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

2022-09-14 09:13陈盛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7期
关键词:节水农场变量

李 棠,孙 乐,陈盛伟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存在土地资源稀缺、农业人工成本逐年增高等发展困境[1]。农业科技是解决农业发展困境、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它能减少对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核心环节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也即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采纳行为。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之一,是保障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与传统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为目标,对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意愿更强烈,是采纳和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2]。然而,农业技术采纳存在风险,不管是技术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技术带来的新产品的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农业技术采纳行为[3]。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大、投入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要比普通农户更高[4]。农业保险作为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农业技术采纳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补偿农业经济损失,带动农业科技创新[5]、推动农业技术转化成可见经济效益。

学术界关于农业保险和农业技术采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与农业技术关系研究。研究集中于农业保险与农用化学品使用技术的关系上,且研究结论因所选研究区域的耕地风险等级、农业保险条款、具体作物、估计方法等不同而存在差异。Horowitz&Lichtenberg[6]和Smith&Goodwin[7]就持相反观点,前者认为农业保险增加了农户化学品的施用量,后者则对此提出质疑。Mishraet al.[8]和钟甫宁等[9]观点也不一致,前者发现农业保险减少了肥料施用量,但对农药支出的改变不明显,后者则认为农业保险增加了化肥、农膜施用量,但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张弛[10]研究发现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向影响。舒尔茨指出,在抗风险能力很低时,规避风险的传统生产技术是农户的理性选择,农业保险有助于打破收益不确定性带来的贫困陷阱,促进农户选择高收益高风险的生产技术[11]。已有研究的确发现农业保险能够管理农业生产风险,有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12-15]。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异质性研究。在农业技术采纳的研究中,以往学者较多关注传统散户,量化分析各种因素或者考察某特定因素对其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16-20],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较为缺乏,这不利于农业技术的采纳和推广应用[21]。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上升,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采纳行为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研究发现经营规模大的农户对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明显高于经营规模小的农户[22];与传统小农户相比,种植大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更为强烈[2],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概率更大[4]。

已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对农业技术的探讨比较宽泛,已有研究多探讨抽象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没有根据农户资源禀赋和技术偏好进行分类研究;二是较少关注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采纳上的表现,而家庭农场坚持着农业家庭经营的生产优势[23,24],在农业技术采纳和应用方面对传统农户具有引领功能[25];三是把研究对象看作同质个体,缺少对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的异质性研究。鉴于此,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家庭农场,在微观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对这一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1.1 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影响的理论分析

理论上,根据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人的行为选择取决于行为实施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据此,家庭农场是否采纳某项农业技术,关键在于该技术采纳的成本与收益水平。X、Y分别表示家庭农场的生产投入和产出,根据边际分析法,如果家庭农场采纳该技术,在支付ΔX水平的新增成本后,能够获得新增收益ΔY。若ΔX<ΔY,则表明采纳该技术能够实现盈利,家庭农场采纳该技术是合乎理性的;若ΔX=ΔY,即技术采纳收益率为零,则家庭农场缺乏采纳该技术的正向激励;若ΔX>ΔY,技术采纳的成本大于收益,则家庭农场会倾向于拒绝采纳该技术[26]。现实中,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不仅需要满足技术要素的预期收益[3],还受技术采纳风险的制约,如,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技术采纳收益不稳定[27]、沉没成本增加等。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具有转移风险、分摊损失等功能。参加农业保险后,家庭农场更愿意主动引入高风险高效率的技术[28],或将传统技术组合改造出新技术[29]。

假设,(1)家庭农场在农业保险市场有两种状态,即遭受农业技术风险损失和不遭受农业技术风险损失,且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服从二项分布,即要么遭受损失,要么不遭受损失;其中,遭受风险损失的概率为p,不遭受风险损失的概率为1-p,且0

