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 鲜为人知的非遗民俗

2022-09-13 11:33编辑刘小贱徐晓晓
摄影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社火土地传统

编辑:刘小贱 图:徐晓晓

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不断式微,有的“消亡”,有的“被遗忘”,影像的记录是留存证据保留记忆的最佳方式。众多艺术家致力于搜集保存在眼前、留存在记忆里的光景。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在北方城市也被称之为“射虎”。此类民间祭祀活动也是西北地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统称。“社”是土地神之意,“火”代表火神,土地与火,是仰仗自然生活的人最原始的崇拜,更是千百年延续下来的民间信仰。

“随着与食物来源的分离,随着农业越来越受到技术的支持,人们失去了庆祝收获季节结束并祈祷来年顺利的最初理由。”

“射虎”那种欢乐庆祝的氛围和我小时候经历的庙会感觉很相似,都是一群人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对来年的期许。这里面有一种凝聚力和专注感,还有一种暂时抽离现实的梦境感,很吸引我。加上我从小就出国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强烈的好奇,有一种想要去探索的欲望,于是有了亲自去陕西拍摄的想法。

2012 或者 2013 年我就在网络上关注了这个主题。起初是好几个朋友转发帖子给我,觉得我应该会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看完之后我马上被这个活动的氛围、人物的造型和“射虎”的各种不同形式所吸引,有前所未见的血社火、高跷社火、芯子社火,我心想:太神奇太超现实了!

“射虎”拥有神秘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千年的历史,值得向广大影友介绍。我希望读者能通过我拍摄的照片体验到整个活动散发的深邃而疏离的气息,参与者狂热、专注、精力充沛,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他们创造了一种艺术应有的幻想:治愈、无畏和自由。另外在西方,这种特殊的传统鲜为人知,媒体里有关中国的报道比较片面,在中国文化方面经常曝光不足。我想通过这个系列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活动。

我在 2014 年去拍摄的时候,参加的人数还是蛮多的,少的几十个人,多的百来个,参加的人员几乎都是本地村民。现在这些村庄也将发展工业。重要的问题是,在这个交通发达、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民宿能否完整地保存下来,还是像过去一样,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

年轻人大概占了一半,“射虎”很多都是父传子女,很多年轻人从小就接触“社火”,对这个仪式呈现出的状态是比较自然和舒适的。

土壤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相当独特的。陕西黄土高原森林稀少,低地多,有利于农业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久而久之,凭借肥沃的土壤、灌溉运河和商业路线——丝绸之路起源于西安——陕西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曾经强大的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脆弱。城市化、以城市为基础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技术在农业环境中的使用,已将当代社会与土地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弱。随着与食物来源的分离,随着农业越来越受到技术的支持,人们失去了庆祝收获季节结束并祈祷来年顺利的最初理由。此外,在特殊时期传统节日被批评为旧习俗并逐渐被抛弃。直到 20 世纪80 年代之后,人们才被鼓励重新发现和重振这些节日。

仪式最初来自当地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庆祝活动和土地所具有的联系慢慢消失了,它们正在转变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个项目,类似于之前我的长城系列,庆祝中国文化正在消失或演变的一个方面。传统,特别是当它们采取集体仪式的形式时,会讲述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来自哪里。它们是连接人、历史和土壤的强大工具。不同形式的艺术,是全人类共有的少数几个方面之一。同样,“射虎”凭借服装和化妆的准备、音乐表演者和杂技演员以及各个年龄段村民的参与,为中国北方的整个社区增添了归属感。

猜你喜欢
社火土地传统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陇州社火
少年力斗传统
社火,耍起来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