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义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与意义更凸显其世界性价值。
改革开放与中美建交同步,因为主要是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有的外贸模式就出了问题,所谓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原来“中国制造”四分之一卖到美国,四分之一卖到欧洲,遭遇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冲击,美欧不可能买这么多中国的产品,中国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以钢铁、水泥等建材为代表,这些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所以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寻找国际产能合作新途径。习近平主席2013年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把跟西方发达国家的“红海”商业关系拓展到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补型的“蓝海”合作关系,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很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
“一带一路”建设最终目标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过去,全球化思维是“双赢”(运),它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你赢多,我赢少,就会产生你赢我输的感觉,以至于西方戏称“中国赢两次”(China wins twice ) 。要做到人类全赢,就必须超越“运”,强调“命运”,改变安全-经济的分裂,即“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亚洲悖论”。
人类要解决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内在矛盾。为了解决内在矛盾,需要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联合国体系基础上承认国家主权,同时又超越单纯的国家思维,实现命运与共,构建命运共同体。这就超越了过去强调的“互利共赢”(运),上升到了“共享未来”(命)的层次。
新中国成立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结果,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外交合作基础,是发展中国家把新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如今,到了政治友好转化为经济合作的时候。国际经济合作的增量在发展中国家。世界80%多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带给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巨大互补合作空间。中国也要从数据、通用性技术、话语权规则上团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才能产生更大的创新合作动力。
中国外交原则从原来的不干涉内政,尊重属于内政的主权事务、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到现在强调国际责任。两者如何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指明了方向。西方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帕累托改进”,中国学者赵汀阳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孔子改进”。相比于“帕累托改进”,“孔子改进”的层次更高,因为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如果自己要成功,我也要叫别人成功;我自己要富裕,也要让别人跟着我一块富裕。孔子的想法,恰恰代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历史渊源,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愿望。
中国强调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以及世俗文明与宗教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包容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复兴世俗文明,复兴到什么程度;要回答世俗文明是一种怎样的文明,跟宗教文明有何本质不同,能给人类文明提供怎样的新价值取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俗文明的终极关怀与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表达了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愿望,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向世界特别是西方大国宣告,中国崛起、中国梦的实现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和世界整体利益为代价,反而要促进世界梦的实现,中国要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我们要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即以中国的传统和合文化将斗争学说中国化、时代化、文化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标志中国告别近代对中西关系认识的摇摆不定,走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者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但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中西、体用思维,实现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集大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到如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了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这改变了所谓西方的“先进文明”“先进成果”的线性进化叙事,凸显了中国主体性。他强调:“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对西方国家理论要创造的包容和超越,还原以人民为中心的世之大者,以天下观天下,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当然,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从37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创的全球化是海洋全球化。世界上90%的贸易量、80%的贸易额通过海运完成,而世界海上的物流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之间。世界GDP六成产于各国沿海一百公里地带。而“一带一路”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让每一片土地上都孕育出希望,打造包容性全球化,实现国际公平正义。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起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产生并日益加剧着三种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关系紧张——后冷战时代的冲突和危机还在继续,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来的现代性矛盾,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敌人;人与人关系紧张——现代化带来了“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就起源于华尔街利用金融衍生品追逐超额利润的过度贪婪。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三个层面来解决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之后带来的问题。在人与社会层面主张共融,塑造交流互鉴的文明共同体;在人与自然层面主张共生,建立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在人与人层面主张共业,成为同舟共济的关系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含义还包括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悬殊。“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包容性的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超越了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地方化的对立。以往西方全球治理不问为谁治理的问题,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以人为本,为人类治理。亚里士多德指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某种善而建立的。既然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那么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且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善一定是最高的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的含义就是追求全球化、全球治理“最高的善”。
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克服了西方文明的三大悖论:
一、休谟悖论:衰落了不可能再复兴。古典经济学家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曾经预言,艺术和科学在任何过度达到完美境地之后,即会自然走向衰落,并很少在它们以前昌盛过的国度里复兴。
二、黑格尔-雅思贝尔斯悖论: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四大“轴心文明”说,认为春秋-战国时中华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文明等量齐观。差别在轴心时代之后。在《历史哲学》一书中,黑格尔称中国是早熟的文明,秦统一后一直停滞不前,只有王朝循环并未有文明进化。
三、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悖论:异质文明的复兴引发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只是过渡。全球化是基督教文明扩张,真正遇到对手——伊斯兰文明复兴导致西方内卷——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是亚伯拉罕诸教,中华文明复兴界定西方基督教文明扩张的边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并非回到汉唐或超越美国,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开创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修正近代殖民体系恶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英国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作者汤因比早有预言:“最近五百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个世纪之前的儒家先贤之智慧。
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罗伯特·L.凯利在总结了600万年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后,观察到每一次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的都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他大胆预测,由于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导致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即将迎来第五次组织形式的变革,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共同体的未来。这表明,西方有识之士其实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不过一些西方政客不习惯、不甘心由中国提出,是他们“逢中必反”的惯性而拒绝。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古代帝国、近代世界政府等概念,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和世界多样性,主张各国独立自主,命运与共。
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帝国、世界政府的形态和设想,也有世界大同的冲动和全球治理的初步实践。
帝国:帝国总难免陷入扩张和衰落的循环,对外争霸战争此起彼伏,造成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世界政府:从但丁的“世界帝国”论,到康德为了迎来永久和平而倡导的“世界联邦”,再到罗素和爱因斯坦的世界政府思想,西方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有过“世界一国”的设想,但这些设想主要是为了维持和平,较少会涉及治理层面的探讨。
于是,承袭着世界政府思想而建立的“国联”和联合国,其最主要的宗旨也是维持世界和平(它们各自创立于一战、二战之后),但在治理层面较为欠缺。
康德、爱因斯坦等西方先贤有永久和平论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久和平理念与之有何不同?前者是以己及人、由近及远的放射状思维,不是成为乌托邦,就是被扭曲、滥用。比如,康德的永久和平建立在其他国家都实现共和制的基础上,建立在以同质性为前提,以实现同质性为目标,以民主和平论搞民主输出的悲剧基础上,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尊重国家主权和差异性,倡导各国成为自己而非成为他者。
真正的世界历史正在来临,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信。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各自的文化宗旨达成共识阶段。这就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人类进入世界历史时代后,“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民族由地域性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化。在全球化凸显出“命运共同体”的情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获得历史提供的经验基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世界历史以尊重国家利益、承认民族差异为前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间万事万物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只有尊重差异,才能平等交流、互鉴互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促进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必须以尊重国家利益、承认民族差异为前提。具体而言,要坚持“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尊重世界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历史传统和国情所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 周年诞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并强调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为基础,把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相结合而提出的重大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全球现代性反思的结果,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开启的,是指向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愿景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多元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性,是多元现代性最生动的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怀有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异的文明理念,强调发展多元现代性的自主选择权、平等发展权;同时又尊重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和正义等人类共同价值;还具有兼济天下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雄伟气派,以“共商共建共享”思想引领多元现代性,强调要顺应世界各国利益共生、命运与共的发展趋势;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多样化的现代化模式,必将推动人类走向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方案、中国规则与中国智慧,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全球多元现代性秩序的确立和统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积极发挥着对未来全球多元现代性的引领功能和导向功能,为人类解放道路的一与多、普遍与特殊提供着适宜性、示范性的现代性选择。
总之,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历史情结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