那么,参保的家庭农场和未参保的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式(1)(2)中,f=pI-α,pI是保险金的期望赔付额,即,如果家庭农场缴纳的保费与保险金的期望赔付额相等,则对家庭农场来说参加农业保险与否的期望收益相同。然而,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家庭农场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其所需缴纳的保费必然会少于保险金期望赔付额,即f=pI-α=pI-(1-s)α>0,(1-s)α为家庭农场承担的保费,其中,s为政府保费补贴比例,则EA1>EA2说明参加农业保险可得到的期望收益更多。

由此可以推出,在ΔX不变的情况下,参加农业保险的家庭农场的预期收入不仅仅是Y0+ΔY,而是增加了因风险预期变化而增加的ΔY′部分,使得最后的预期收入成为Y0+ΔY+ΔY′。

总之,农业保险能够通过改变经营主体的收入预期进而影响其要素配置与生产行为[30],即,参加农业保险的家庭农场可能要比未参加农业保险的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采纳农业技术。基于此,提出假设H1。

H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家庭农场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的调节效应分析

首先,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作物的市场规模决定了其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吸引力更大[31],而且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农业研发资金也会向粮食倾斜,所以粮食作物的技术选择机会更多[32]。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开展比经济作物早,平均保费补贴比例更高,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参保广度和深度也更高,由此,相较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在农业保险推动农业技术采纳过程中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农业收入占比是指家庭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家庭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重要体现。家庭农场对农业生产越重视,就越有可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采纳农业技术。同时,农业技术采纳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农业收入水平高且重视农业技术的家庭农场采纳农业技术的可能性越大[33]。相反,农业收入占比较低的家庭农场,尽管参加了农业保险,但由于自身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低且投入预算有限,对农业技术采纳的积极性不高。

最后,家庭农场技术采纳行为不仅受到农业保险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农业保险与风险偏好之间交互效应的影响。家庭农场主的风险偏好存在差异[34],这既会造成其农业保险投保上的差异,也会带来技术采纳行为上的差异[35],比如在信息不完全时,较强的风险厌恶程度会阻碍其农业技术采纳[36]。所以,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的机理路径会因风险厌恶而遭受阻碍。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a:作物属性在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于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能够推动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

H2b:农业收入占比在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农业保险对其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大。

H2c:风险偏好在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农场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农业保险对其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大。

根据家庭农场融资能力强、受劳动力约束强、风险厌恶程度低的特点,并结合要素投入密集度和风险性,郑旭媛等[37]认为“增资—稳劳—增险”型技术、“增资—节劳—增险”型技术、“增资—节劳—控险”型技术是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规模户的技术偏好,因此该文将这3种类型的农业技术纳入考察范围,分析农业保险对其采纳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区分不同特征的家庭农场在农业保险与技术采纳关系方面的差异,引入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风险偏好①风险偏好通过家庭农场的投资态度来测量,具体问题是:“您对农业投资的态度是?”若选择“不管有没有风险,只要赚钱就干”,说明是风险偏好型;若选择“慎重考虑,不盲目投资”,说明是风险中立型;若选择“只要有风险就不干”,说明是风险规避型与农业保险的交互项,来识别其调节过程。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2.1 数据来源

数据源于2021年4月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和现场调查的形式对山东省16地市家庭农场展开的问卷调查(表1),共发放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96.67%。样本个体特征上(表2),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31~60岁,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农业经营特征上,五成以上家庭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在50%以上,超过50%的经营面积在1.33hm2(20亩)以上。

表1 样本家庭农场分布

表2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2.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1)被解释变量。该文将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实际采纳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是否采纳新品种技术”“是否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的采纳情况(用机械单位面积平均价值表示)”为被解释变量。这3种技术较好地代表了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偏好,具体来看,新品种技术主要目的是增产,对劳动力需求不变,但可能增加资本投入和产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属于“增资—稳劳—增险”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设备成本投入大[38],技术操作不确定性高,但相比大水漫灌能节约劳动力,属于“增资—节劳—增险”型技术;机械技术的显著特征是节约劳动力,减少产出的不确定性,但对资本投入有较高要求[37],属于“增资—节劳—控险”型技术。

