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凯文
(海南大学)
海南盅盘舞是流传于海南汉族中的一种传统歌舞,海南的民间艺人将盘、盅等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器具用作道具,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盅盘舞具有风趣幽默、乡土气息浓厚、气氛愉快、挑逗性强等诸多优点,备受人们的追崇。2005年,盅盘舞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海南省传统舞蹈项目。整个海南岛,现有两个地区盛行盅盘舞,一是文昌市;一是海口市。
文昌盅盘舞最初是在纪念南北朝时俚人首领冼夫人的军坡节时表演的舞蹈,在每年年初的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二日进行表演。舞蹈由一男(生角)一女(旦角)装扮成新郎和新娘、一丑角三人进行表演。“新娘”在“新郎”的配合下,左右手各持叠置的瓷盅,使瓷盅上下相击,伴随着瓷盅击打的节奏翩翩起舞;“新郎”则配合新娘的节奏与舞蹈以筷击盘;丑角则需要戴面具,且动作稚拙,在表演中风趣的戏逗生、旦,渲染了喜剧的气氛。在每年的春节时期,文昌的大部分村落会邀请文昌盅盘舞队到村中进行表演。盅盘舞表演队则会走家串户,载歌载舞,来到每户人家门口都会大声喊道“恭喜发财、发财发丁”等吉祥的话语,以祈祷户主财丁兴旺。
海口盅盘舞是由一男童和两女童表演的儿童三人舞,多在乡村举行婚礼或闹军坡之日表演,增添节日的喜庆。表演时男孩手持钱棍,两女孩各持铜盅、盘和筷,在八音乐队的伴奏和锣鼓的敲击中,通过两个铜盅的上下相击、筷与盘的敲击、钱棍的甩打等动作来进行舞蹈表演。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四、四月十三等民间节日上,盅盘舞的舞者便以三角形排列走在舞队的最前端,以自由步行的形式进行表演。每当当地一带有结婚、祝寿等喜事时,也会邀请盅盘舞队到场助兴,这时,盅盘舞便以舞台的形式进行表演。
海南文昌盅盘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表演历史。晚唐五代时期,中原地区战火连天、动荡不安,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很多居民便在此时迁移到了海南岛。大量移民的涌入,为海南岛带来的中原音乐文化,使得海南岛的音乐文化迅速发展了起来。到了元末明初之际,海南岛东部和北部的居民逐渐习惯了将弹奏乐器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活动,在村头的椰子树下进行乐舞娱乐活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后来,这种音乐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众人所熟悉的“海南八音”。1海南文昌盅盘舞最初是在纪年俚人女首领冼夫人的军坡节上演出,根据海南各地冼夫人庙中石碑上所记载的内容看,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二日,而军坡节从明代就开始盛行的节日。盅盘舞又叫八音舞,自盅盘舞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后,海南八音始终为其伴奏,由此可见盅盘舞的出现时间晚于海南八音。有学者考证了海口和文昌地区流传的民谣:二月初九军坡期,军鼓咚咚响连天,奏起八音打盅盘,舞狮做戏万人迷。歌谣不仅描绘了军坡节的热闹场面,关于军坡节的时间、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与冼夫人庙石碑上所刻的内容也完全相同。据海口长流镇的老人回忆,海口盅盘舞是长流镇的传统节目,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海口盅盘舞在长流一带都有表演,建国后在新秧歌运动的影响下,秧歌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地兴起,各村才慢慢停止了盅盘舞的表演。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工作者重新整理地方民间歌舞时,盅盘舞才被重新发掘。
海南文昌盅盘舞和海口盅盘舞在表演形式、舞蹈动作、道具等方面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从表演人数和角色的分配上来说。文昌盅盘舞由生、旦和丑三个角色演出,分别扮演新娘,新郎和滑稽角色。海口盅盘舞则由一男童和两女童共同表演。
从服装上来看。文昌盅盘舞的生角需头戴礼帽,身穿淡蓝色长袍,右肩斜披红绸于胸前挽花;旦角身着红色旗袍,绿便裤,并将一幅粉红色长纱巾从中间挽一朵大花饰于头顶;丑角则头戴蓝色圆顶帽,身着蓝色长袍,腰系红绸,三人均穿便鞋。表演海口盅盘舞的男童的衣着均是深蓝色,头戴插茨菇叶的软罗帽,身穿对襟上衣,着灯笼裤,系腰带;舞盅的女孩头饰米黄色蝴蝶饰物,身着粉红色的对襟上衣和灯笼裤,系米黄色的围裙;舞盘的女孩服饰的样式与舞盅女孩相同,但围裙为浅蓝色,衣裤皆为橙红色,三人均需赤足表演。
