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泉,开发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日常产品,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一个渠道。要将具有辨识度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运用到产品中,雷州石狗作为雷州半岛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元素之一,在地域特色产品设计中正是不可或缺的创意来源。通过对雷州石狗文化元素的发掘,提取其艺术特征并合理应用于雷州地区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凸显产品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能有效解决市面文化创意陶瓷产品中地域元素多为单一乏味的平面图案问题,增加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丰富性。通过案例开发,总结归纳一套操作性强的方法,为该地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可以使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
。继承和发扬雷州传统文化的优势,能够为雷州地域文化创意纪念品注入新生命力。
雷州石狗作为雷州半岛流行的民间雕刻艺术,早在2004 年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中确定为广东省民间工艺专业性试点,2008 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美术类别。目前依托于雷州石狗形象的文化创意设计逐渐增多,但大多数以平面设计为主。同时由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动了传统陶瓷的发展,市场上关于陶瓷与湛江雷州半岛石狗文化造型及纹饰文化结合的专题报告较少,石狗元素与陶瓷结合的创意产品开发仍在探索中。
1.3 价值共创意愿 价值共同创造是消费者和公司密切地参与共同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是独特的,对公司是可持续的过程。Prahalad等[19]定义价值共创是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在共同构思、共同设计和新产品共同开发活动中的合作。在市场营销文献中,人们普遍认为价值观可以在共同创造过程中创造,客户从被动的价值接收者开始转变为与供应商的积极合作伙伴关系。于是,价值共创的出现体现了现代商业从商品主导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据调查,目前现有的相关陶瓷产品造型大多停留在平面图案直接装饰的阶段,还不能很巧妙地与日常用品结合。在雷州石狗元素的陶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浅层的图案装饰,更是要通过将文化特征与陶瓷材料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表达雷州石狗信仰的深层内涵,借助陶瓷产品贴近人们生活的特点对雷州石狗民俗文化进行有效推广。
雷州石狗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从造型形态、纹理装饰、文化内涵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雷州石狗的造型形态主要经历了三次变化过程,早期石狗造型粗旷古朴,朝天仰望,面相较为凶恶,身上刻有各种纹饰。中期石狗逐渐细化四肢轮廓,多为蹲坐式,体型圆润丰满。晚期石狗逐渐人格化,一改凶恶的面相,人面狗身、眉开眼笑,一副可蔼可亲的模样
。
雷州石狗发展至今,已是千姿百态,拥有丰富多样的造型,总体区分为文相与武相。石狗的身姿主要有卧式、坐式、立式之别,嘴部有圆、扁、方之分。其神情动作结合寓意主要有踩蛇、望天、抱子、守财等。虽然雷州石狗形态丰富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早期至中晚期造型演变,如图1 所示。
元素立体化的设计创新方法,从元素提取、造型应用、纹理装饰三个层次分析
,建立概括变形融合法则模型,通过设计实践以探索设计理论模型的可行性
。
雷州石狗形态的演变对应了当时社会文明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早期的石狗造型质朴粗旷,由于受到图腾文化的影响,石狗雕像上雕刻有各式的纹理。这些纹理不仅仅能起到装饰雕像的作用,也是赋予石狗生命力,体现人民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纹理有云雷纹、风火纹、莲瓣纹、凤尾纹、菊花纹等。附加的雕刻纹饰,不仅是审美的体现,也代表了雷州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云雷纹体现了人民对崇拜雷神雷祖文化的继承延续;风火纹通常刻在石狗四肢,显示石狗迅猛异常,雷厉风行;莲花瓣纹表现了清高自洁,不追逐功名利禄的心理;雕刻有凤尾纹饰的雷州石狗是带来吉祥的象征
。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的不和谐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开始承担其社会责任,活跃在助老助残、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各领域。但志愿服务的开展光有场所、设备等支持还不够,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这些依托于文化符号创造出的形态多样的艺术造型,反应出雷州先民崇尚德福,平安和谐的人文思想。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石狗的形象开始变得灵动可爱,雕刻更加细致具象,并且通过拟人化的形式美化石狗的形象。
查查便知,光是我存拍了几十种花草的阿斯哈图公园,它所在的“黄岗梁林区”,“原生植物”就在900种之上!
