO2浓度云图如图11所示,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变化如图12所示。
由图11、图12可见,当不考虑室内气流扰动影响,采用上送风和上下同时送风时,垂直高度越高,相对的室内CO2浓度越低。上送风相对上下同时送风,稀释室内CO2的效果和效率明显增强,并且由于下送风会产生扬尘和卫生等问题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故建议在机械通风时采用上送风的通风方式。
(1)在风速大于0.6 m/s的自然环境下,采用自然通风手段,基本上能满足人均最小新风量30 m3/(h·人)和室内CO2浓度1000×10-6的限制值的要求。
(2)冬夏季幼儿园教室为了室内温度和节能的双重需求,关闭门窗,室内CO2浓度严重偏高,同时随着CO2气体的扩散,CO2浓度在垂直高度上逐渐趋向均匀。
(3)建议幼儿园的通风设计采用上部机械通风方式的新风净化系统,解决冬夏季幼儿园教室内CO2浓度偏高的问题。
(4)过渡季节,幼儿园教室应保持开窗通风,有效降低室内CO2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