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老人隔代抚养培训需求与服务路径研究

2022-09-08 10:26:50周冬梅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隔代育儿社区

周冬梅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二孩和三孩政策相继出台,而社会育儿服务支持却相对滞后,老人隔代抚养已成为普遍现象。常州市儿童由父母和老人共同抚养,且老人带得多的比例达45.78%[1]。老人隔代抚养对提高社会劳动参与率和社会生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老人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式与现代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异,不仅容易引起家庭矛盾,也会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由于祖辈家长的文化知识不足,隔代家庭教育总体水平的平均值低于亲代家庭教育水平,两者的差别在统计上有显著性意义。”[2]因此,对老人进行隔代抚养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隔代抚养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责任。隔代抚养培训是指对这些承担孙辈主要抚养、教育责任的祖辈进行的科学育儿教育。隔代抚养培训是老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老年教育是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3]。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常州市常住人口为52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05.6万人,占20.01%,65岁以上人口为78.5万人,占14.88%[4]。面对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现实,满足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对教育的需求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全新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规划并大力推进老年教育事业。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颁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要求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机构,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从上述政策看,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社区老年教育是老人获得科学的隔代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常州市老年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常州市有2所老年大学(包括老年学院),7所区老年大学,所有街道(镇)均建有老年教育学校(社区教育中心),50%以上的社区(村)设置了老年教育教学点,形成了市—辖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为主体、其他多种教育载体为补充的城乡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市老年教育活动参与率达32.8%[5]。

梳理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当前对隔代抚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孙辈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对隔代抚养主体即祖辈家长的研究关注不够。已有研究涉及隔代抚养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对策;个别研究关注特殊老人群体,如随迁老人等。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辨或量化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方法对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老人隔代教育需求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量化研究不足以揭示老人对社区隔代教育的深层认知和需求。本研究试图聚焦老人的内心世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老人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挖掘老人对隔代教育培训的内在需求,剖析影响老人参与社区隔代教育培训的深层原因,旨在为社区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形式,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常州市F小区和郊区X小区为调查范围,对8位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人(表1)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社区,主要是因为F小区位于新北区中心地带,居民户籍多为常州本地户籍,双职工家庭较多,部分老人承担着照顾和教育孙辈的责任。X小区位于常州市郊区,属于农村社区,居民多为当地农民,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长时间分离,留守儿童较多。考虑到小区内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隔代抚养的比例较大,为了保证访谈对象的多样性,故选择55岁以上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表1 受访者信息

因参与隔代抚养的老人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人识字不多,所以本次调研采用一对一面谈的方式,以深入了解老人的真实感受。根据访谈的目的,在F小区选择了5位具有不同职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老人,通过熟人联系了X村3位老人进行微信视频访谈,每位老人访谈时间为15~30分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之前说明了研究的目的,承诺私人信息的保密性,征得受访者的同意进行录音。录音文本转写后,经访谈对象核实无误再进行编码。本研究主要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并分析本土概念和核心类属,通过与访谈对象的子女和孙辈进行非正式访谈,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对访谈记录进行系统的整合分析,形成研究结论。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表和访谈提纲。基本信息表主要包括年龄、职业、学历、孙辈年龄。访谈之前进行文献研究,梳理了老人隔代教育相关研究,拟订访谈提纲。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式提问方式,多为开放性问题,引导访谈对象深入、自发地谈论隔代抚养教育问题。访谈提纲主要包括:老人对隔代抚养的认识,对隔代抚养培训的认识,对社区老人教育机构的了解情况,参与隔代抚养培训的意愿和需求,等等。

三、研究结果

(一)隔代抚养老人的生活特点

1.忙碌而充实

参与隔代抚养的老人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孙辈上。受访者的孙辈大部分年龄较小,处于学前教育或小学教育低年段。正常上学、放学的接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校外兴趣班接送也要花费老人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家里有两个孙辈,老俩口要各自负责接送一个孩子。如果学校或兴趣班离家远,老人通常要骑电动车接送,寒来暑往从不间断。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在为子女和孙辈辛劳付出。