(2)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家庭农场“是否参加农业保险”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也是匹配法中的处理变量,该变量为虚拟变量,若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则赋值为1,未参加农业保险则赋值为0。

(3)控制变量。结合已有研究,从4个维度引入控制变量:个体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家庭属性,包括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属性,包括土地规模、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水源是否充足;社会属性,包括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此外,为控制作物类型不同造成的技术采用差异,将作物类型以虚拟变量的方式引入,依据实际调研情况和技术运用的相似性,将作物类型分为粮食作物一(小麦、玉米、旱稻)、粮食作物二(水稻)、棉料作物(棉花)、油料作物(花生)、木本果树(苹果、梨、桃等)、藤本果树(葡萄等)、大棚蔬菜、其他8类;同时,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其他)也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引入。

(4)调节变量。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因家庭农场的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的不同而不同,故选择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3个调节变量进一步细化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各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2.3 模型构建

(1)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是家庭农场的3种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但由于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性质不同,故选择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因果机理分析。对于新品种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被解释变量为“是否采纳”,属于典型的二分类变量,故选择二元Logit模型。当家庭农场采纳新品种技术或节水灌溉技术时,变量取1;反之,变量取0。概率表示为:

式(3)中,P为新品种技术或节水灌溉技术采纳(D)概率;D为被解释变量,D=1表示采纳新品种技术或节水灌溉技术,insurancei为核心解释变量,insurancei=1表示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insurancei=0表示未参加农业保险;Xi表示各类控制变量。

对于机械技术,被解释变量用“机械667m2单位面积均价值”来衡量,为连续型变量分析,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达式为:

式(4)中,Yi代表个体i的机械技术采纳情况;insurancei、Xi与式(3)相同,εi为随机扰动项。

(2)稳健性与内生性处理。为进一步确定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分析,同时也可以避免潜在内生性带来的影响。理论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通过再抽样或基于接受干预的概率(即倾向值)将未被干预的成员与被干预的成员进行匹配来平衡数据,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后,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基本特征一致,即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匹配后不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39],因此,可同时排除基于可观测因素及不可观测因素的样本选择性偏误,得到“干净”的政策处置平均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40]。

将“是否采纳农业技术”作为结果变量,将“是否参加农业保险”作为处理变量,在基础回归基础上,对处理组(参加农业保险)和对照组(未参加农业保险)按匹配变量的倾向得分值进行匹配,不同匹配方法应用的匹配值和权重不同,导致匹配结果存在差异,所以采用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3种方法,如果不同匹配方法的结果相似,则说明匹配结果稳健且不依赖于具体方法[41]。

根据匹配后样本计算平均处理效应,参加农业保险的平均处理效应(ATT)估计量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5)中,N1=∑i Di为参加农业保险组的个体数,而∑i:Di=1表示仅参加农业保险组的个体进行加总。相应地,也可以为未参加农业保险组的每个个体寻找相应匹配。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基础回归结果依据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所得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2)(3)分别为农业保险与新品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回归结果。

表4 基础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新品种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机械技术通过5%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假设H1得到验证。具体来看,新品种对环境非常敏感,即使相同品种在不同气候、土壤等条件下效果也存在差异,从而引致家庭农场收入损失;节水灌溉技术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一体化作业方式会引发后期管理的脱水脱肥现象,影响增产甚至减产[38];机械技术投入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潜在风险大。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家庭农场的收入预期,分散生产风险,分担采纳新技术后带来的损失,推动家庭农场尝试新技术以获得更大利润。