从表演道具上看。文昌盅盘舞所需的道具是一个小瓷碟,一对竹筷,四个瓷酒盅,一把彩扇;海口盅盘舞所需的道具则是一对铜盅,一个瓷盘,一对筷子和一个钱棍。2
从舞蹈动作和道具的使用上来看。文昌盅盘舞的生角左手夹盘,右手持筷,旦角双手各持一盅。生角和旦角的舞蹈动作基本相同,筷击盘与两盅互击发出的声音随两人翩翩起舞。丑角手持彩扇,不停挑逗生角和旦角,以达到整个舞蹈的喜剧效果。表演海口盅盘舞的三人有单独的舞蹈动作,也有一套集体的舞蹈动作,在舞蹈队沿街行走进行表演时,三名舞者走在队列的最前面,做集体舞蹈动作。舞蹈队到达表演场地后,三名舞者便根据队形的变换,做各自独有的舞蹈动作。海口的盅盘舞与文昌盅盘舞的持盅和盘的方式相同。持盅者双手各执叠在一起的两盅,大拇指托下方盅的底部,中指扣在上方盅的口沿,食指与无名指夹上方的盅,以指的张合使两盅上下相碰撞而发出声响。执盘者左手的五指夹瓷盘,同时中指与食指、无名指之间再夹一根筷子,右手握一根筷子,左手以指的张合使竹筷每拍击一次盘,右手配合左手的节奏,以竹筷的一端击盘。不同的是文昌盅盘舞的丑角手持彩扇,有握扇、绕扇和点挑扇等动作来配合舞蹈;海口盅盘舞手执钱棍的男孩则只需右手握钱棍的中段,以甩棍的动作配合舞蹈的进行。
海南盅盘舞的伴奏乐队主要是海南本地的八音乐队,因此海南的盅盘舞又叫“八音舞”。八音乐队是由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的八大类乐器组成的乐队。在海南本地,前五类乐器被称为文排乐器,后三类乐器被称为武排乐器,按照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可以分为吹奏类、拉弦类、弹拨类和打击乐四大类,但本地已习惯了“八类”的说法。
弦类乐器主要有调弦、二胡、中胡、椰胡等,其中椰胡因其用椰子壳作音箱,小贝壳作马而具有浓郁的海南风味。琴类乐器主要有秦琴、扬琴、三弦、中阮、月琴等。笛类乐器主要有大小不等的唢呐和竹笛。管类乐器是喉管,也被称为“土色土风”,有高音和低音两种,外形酷似小唢呐。萧类乐器是汉族非常古老的乐器洞箫。锣类乐器大小不等,名称也不同,有大文锣、高边锣、虎音锣、手锣、京锣等。鼓类乐器有大鼓、军鼓、堂鼓、板鼓、班鼓、木鱼等。钹类乐器有大钹、小钹、中钹、京钹、苏钹、哑铃等。
在盅盘舞演出时,其伴奏乐队除八音乐队之外,还额外加入了小鼓、小锣和小镲三件打击乐器。这三件打击乐器的加入,更是增添节日热闹喜庆的气氛。
海南盅盘舞的伴奏乐曲被称为《盅盘舞曲》,但文昌和海口《盅盘舞曲》的旋律、调式、曲式等却大不相同。
海口盅盘舞的伴奏乐曲是以商音为主音的五声调式乐曲,4/4拍,全曲中速,有两个乐句,共8个小节。打击乐器也跟随旋律进行伴奏,如谱例一。文昌盅盘舞的伴奏乐器有两首:曲一是加入变宫的六声宫调式乐曲,2/4拍,全曲快速,共两个乐句,每个乐句有8小节,并在乐曲的结尾处有反复,如谱例二;曲二也是加入变宫的六声徵调式乐曲,2/4拍,全曲中速稍快,有两个乐句,共32小节,在结尾处亦有反复,如谱例三。两曲的旋律虽然不同,但锣鼓、小鼓、小锣和小镲所击的节奏却是相同,如谱例四。演出时,打击乐器一直重复演出四小节,配合两首乐曲,为盅盘舞的演出进行伴奏。
盅盘舞原本是在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时表演的歌舞,由于盅盘舞情绪欢快,气氛热烈,于是逢年过节、祝寿开宴、送灯舞狮、开张志喜或是结婚迎亲时,也会邀请盅盘舞队来表演助兴。原本为纪念冼夫人而表演的舞蹈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盅盘舞是当地人们的信仰。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在海南东北部地区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在军坡节上跳盅盘舞的历史也超过三百年。每年的军坡节,海南岛北部和东部等地的村民便用宝辇抬着冼夫人的雕像来游村,所到之处便有村民焚香朝拜。此时,冼夫人宝辇之后的“军装”队伍中会吹奏《闹烟波》,后面还有扑扑翻腾的狮子舞队伍。跳盅盘舞时,丑角带着假面具,戏逗生旦角,生旦角则边击盅盘边起舞。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俚人女首领,一生审时度势,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在海南人民心中,冼夫人不仅是一名巾帼英雄,更是海南岛人们心中的守护神。盅盘舞是为冼夫人而舞,是为冼夫人爱国爱民的精神而舞,更是为海南人民心中的信仰而舞。
盅盘舞是维系亲族关系的舞蹈。在海南岛东北部的部分乡镇,每年元宵节前后会举行“送灯”的活动,正如《咸丰文昌县志》中所载:“自十二夜起,曰开灯。作灯市,剪彩为花及鱼,走马各样……人或掇灯球归家,置席下以许生儿则‘送灯’。”据学者考证,在海南岛东北部地区,“灯”的读音与“丁”相同,“送灯”即是“送丁”的意思,寓意着添人进口、家族兴旺。而在每年的“送灯”活动中,盅盘舞是必不可少的表演。演出时,盅盘舞的队伍游走在村镇的街道,所到之处必定是炮竹连天,队伍中的花灯上也写满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福。据当地人说,这一天也是亲朋好友前来拜年祝福的日子,跟着花灯队伍观看盅盘舞的表演也有沾福气的意思。除了在每年送灯时表演外,盅盘舞也会作为贺喜的舞蹈,在办婚寿喜宴之时被邀请于该家族祠堂门口表演,增添喜气,村里的其他家族也会被邀请一同观赏。在当地人眼中,盅盘舞的演出不仅是一个家族家世显赫的象征,也代表了这个家族团结互助,和气圆满。盅盘舞饱含了老一辈对后辈子孙的深切祝福,代表了青年一辈努力维系家族的繁荣昌盛,也寓意了家族中的孩童在长辈的护佑下能茁壮成长。