2.责任与无奈

要确保孙辈安全、健康地成长,老人均感到责任重大。如A外婆因女儿女婿工作单位不在一个城市,从女儿怀孕起就一直照顾女儿。B奶奶的儿子在外地上班,儿媳在本地工作,从孙子出生起她就负责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G奶奶、H爷爷的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F爷爷的儿子离婚,长期在外地打工,孙辈长时间与老人一起生活。他们或自愿、或被动地承担着照顾和教育孙辈的重任。

3.育儿理念各异

隔代抚养忙碌且辛苦,受访的老人都非常重视孙辈的教育,但老人的教育观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的教育观念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是全面发展型。A外婆的外孙报的兴趣班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等,A外婆平时重视外孙阅读和演讲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二是智育为主型。C奶奶是随迁老人,上过小学,勤劳能干。她认为孩子虽然处于学前阶段,但应会算数、识字,不赞成报兴趣班。三是游戏型。如D外公、E外公认为现代社会的儿童学业压力太大,要珍惜学前阶段的美好时光,不宜提前学习,平时应以游戏为主。。

综上可见, 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家庭中祖辈承担了更多的抚养孙辈的责任。由于隔代抚养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不能自由、自主安排。他们对当前的教育内卷持批判态度,教育观念却因个人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却有所不同。祖辈和父辈育儿观念常存在冲突。

(二)隔代抚养培训意愿表现

1.有科学育儿需求

受访者深感隔代抚养责任重大,对科学育儿知识有强烈需求,通过不同途径学习育儿知识。例如,A外婆闲暇时“也看育儿的书,了解孩子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有时也看网上的视频讲座”。D外公认为“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和年轻人不一样,得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常看看一些网上的讲座视频”。但受访者很少上老年大学,几乎没有参加过社区科学育儿培训。C奶奶没有听说过社区的隔代抚养讲座,如果有这种讲座,她愿意去听。F爷爷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低,孩子作业遇到难题时帮不上忙,觉得心里有愧。

可以看出,社区隔代抚养培训还未完全普及,老人有科学育儿的需求并且能主动通过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学习。农村老人急需隔代抚养培训或家庭教育指导,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局限于对孙辈的学业辅导。

2.参加育儿培训意愿各异

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时间精力因素影响老人参与社区隔代抚养培训的意愿。

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参与隔代抚养培训的意愿较低,如C奶奶认为自己“不认识几个字,去了可能听不懂”。其子支持她参加社区家庭教育课程,认为老人的育儿观念和方式落后,但不好意思跟老人沟通,担心老人不高兴。

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有强烈的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意愿,但因需要照顾幼小的孙辈,客观条件不允许。尤其是老年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事务,除了照顾孙辈,还要买菜做饭等,时间精力有限。

老年大学课程丰富,具有吸引力,但很多老人听说报名难、离家远,产生畏难情绪。受访者对社区的老年教育有所了解,个别老人参加过,但次数不多。

(三)对隔代抚养培训的需求

老人对隔代抚养培训的需求主要分为3个维度: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首先,培训时间要灵活,地点要便利。受访者认为隔代抚养培训的时间应灵活,培训地点要离家近。受访者均表示,如果时间允许、离家近,都会去参加培训。

其次,培训内容要实用而丰富。受访者对社区教育中的隔代抚养培训了解不多,但对培训内容有一定的期望,主要关注孙辈的营养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指导、教育资源、代际沟通等。

最后,培训方式要多样而有趣。培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访者的隔代抚养培训参与率。

大多数老人喜欢面对面授课,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面授方式,且喜欢一起交流育儿经验。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一致,受老人欢迎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别为面授教学、线下体验学习、电视学习、网络教学[6]。老人们更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聚在一起能够交流和分享育儿经验,可以满足其社会性和精神性需求。对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的老人来说,线上培训仍是首选。专家一对一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四、讨论与建议

