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兰英
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学风管理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管理的学风管理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某校《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意见》中指出,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将养成教育方案嵌入式地融合大学生学风管理建设迫在眉睫。
前国家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周远清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搞好学风建设,从某种程度上看比多修几门必修课还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抓好学风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优良的学风是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压力与动力,身在其中可以让人不自觉地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发展;同时优良的学风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约束力,能够遏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为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进步保驾护航。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目前在校生的学风现状,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对所学专业不认同四方面。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保持头脑的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堂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途径主要源自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同时也有部分知识的钻研需要课后自主学习,但是现实中学生出勤率不到100%,踩铃进课堂的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在课上玩手机、听音乐、看课外书或睡觉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二,作业完成态度不够端正。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消化,而部分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态度非常消极,甚至于采用抄袭等投机取巧的手段完成。其三,考核测试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属于正常现象,为了不补考甚至会想尽办法作弊。上述种种行为,均对优良大学生学风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高校是培养青年的摇篮,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没有学习动力,这不仅影响学生本身,也对学校的学风管理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影响。数据表明,学校每年都有退学的情况,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潜意识中认为读大学只是为了毕业之后找到理想工作,这部分学生显然没有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也没有理解学习对自身今后发展的影响;甚至于少部分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其他都无所谓。此外,还有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主动性不强,是因为觉得树立目标无太大意义,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等到毕业时再去考虑做什么样的工作。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存在内在学习动力不足、无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意识淡、缺失积极主动进取学习精神、学习自主性不强等问题,而这些也是影响良好学风建设的主观层面因素。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主要集中在学习缺乏自主性、学习计划不科学、学习步骤不合理、睡眠时间违背了生活规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缺乏自主性。进入大学后由于管理制度相较于高中而言宽松许多,少了老师和家长的时刻监督,学生学习自主性直线下降。第二,学习计划不科学。大学阶段的学习更注重自学,而许多学生习惯跟着教师思路去学习而缺少科学的学习计划,再加上在课堂上走神,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效率始终无法提升,最终影响成绩。第三,学习步骤不合理。部分学生延续着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对老师课堂上的板书内容进行记录和钻研,却对知识重难点疏于理解,这种学习步骤安排方面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知识主次框架无法掌握,学习效率自然较低,也会影响学习效果。第四,睡眠时间违背生活规律。大学生社会生活丰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热情非常高,通宵泡吧、K歌、打游戏的不在少数,经常“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直接耽误了学习时间,这种没有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做法,也导致不良学风逐渐形成。
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正处在迷茫期,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较为懵懂,多数随波逐流。入学后出现专业课程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报考的学校和所选的专业均听从父母的意见,而专业课更倾向于实用知识的讲授,异常枯燥乏味,甚至相较于理论课而言更加难以理解,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理解,导致学习兴趣逐渐消退。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不了解,对行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从而导致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
将养成教育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合。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关闭手机2小时体验”“记周记”等养成教育专项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比如,通过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以个人理想、学习目标作为演讲内容主题,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教师直接倾听到学生的心声,优化师生感情沟通,而且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演讲中倡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学生集体中形成优良学风。又如,开展“关闭手机2小时体验”的养成教育专项活动,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开始学习,也许短时间内改掉习惯很难,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必定会有很大改变,良好的学习习惯唯有在坚持下才能养成。
深入开展诚信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电子诚信档案。组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塑造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实现学生考试零违纪。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去理解诚信,在集体中营造诚信舆论氛围。同时,各班级也应召开诚信主题班会,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下,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完善学生电子诚信档案建立,对学生开展的诚信养成教育必须有制度进行约束,通过他律助力学生完成自律。在学生毕业时,学校领导需要对其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评价,将材料放入学生档案中,如此一来对学生形成威慑,无论是课后作业完成,还是学年考试,均不再出现违纪情况,有助于良好学风建设。
坚持“扬长+保底”原则,引导学生围绕学业素养组织学业生涯规划大赛,指导学生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做好四年的学习规划。学习规划具体可分成必修类和自选类,前者是保证能达到毕业标准的学习规划,后者则是能在必修基础上达到个人目标的学习规划,比如考证、考研等等。那么,针对必修类学习规划需要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方案中的标准要求、考核要求、课程分布等,将所有内容细分至每天的学习计划中,然后设定可行的落实措施;而选修类学习计划同样也要以达标为基础进行细化,以考研举例,先要明确目标学校和专业,再了解专业相关信息,包括需购买的教材、考试大纲等等,还要查询录取规则、录取标准、复试条件等内容。
运用“21天零散时间记录”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空闲时间,锻炼主动学习意识。征集“勤奋的大学生”事迹、组织“顽强拼搏”励志影片观看活动,在学校内渲染评优树先氛围,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比如,高校可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在新生入学大会上做演讲,分享自己勤奋学习的事迹以及学习的经验;还可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措施形成对学生的激励,对参加重要比赛获得不错名次的学生通过学校官网、广播、社交媒体等媒介进行宣传,以典型示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此外,校园文化对于学风建设而言同样重要,高校需要多多组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文化活动,举办专家讲坛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自觉通过学习提升自己。通过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优良学风形成的载体。
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加强学科和技能竞赛平台建设,以养成教育学业素养大类为依托,举办创新创意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积极宣传与指导,扩大学生参与面,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应建立科学的学习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催生学习内生动力,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环境下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而在竞争平台与机制的建设方面,高校不但要优化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外部环境,而且也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展开考核,结合考核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依据成果进行奖惩,逐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自学能力。可见,在竞争中学习,能充分激发自身潜能,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养成。
组织科学思维的专题报告会、“每日一思”记录活动,引导学生对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开展“专注力”提升专题讲座,锻炼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力方面,还需要做好教学工作的创新探索。一方面,教师需要打造更加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融入表演、讨论、竞赛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另一方面,教师的授课语言还应重视生动、幽默,具有情感,强弱分明、缓急有序的语调能够让学生听课更加专注,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力的有效养成,也为优良学风建设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对于优质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会影响国家社会未来发展。所以,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学风建设尤为必要。从本文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对所学专业不认同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以养成教育为方案嵌入式融合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可行路径,通过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个性品质、引领优良学风、做好学业规划、养成学业素养、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竞赛平台、专心专注、促进优良学风等措施的推行,提升大学生学风建设规范性与实效性,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