控制变量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1)个体属性。性别对新品种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与男女不同的价值行为取向有关,也与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回乡后往往比女性劳动力的视野更开阔有关[2];年龄对新品种技术采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年纪越大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越长,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越丰富,对品种和市场的把握相对准确,敢于尝试新品种。(2)家庭属性。家庭年收入对3种技术采纳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对新品种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呈负向影响,因为从事实角度看,现有品种能够带来效益,就没必要去选择其他品种,节水灌溉技术直接收益不明显,采纳积极性不高;对机械技术呈正向影响,因为家庭年收入越高,越有资本购买大型先进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3)土地属性。规模对机械技术的影响显著且系数为正,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规模越大对农业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就越大,越有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二是机械技术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灌溉水源对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负向影响,灌溉水源越缺乏的地区越倾向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因为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目的就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摆脱缺水危机。(4)社会属性。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机械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能享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机械技术服务和机械购买优惠,促进其机械技术的采纳;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显著正向影响机械技术采纳,因为参加技术培训能够减少技术使用难度、减轻对技术风险的担忧。

稳健性检验上文采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已证明农业保险会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为避免潜在的“自我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给估计结果带来影响,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结果与基础回归结果一致,证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5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处理效应

3.2 调节效应分析

由前文理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影响,会因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个体风险偏好的不同而呈现差异。为此,在验证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存在解释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是否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构建“参加保险×作物属性”“参加保险×农业收入占比”“参加保险×风险偏好”3个交互项,检验这3个变量对农业保险与家庭农场技术采纳关系的调节效应。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的调节效应

在模型(4)中,参加农业保险和作物属性的交互项对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相较于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在投保农业保险后更愿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但对新品种技术采纳的影响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具有资本投入多、规模效应大的特点,粮食属于大田作物,种植规模较大,因此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在参加农业保险后,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的意愿更强烈;而新品种只有在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和生育期等某一方面优于老品种时才有可能被采纳,而这些性状给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带来的风险是类似的。

在模型(5)中,参加农业保险和农业收入占比的交互项对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农业收入占比在农业保险影响这两种农业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新品种技术采纳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原因是,农业收入占比大的家庭农场更重视农业生产,为节约水资源、节省劳动力、拓宽收入渠道,更愿意通过投保农业保险来缓解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资产专用性强、购买成本和沉没成本高所引致的风险;而对于新品种技术,家庭农场往往尽可能利用先验信息来做决策,以减少风险对农业收入造成的损失。

在模型(6)中,参加农业保险和风险偏好的交互项对家庭农场3种农业技术采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风险偏好在农业保险影响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显著。风险偏好型家庭农场对于潜在农业技术风险的接受程度较高,对他们而言,技术采纳引致的风险在参加保险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散。对于风险规避型家庭农场,参加保险不能明显改变他们在农业生产中追求稳健的决策和投资[35]。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基于2021年山东省348家家庭农场的微观数据,探讨了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作物属性、农业收入占比和风险偏好对该过程的调节作用,基本研究结论如下。

(1)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家庭农场新品种技术(“增资—稳劳—增险”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增资—节劳—增险”型技术)、机械技术(“增资—节劳—控险”型技术)的采纳。

(2)作物属性影响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比经济作物,农业保险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这两种农业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大。

(3)农业收入占比影响农业保险与家庭农场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家庭农场投保农业保险后采纳这两种农业技术的可能性越大。

(4)风险偏好影响农业保险与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关系,表现为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家庭农场,投保农业保险后越倾向采纳以上3种农业技术。

4.2 启示

(1)政府可以将家庭农场农业保险补贴额度和保障水平与农业技术采纳相对接,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家庭农场的资源禀赋和技术需求特征开发相应的农业新技术保险产品,二者共同引导家庭农场选择并采纳新的农业技术。

(2)对于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土地肥力提升、农业清洁生产等技术),可结合农业保险政策同步推行,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作物的保险补贴力度和保障水平,更好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采纳的推动作用。

(3)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升风险规避型家庭农场的保险认知水平,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利益诱导机制,进一步扩大家庭农场的参保广度与深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在推动农业技术采纳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节水农场变量
农场假期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寻求不变量解决折叠问题
节水公益广告
抓住不变量解题
农场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