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22-09-13 09:04吕朝燕刘义富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专业课程

吕朝燕,刘义富,杨 花

(1.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遵义师范学院食品绿色化加工与营养调控工程研究所,贵州 遵义 563006;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

作为典型的基础学科,生物科学在自然科学体系内占据十分关键的影响地位,其主要针对生物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从根本角度来看,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阶段。尤其近二十年来,在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动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两者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医疗、卫生、人口、能源等产业已经发生巨大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已经成为热门学科,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该学科。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全面扩招也牵涉到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生基数短时间迅速扩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问题亦突出,对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带来压力,因而,生物科学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已成为制约该专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亟需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

(一) 师范专业认证的新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有效战略举措,其对国内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影响很大。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加大专业规范管理力度,确保教师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简单理解即是,专业认证可以提高教师教育改革速率,满足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要求,同时为实现深化改革教育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新要求

“国考”实行后,教师资格证将不再与高校师范毕业生直接挂钩,学生只有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统一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必将引起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师范教育应走在教学改革前列,更新当前的旧有的模式与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部分,充分发挥师范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先锋与特色以适应教师资格新趋势。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要求中学生生物学课程要着重对生命理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进行有效培养。师范类高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应制定科学的教师人才方法,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方法,在全面提升制约教学质效的各因素中,强化理论与实践转换的能力,以促进中小学生物教师的基础教学素养提升。

(四) 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发展的新要求

生物技术已经摒弃了仿制时代,逐步向创新研发发展,从理论向产业化转变,从单学科的研发,到学科的整体发展[1],正处在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符合生物学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撑生物学科产业规模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近年来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多选择向“综合型”和“应用型”转型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师范类专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失衡,技能培养课程设置相对不足

公共课程中理论部分相对不足,设置时缺乏科学的考量,把握不足,存在影响教学质效的课程;与此同时,技能类相关课程仍以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课程为主,且学时较少,缺乏针对普通话、书法、教学法、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发展评价等实用师范技能培养的课程,不利于师范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师范技能的培养。

(二) 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部分内容容易出现交叉,具体见表1。这种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在生物学当中非常常见[2]。况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导致授课时容易出现重复讲学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表1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重合内容举例

(三) 课程先后顺序和案例服务专业上不合理

课程设置原则一般是以基础课程为主,而后进行专业课程的设定,基础课程主要为专业课程提供服务。例如,《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需要为后续动物以及植物类课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未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案例,往往存在相关内容“都要讲”,但由于学时限制,大部分讲解层次较浅,没有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

(四) 实践环节和创新力培养课程较少

一方面,从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实践相对较少,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经费紧张,缺少实习经费,限制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在脱离中学教学环境下的理传授,脱离实际的运用。另一方面,虽然创新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现阶段很多高校由于经费有限,大多没有独立设置,目前多开展验证性为主的实验,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三、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聚焦战略目标实现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等师范学院生物专业应突出教学特色,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以适应课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与创造空间。高校在教学中,要合理分配课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投入。详细制定标准的人才培养策略,积极进行学科创新,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生物学人才。在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策略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培养思路,构建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建议除一般的通识课程以外,按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构建与拓展的层次要求来制定详细的课程体系,使各要素详细结合,创造有利于能力提升的服务于空间[4]。

(二) 严格审视学分要求,科学设置课程学分比例分配

据调查,大多数普通高校生物科学(师范)的学分都在170左右,满足相关机构制定的140~180分标准规定范围。同时,研究表明:60 %以上的学生感到课程数量偏多[5]。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科学设置学分比例,持续关注师范专业能力提升。一方面,要尽量确保植物学、动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等核心课程的学分与课时不删减,同时,增加师范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比例,发挥师范特色并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酌情缩减计算机类课程、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培养目标相关性较低课程,避免课程数量及周课时太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无法保障。

(三) 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避免知识的重复学习,注重“综合化”

生物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高度融合和高度交叉的高速发展阶段,呈现综合整体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时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与之相匹配,专业课程也要从综合性的角度去考量和设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必修课程中要有相应的取舍,要有效率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引入新科技发展成果,加强实践应用性内容的比例,优化有效的教学内容。二是,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梳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针对一些重复性的,且占用教学资源的内容要进行删减,聚焦教学目标,合理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得更为紧密,从而提升教学质效,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效率低下的不良影响。

(四) 发力“顶天”和“立地”课程,注重基础前沿和实际应用的协调统一

生物学的发展鉴于人类对未知深入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从一些生物的表面至内在联系与区别,阐述生命活动的本质。对于新世纪生命科学工作人员而言,基础理论课程,具体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这些都属于核心课程管理范畴,应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革,注重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有机结合,与国际接轨,引导学生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兴趣与探索,启迪科学思维。同时,生物科学专业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专业发展中的冷热而构建相关的教学模块。建议开设与专业素养相关的又急需的辅助应用性课程等实际应用性较强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紧密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于生物学人才的需求,增加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五) 提高师范类课程比例,注重教研能力培养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生物教师需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且面试通过后才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因此,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必须重点参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大纲标准,针对性地完善有关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课程建设课程设置,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载体,使内容与考试模块高度结合。同时,针对教师资格证面试需求,重点加强“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等基础师范技能的学习,并强化试讲试教,增加练习内容和学时,提升面试能力。并且,开设以《中学生物教材教法》等为代表的教学法研究类课程,注重教研能力培养,以达到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师范技能的目标。

(六) 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科学设置素质能力拓展课程

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希望在持续累积更多专业知识条件下,关注学生的专业爱好,同时将其特长全面表现出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情况下,由学生依据自己兴趣爱好及特长在大三或大四年级时进行选修,以便拓展知识面,并为一定程度上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同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大多数县市以上的中学甚至小学多招录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已经不招聘除免费师范生外的本科学历教师。故而,拓展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需全面衡量学生学历提升需要,不片面追求单一效果,而忽视全面综合素质。以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未来的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最大化地吸收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从而能够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4]。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排球选项课师资水平及场地利用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师范类院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