雷州石狗也含有繁衍生息、多子多福的文化信仰。因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所以雷州石狗中也有刻意雕刻硕大生殖器的石狗,代表了雷州先民对繁衍生息、民族兴旺发展的祈愿。随着时代的发展,雷州石狗还有着崇尚礼德、风调雨顺和多财多福等文化内涵,无一不体现雷州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有些应该保持有限速度。比如说抓改革、谋发展,确实是慢不得也急不得,既要防止错过改革发展的最佳机遇,又要防止因举措失当、发展失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力争做到蹄疾步稳。再如,中国高铁的“落地”,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时速300到350公里,其速度仅为“高速飞行列车”论证速度的8.75%。这里边既有对规律的尊重,也有对发展的负责,更有对生命的敬畏。□
3.1.1 元素分析提取
第一,以提升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能力为重点,抓好“体制、机制、制度、工作”的四个对接融合。按照“有鲜明的品牌名称、有创新的品牌理念、有实效的运行机制、有丰富的活动载体和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五有”创建标准,以争创“红旗党支部”,开展党员“创效标兵”、“服务标兵”为载体,实施“一月一提示、一季一督查”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拓宽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各条战线上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石狗文化起源于雷州百越族先民们对狗图腾的崇拜,由于古时雷州属于“瘴雨蛮烟”之地,渔猎农耕的社会背景下,狗充当着人类生产工具和伙伴的角色。狗的勇敢、忠诚以及旺盛的生育能力,和雷州先民与灾害作斗争、维持族群发展的愿望相符合。唐宋时期中原人因躲避战乱南迁,他们带来的民俗风尚与雷州文化互相融合,石狗内涵逐渐丰富完善。
在石狗灯具的设计中,以立体化构成为设计的核心手法。由于雷州石狗文化以古越族狗图腾意念为底蕴,雷州先民将其附会在“雷祖陈文玉降世,九耳呈详”的传说中,奉石狗为祥瑞灵兽,受供奉祭拜于神庙前,祈求庇佑。根据夜灯的使用场景,结合雷州石狗和雷祖祠的历史故事,构建了一个充满故事性的场景。通过错落有致的瓷画片摆放,令灯具内部形成空间层次感,换一种角度展现石狗神话的艺术魅力。石狗灯具设计如图6 所示。
陶瓷材料的特性使得陶瓷产品具有良好的形态塑造能力,基于雷州石狗元素的陶瓷产品设计市场现状,在设计中,着重将陶瓷作为媒介,把石狗元素图形、纹样、造型巧妙的与日常产品相结合,深化产品中体现的地域文化内涵。针对创意陶瓷产品的设计,如何创新使其以多元的形式表达,在于对石狗文化元素的提取、归纳、优化、再设计。以石狗文化为基础,创意作为发展的推动力,收集大量的石狗资料,分析其线条构成规律,挖掘文化深层的信仰和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能够被利用的设计符号。将石狗文化元素有机地运用于陶瓷产品的设计中,可以从目标产品的功能形态出发,结合石狗形象的构成,分析结合路径,从而扩展产品形态造型的多种可能
。
3.1.2 造型应用
在明确目标下,运用各种构成手法设计出不同表现形式的产品,利用形导思维来完成造型的创新
。给产品一个非具体的定义,跳脱出固有认知形态让设计思路更加自由开阔。例如石狗收纳盒设计,若仅单纯定义石狗雕塑中的姿态元素,则容易陷入思维定式,难以创新。若转变角度提取石狗局部特点,则能打破框架发掘新的可能性。在不破坏陶瓷外观整体性的原则下,突破原有的局限,运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引导更多元的设计方案。
构建创新产品模型还要紧扣陶瓷造型的使用功能和制作工艺,使产品和文化主旨紧密相连。立体构成有较多局限性,以开放创新的思维,观察分析产品造型构建的相关问题,使陶瓷产品造型既具有民俗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运用概括变形融合的法则,令本身具有抽象意味的石狗元素转化为具象的产品造型,进而完成形态到本质的跨越,创造更高品质的创意陶瓷产品。
3.1.3 纹理装饰应用
归纳变形法是陶瓷装饰图案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原本石狗雕塑形态基础上归纳变形,夸张强调石狗的元素特色,达到强化其艺术特征的效果。或者是整合简化,总结石狗复杂元素的美学精髓,简洁大方且明确的体现设计主题。
现代陶瓷产品的创新根植于传统文化,以当代审美需求为指导,陶瓷材料通过造型艺术的表演才能得到实际的应用。在进行雷州石狗文化陶瓷产品的创作时,纹样装饰与整体造型应和谐统一,其设计理论模型如图2 所示。在不同形式的陶瓷产品中,搭配相匹配的装饰纹理,在维持整个器物形态美的基础上为造型锦上添花。雷州石狗的纹样造型丰富多样,在设计时考虑保留陶瓷本身特别的材料美感,实用性较强的陶瓷产品,造型为主装饰为辅;艺术性较强的陶瓷产品,则着重表现装饰的艺术价值。总之,完善一件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陶瓷产品,需平衡装饰与造型之间的关系
。
中期由于多种文化的碰撞,在生活方式和审美风格不断变化下,雕刻线条逐渐清晰明确。多重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极大丰富了雷州石狗的造型和内涵,此时的石狗造型更加威严肃穆。晚期雕刻技术更加精进,出现人相石狗。这类拥有典型特色的人格化石狗拥有人面狗身,活泼灵动且神形兼备
。
首先明确产品的设计方向,选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有空间立体特征的产品。综合对比分析,根据功能和形态之间的联系,发掘自然结合的路径。在对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的过程中,总结石狗局部特征的艺术规律。通过与陶瓷材料的有机结合,突出石狗文化的魅力。石狗原型分析如图3 所示。
=-1 116.7+4×(-285.83)-(-87.86)-2×(-47.7)-8(-229.94)=141.84(kJ·mol-1)
