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青年发展与需求

2022-09-15 07:19陆士桢
人民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发展

陆士桢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政治态度反映着青年对于政党和国家的认同程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量信息不断涌现,而部分青年缺乏危机意识,对政治安全的自我认知比较模糊,容易被各种情感情绪所诱导,存在引发政治认同危机的可能。从全球范围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社会运动的主力,如英国的青年骚乱、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等。由于青年文化呈现出反叛性和破坏性特征,青年运动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各国青年运动,尽管存在着在运动诉求上逐渐从整合到分化,在动员形式上逐渐从街头到网络,在影响范围上逐渐从“地方政治”到“全球一体”的发展趋势,但本质上却越来越凸显青年群体在政治口号下对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福利现状的强烈抗议和更多要求。

观察百年来我国的青年运动,背后都基于一个多数国家青年运动较少涉及的主题——爱国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年轻一代日渐呈现出群体性的发展优势。无论是奥运会、冬奥会为国争光英姿飒爽的体育健儿,还是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学术精英,亦或是面对疫情带来的各方面危机,依然兢兢业业不懈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中国青年的大视野与高格局都令世人眼前一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可以说,引领青年树立理想信念,使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国青年工作百年来始终如一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方向。

从青年与社会的关系视角看政治引领的内容设定

辩证分析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引领的逻辑出发点,而这涉及到两个根本问题,即青年的社会本质和青年的发展指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明确提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青年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原则方向。

从青年的社会本质视角分析政治引领,涉及到一个关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关系。关系是人和社会的本体论建构,是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主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也一直是现代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命题,“社会世界就是由互动和关系之网,由互动的历史构成”“关系是行动者之间重复互动回合的生活轨迹,是迭代互动轨迹中的一种作用状态”等论述,推动了关系社会学这一学科分支的发展。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制度化、组织化的系统和包含文化、社会、个性的生活世界构成了社会,人要通过寻求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的交往行动来满足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和个性成长的需要。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既包含个人的私人领域,也包含公共的社会领域;既有日常生活,也包含制度化、组织化的世界。笔者认为,关系命题对青年成长意义重大。对成长中的青年而言,“生活世界”不仅仅是熟人社会、私人领域。青年不仅要学会依照规则协调和周围人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必须实现在公共领域的适应和成长;而青年工作则要推动青年全面融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共存共处的现实社会。这一融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为外部性世界是客观的,需要人内在属性的主观世界进行回应;人的主观世界是能动的,需要在尊重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上,以非对抗性、合规范性、合理性的方式去适应。此外,政治社会化是青年成长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政治学中政党政治的重要话题,即如何使政党后继有人,保持政权的稳固和可持续。正因为如此,始终不渝坚持对青年一代的政治引领,不仅是政党政治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完成自我健康成长发展的人生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生价值的内在需要。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提出要“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旗帜鲜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青年运动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社会积极实践,在政治引领的内容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第一,引导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第二,激励和动员广大青年爱党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第三,引导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品格。第四,引导青年不断学习、创造奉献,努力勤学、力行、笃实,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圆梦人”。

从青年与时代的关系视角看政治引领的体系建设

青年与时代的关系,是政治引领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青年的个体价值?怎样实现青年群体的社会价值?这是青年,也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有效引领青年,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广大青年:“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证了时代和青年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和青年运动的方向。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青年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青年兼具“承载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最活跃社会力量”与“面临全面社会化挑战的相对弱势地位”的双重角色。这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定位上的矛盾性,给青年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困惑乃至冲突。承载未来国家竞争力是青年社会属性的表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则是青年主体属性的挑战,前者无法推卸,后者不能回避,怎样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要肩负起时代重任,建功立业,也要立志明德,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的青年要有高站位、大视野,要有理想、有信念,懂政治、明事理;新时代的青年工作不仅要解决青年个体的、私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微观问题,还要紧紧把握时代需求,通过政治引领,帮助青年确立人生方向,找到自我发展和国家、民族、社会进步之间的契合点。

