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探析

2022-09-14 06:22刘哲明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考核院校职业

●刘哲明

我国的教育教学机构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高等职业院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专业性人才。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处于不断改革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道路和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考核工作缺乏重视,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中没有将教学考核及评价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不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当前阶段对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考核的重视,科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以此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评价时习惯采用本科高校的笔试方法。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传统的人才考核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应试教育特点明显,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重视考试过程以及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往往忽略对具体问题解决方法的信息反馈。二是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考试评价形式单一,以闭卷和笔试考试为主,无法综合测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所有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学期结束进行,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标准。三是在人才考核评价标准上,职业资格认定单位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导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完善,未能针对具体行业建立可操作、易量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四是在考核评价内容上,评价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考核评价内容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很少有参与企业管理和精通技术方法的技能型人才参与,这导致考核评价内容与市场需求不一致。五是人才考核内容的实效性较低,任课教师命题时过多依赖教学过程中指定的教材,忽视社会发展对具体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需求,导致人才考核的内容过于陈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办学的先进经验,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能够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职业教育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和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方式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92年成立了国家培训局(ANTA),专门负责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的协调运作与组织管理,其评估认证方式强调能力本位和模块化。主要从技能评价单元、知识评价单元和态度评价单元三个能力评价单元来判断学生能否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从任务技能、任务管理技能、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角色适应能力四个能力单元维度来判断学生能否在工作环境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每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就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得到一个考核通过的证明,这样就能说明学生在此阶段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先前学习认可”和“当前能力认可”的方式直接证明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如果此名学生完全掌握了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就具备了任职资格,然后就可以向各州培训局提出申请,领取资格认证证书。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和认证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方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以及录像等方式和方法。

(二)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高职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68年政府发布的《联邦各州专科学校发展协议》的推动下,成立了首批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的70所高等专科职业学校。1974年引入双元制教学模式,产生校企联合办学的职业学院。在德国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带领下,其职业教育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考核机构,此种机构包含多个领域的专家人员,并且这些专家人员都经过质量管理部门的培训,主要有教育领域的专家、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公司负责人才招聘的人员等,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并共同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然后定期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德国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行业协会,而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负责高等职业教育的监督和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进一步提升了该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具备一套科学完善的培养考核机制,使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在选择生源的时候比较宽松,没有太多限制,但是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岗位的时候必须要通过十分严格的考核,比如要通过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等多个环节的测试,这种“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能够很好地保证毕业生的质量,让他们能够胜任社会中的各个岗位。

(三)美国职业教育

在20世纪初期阶段,美国产生了高等职业教育,并且经过“二战”之后,国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受此影响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美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考核体系,在对人才进行培养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中各个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根据岗位需求来制定培养和考核目标,并将此作为基本的组织教学内容,最后对学生的个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此来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专业技能,如果通过考核就说明该名学生能够胜任相应岗位。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是否可以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就是说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成绩也由多个部分组成,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比如理论考试、教学模块的测试成绩(口试、答辩、项目调查和书面报告)、自学成绩和教师课堂评价等。

三、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探讨

同国外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上还不完善,仍未形成自己的考核体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社会认可度不高;二是我国高职教育沿袭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考核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三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主要由学校甚至是开展教学的院系自己设定,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四是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

从世界各国高职教育发展来看,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及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考核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与国外先进院校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积极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然后利用国外的先进工作经验来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考核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型等要求,由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生本位的考核模式转变。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强调考核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调整更新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使之能够动态适应地方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面向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

二是注重企业实践考核。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内容转化为“校内成绩考核+企业实践考核”,完善学生到企业轮岗实习管理机制,帮助学生真正学习到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完善考核形式。以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学习新课程前的摸底考核,并对其相关能力与知识予以认可,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对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考核可以通过面谈、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作业展示、企业职业能力评价和技能大赛等形式进行,提高技能考核的比重,完善考核结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四是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在考核中进行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考核,加强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强化职业教育考核的法律保障。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职业教育考核标准和政策,以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四、结语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所以必须要积极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办学经验和模式,从职业教育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及考核参与人员等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考核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如何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设计完整、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考核标准和体系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考核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