盅盘舞是革命的舞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林彪的军队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成功渡海登岛,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伯陵防线”。同年五月初,为庆祝海南岛的解放,在海口举行了会师祝捷大会,党组织也临时建立了许多盅盘舞的队伍上街游行表演。在1960年上映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电影的后段就有战士们手拿筷子敲击碟子,吹拉着海南《盅盘舞曲》,跳着欢快的盅盘舞,庆祝丰收,并祝福阿贵和符红莲这对革命夫妇恩爱到老的画面。据学者刘青弋考察,海南岛在革命时期的舞蹈活动与红色娘子军关系密切,在她们的带动下,能歌善舞的黎、苗、壮族创造和传承了许多歌舞,并流传至今,如棍舞、藤圈舞、竹帽舞、盅盘舞等。上将刘振华在其撰写的《海南之战》中讲述了解放海南岛时的故事:当第一次听到从延安电台传来的呼叫海南的呼号,战士们高兴极了,有的同志唱起了黎族山歌,有的同志跳起了海南盅盘舞。盅盘舞伴随着革命,见证了海南岛的解放,是迎接战争胜利,表达喜悦兴奋情绪的歌舞。
海南盅盘舞最初是在文昌潭牛镇一带为纪念冼夫人而在比较宽阔的坡地上闹军坡而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演也越来越成熟,并进一步演化成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再后来,盅盘舞由文昌地区逐渐向西传播,当盅盘舞传至海口长流一带时,除了舞蹈中最具特色的盅和盘,舞蹈的表演的形式、音乐、服装和道具等都发生了变化。现在,除了每年的军坡节,在祝寿、生日、结婚、乔迁、建房、开张等喜庆热闹的场合,都能见到盅盘舞队的身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文昌中学的教师林尤勤经过多次采访民间盅盘舞艺人,并虚心学习后,将盅盘舞加工创作为舞台演出节目。1953年艺术加工后的盅盘舞参加了北京“全国第二届民间歌舞会演”,经大会指定,成为中南海汇报演出的节目之一。2005年,海南文昌盅盘舞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文昌市政府有关部门立即针对盅盘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并邀请林尤勤撰写了《文昌传统艺术——盅盘舞》一书。之后,林尤勤还对盅盘舞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将盅盘舞编成《椰花》等作品,这种由盅盘舞改编的舞蹈在海南省中小学文艺比赛中经常能看到。2011年,在“首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上,只表演了盅盘舞。当下,盅盘舞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在琼剧的演出中,也经常能看见盅盘舞的身影。
为纪念冼夫人而诞生的民间传统舞蹈盅盘舞自诞生之日起,既承载了当地人们的信仰,又维系了当地家族内的团结,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又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和海南岛的解放。在传播的过程中,海口盅盘舞在表演形式和舞蹈伴奏等方面与文昌盅盘舞逐渐有了区别。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中小学艺术节或是琼剧中,都能看见盅盘舞的身影。在继承学习传统民间舞蹈时,我们应该探索其历史根源,学习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舞蹈艺术。
注释
①海南八音是因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的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乐器大部分来自传统民间,为民间艺人所制作,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
②钱棍是一个长约55厘米的扁木棍,两端各凿12厘米的孔,孔内用粗铁丝穿上数个铜钱,舞起来哗哗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