在石狗收纳盒的设计实践中,根据选取产品的功能特点,分析出多功能收纳盒的使用需求,与纸巾盒、收纳筒的结构相结合。依托概括变形融合的法则,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石狗头部元素,扁头方嘴阔耳的特点简化抽象化处理。借助石狗嘴型线条作为抽纸口,整体头部与耳部轮廓为容器,构建组合式收纳盒。既保留典型的石狗特征,又避免收纳盒功能结构之间产生生硬的联系,满足产品在实际生活场景下的实用性需求。石狗收纳盒设计如图4 所示。
关于笔筒的设计实践,首先根据笔筒稳重且流畅的外形特征,挑选出石狗蹲坐、趴卧的姿态进行主体的塑造。融合简化了云雷纹和凤尾纹饰以及坐姿抱物石狗的造型曲线,以环抱的形态构建笔筒的整体造型,巧妙的在结构上实现了置笔以及收纳零碎物件的功能。整体简练端庄大方,体现出平衡的美感。石狗笔筒设计如图5 所示。
石狗雕塑在雷州有南方的兵马俑之称,雷州境内现存的古石狗约有两万只左右。它们形态各异,有的面相凶狠,有的憨态可掬,在多种变化中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永恒不变的情感。石狗拥有丰富多样的造型,根据现代社会背景和审美特征,为了让石狗形象更合理的融入产品中,所以优先选择代表福、禄、寿或正义的这类贴近群众生活喜好的石狗形象。运用装饰图案通常会先对其特征进行提取归纳变形,合理删减不适用于装饰的元素。转化凶狠粗犷的造型为简洁大方、憨态可掬的新装饰元素,令复杂元素整合精炼,以便突出设计主题,形成更容易让大众接受和喜爱的形象,增加石狗的趣味性。
3)果实发育。大樱桃果实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谢花至硬核前。这一阶段结束时,果实大小为采收时的53.6%~73.5%。第二阶段,硬核和胚发育期。这个时期果实的实际增长仅占采收时的3.5%~8.6%。 第三阶段,硬核至果实成熟。这个时期果实增长量占采收时的23%~37.8%,在迅速生长的同时主要是提高果实品质。
在陶土种类的选取上,使用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
。实验通过对比测试不同陶土和釉料在表现产品中石狗造型和纹饰元素产生的效果,探索陶土的色彩、纹理、质地与创新型陶瓷产品的相适性。采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也有利于传递生态保护的核心主题,符合湛江雷州半岛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低温冷害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之一,该灾害主要指的是在气候条件较冷的情况下,气温骤降,然后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巨大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冷冻灾害也属于低温冷害的范畴,也是导致农业生产出现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无论是作物种植业还是畜牧业的发展,都需要正常气候温度的支持,种植业以及畜牧业受到冻害的侵扰时会导致农作物和牲畜的死亡,并且冻害发生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地域性及突发性。
除以上详述的设计实践外,所在团队还完成了一系列雷州石狗元素相关的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包含福神胸针、石狗IP 形象设计衍生的冰箱贴、抽象画杯垫、趣味石狗茶盘陶罐等。改变传统石狗形象,表现一种诙谐有趣的创意造型。此次设计实验的系列作品,联合运用压板、拉胚、捏塑等制作工艺,分别使用化妆土和高温颜色釉做图案装饰,多角度对雷州石狗文化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主题进行了实践。系列陶瓷作品如图7 所示。
从古至今,陶瓷产品由于其材料特性圆润古朴、釉质清亮、器型线条优美的特点被人们大量地使用,已经是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材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形,保留和传承民俗文化的灵魂也是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雷州石狗是民俗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作为雷州文化的根系,让石狗的灵性融入产品中,使人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能够推动地域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同时引发更多对于创新陶瓷产品设计方法的思考。
[1]苏颜丽,韩卫国,白靖菲,等.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6):136-141.
[2]刘世军,林欣欣.雷州石狗的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7):147-148.
[3]孔德强,刘子川.非遗视野下的雷州石狗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今古文创,2021(06):73-74.
[4]毕海龙.传统文化与陶瓷造型艺术的融合[J].中国陶瓷,2014,50(07):80-82+86.
[5]胡丹阳,苏颜丽.基于海洋生态文化的创意陶瓷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09):52-53.
[6]万福成,陈香儒.“雷州石狗艺术”在文创旅游品中的设计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6,29(06):53-55.
[7]刘红玉.陶瓷艺术在产品造型中的设计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8]詹贻海.浅谈陶瓷艺术创作中的造型审美与装饰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03):14.
[9]苏颜丽.雷州半岛民俗特色纹样红土系列陶罐[J].当代文坛,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