社区是基层治理组织,社区教育具有就近、便利、成本低、便于普及的特点,是推进老人隔代抚养培训的最佳选择。可以以社区为主体开展隔代抚养培训,以积极老龄化理念引领目标定位,协同其他教育机构开发隔代教育课程,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家庭需要,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争取家庭成员支持。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是保障社区隔代抚养培训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一)以积极老龄化理念引领,明确目标定位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世界各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不断改善”的现实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念。积极老龄化倡导老年人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贡献社会的机会,其宗旨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入新阶段,在老龄化和少子化背景下,老人隔代抚养培训有着重要社会意义:一是提高了老人的个人价值感,在隔代抚养的过程中,老人受到下一代的尊敬和爱戴,消除或缓解了社会隔离感和精神抑郁;二是提高了社会劳动参与率,老人隔代抚养可以减轻年轻一代的后顾之忧,使年轻一代安心从事社会劳动;三是促进生育率的提升,保障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依据老人的需求,社区应协同学校开展常规的隔代抚养培训,以提升老人隔代抚养质量。具体目标为:一是肯定老人的创造价值,提高老人隔代抚养培训参与率;二是满足老人科学育儿的需求;三是帮助老人更新科学育儿的知识;四是帮助老人关注儿童性格特点,掌握有效的代际沟通方式;五是引导老人自我教育,提高学习能力。

(二)优化隔代抚养课程设置,选择适当内容

首先,优化社区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目前常州老年大学课程以养生、智能化课程为基础,以文艺文娱课程为重点,隔代抚养培训课程占比较小。老人的家庭教育知识较为缺乏,体现出零散性、经验性特点。当前专门为祖辈家长编写的育儿书籍较少。因而,老年大学,尤其是社区应依据老人内在需求和群体特点开发系统性科学育儿课程,适当增加隔代抚养课程比例,以满足社区隔代抚养家庭的现实需求。

其次,增强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宜性。隔代抚养培训内容要充分考虑老人的文化程度、学习需求、孙辈特点、家庭背景等因素,组织专家编写专门的隔代抚养教材,保证课程内容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以提高老人参与隔代抚养培训的积极性。

(三)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

首先,全面开发社区教育资源。隔代抚养培训属于老年教育,也属于社区教育范畴。因而,社区教育机构应盘活社区内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民间机构、青少年活动机构等各种教育资源,协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形成科学育儿合力。

社区教育可配合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和民间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建稳定且专业的师资队伍。与高校开展合作,建设专家队伍,对老人在隔代抚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代际沟通、心理问题等,开展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在小区内开展隔代抚养专题讲座,定期举办隔代抚养亲子活动。

其次,隔代抚养培训方式以传统的线下面授为主。老年人更偏向于讲座类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和网络、电视等互动学习等方式[7]。另外,考虑到老人隔代抚养时间和精力有限,以线上信息化教学为辅。

(四)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

老人隔代抚养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祖辈需与父辈和孙辈形成良好的互动。家庭教育指导是社区和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8]。

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提供家庭成员满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即针对性,集中的家庭教育指导面向群体,具有一般的共性特征,而老人倾向于选择一对一的指导,希望针对家庭特殊需求与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有效地解决隔代抚养的问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另外,社区需更多考虑老人的身体健康因素,提供“家门口”服务,争取更多老人参加隔代抚养培训。

(五)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政府应健全社区老人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政策,加大对抚养留守儿童的农村老人的关爱力度,为社区持续投入资金,保证社区隔代抚养培训有序运行。政府应支持和引导社区组织、社会各界共同赞助支持社区隔代抚养培训。

政府应重视对社区老人隔代抚养培训的质量监控,审核社区教育活动计划,注重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需求的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和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之,老人隔代抚养培训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政府注重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以社区教育为主体,以积极老龄化理念确立明确的隔代抚养培训目标,针对老人的生活特点和需求设计实用且丰富的课程内容,提供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形成有社区特色的稳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的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隔代育儿社区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3D打印社区
偷偷摸摸育儿
英语文摘(2020年12期)2020-02-06 08:55:38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1:10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0
育儿神器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