人的社会关系复杂多样,其中,与时代的关系是核心,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支撑。在青年与时代关系的命题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提出的“代”,指的是生活在同样的历史和文化区域,不仅为相同的历史事件所影响,而且共同参与社会历史的群体。代际社会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代”,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相同时代的人群价值观的特点。这两个概念的产生源于时代变迁,也源于青年群体的社会性发展,从学理上则源于不断兴起的历史社会学。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年、青年发展、青年问题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具有特别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群体与社会、与时代之间的互动,而青年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使其与时代的关联度超过了其他代群,这也决定了青年发展的“关系”命题不仅意味着成长,而且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生长在近代以来最好发展时期、最具变革特征时代的当代中国青年,必然是勇担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这一代人天生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和时代重担,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政治引领,使之树立理想信念,顺势而生,适世而长;需要使之真正懂得,只有实现“国家民族我”的繁荣昌盛、“人类我”的光辉未来,才能有“个体我”的美好人生。

时代既为青年提供了担当的舞台,也为青年的成长带来了多元化的挑战。因而,实施有效的政治引领,必须建构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完整的体系和机制。我们可以按照结构主义的相关框架,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有效的政治引领的特点。首先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育领域,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政治引领与青年的全面发展、青年的综合教育统一起来,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其次是过程体系建设。要不断探索政治引领的实践途径,包括不断探索改革新时代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推动文化育人,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政治引领的良好思想文化氛围。同时,应从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情感特征三个方面全面建构青年政治引领的教育体系,既重视思想观念的积极传递,也重视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参与,注重培养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真正增强政治引领的实效。最后是保障体系建设。如资金物质的投入、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等。

从以青年发展为本视角看政治引领的核心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青年发展为本,始终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宗旨。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提出“要为青少年设想”的思想主张,同时强调“青少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志不仅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特别关心青少年的政治成长。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青少年时代正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绝不能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等闲视之。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与青年自身发展的视角来解读青年工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对全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党的青年工作始终坚持以青年发展为本的价值准则,竭诚服务青年。这里的服务是一个全面完整的概念,一方面是从青年发展出发,关心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从各方面全方位地为青年发展提供必要的福利和服务;另一方面则是从青年自我实现的根本目标和现实表现出发,创造一切条件,推动青年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乃至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政治引领,不仅是青年自身健康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服务青年的重要战略思考与布局。

应该说,“以人为本”是一个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等多范畴的概念。我国古代的人本思想是从统治阶级视角出发的,强调人民力量对于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作用。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是在教育和心理治疗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工具价值和基础价值。这种理论虽然也强调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整体;强调人作为个体,需要与群体、社会互动。但其认识的基点是,人是自然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是人的本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青少年教育领域,西方国家强调要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不能强行把价值观传授给下一代。但事实上,西方社会一直将其价值体系以“普世价值”之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需要强调的是,真正的“以青年发展为本”必然是充分尊重青年自然发展的本性,通过提供一切可能,促进青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而实施积极有效的政治引领,能够帮助青年通过个体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的有序有效连接,实现科学全面的发展。

以青年发展为中心,是党的青年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首先,坚持需求导向,从青年发展特点出发,满足青年在成长发展阶段面临的多重需求,如教育、婚恋、就业创业、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为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其次,从根本上引领青年健康成长。服务青年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福利服务,而是着眼于青年的全面发展以及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应从综合素质、民主参与、社会融入等多方面引领青年健康成长,特别要将政治引领放在基础性位置,重视青年理想信念的树立,这也是高质量服务青年的体现。再次,重视青年发展中的多元化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念,特别是工具价值和方法论介入青年工作的程度不断加强,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应对青年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需求。最后,在政治引领方面要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青年政治引领模式,如不断改革创新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精神,贴近现实,贴近青年生活,不断提高有效性;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层层组织动员,广泛发动青少年参与党团组织领导下的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助力其政治性、社会性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建设,重视红色基因传承,重视主流价值观的普遍性传播,为青年良好政治观念的树立、正向价值认知的形成以及积极社会行为的养成,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青年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的必然成效。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发展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办公室政治
区域发展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