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理论的实验-理论-案例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

2022-09-08 06:23孙银辉王理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案例理论教学模式

孙银辉 谭 超 王 玥 李 栎 王理槐

(1.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湖南 长沙 410000)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改革重在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有差异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最终找到一种合理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来的具有原创意义、本土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 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在时间上分为3个过程, 讲授 (Presentation)、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 和讨论 (Discussion), 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1]。其显著特点是在强化学生个性化吸收基础上, 采用“隔堂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自觉接受和内化。该模式自创建以来便备受教育界的重视,经过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验开展,其培养动机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肯定[2-4]。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课程改革。

1 基于对分课堂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前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研究的对象是疾病,注重讨论疾病的发生机制。鉴于该学科部分内容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也由此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由此本教研室依据对分课堂理论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教学实际设计“实验-理论-案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课堂划分为3部分:(1)利用本校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以实验为依托课堂上教师精讲知识框架重难点;(2)利用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导入授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3)下一次课对于理论知识、实验、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及总结。整个教学设计主线为理论课前实验作为先导让学生对疾病抽象认识,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发现问题与解答问题,最终实现教材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1.1 研究内容 (1)研究资料:选取2018年—2020年授课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实验组:“实验-理论-案例”教学。2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教学方法:对照组: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实施传统多媒体结合讲授教学。实验组:实施对分课堂为基础的“实验-理论-案例”教学。(3)观察指标:学生综合成绩(10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10%)+实验课成绩(10%)+分组讨论评价(20%)]+期末考试成绩(60%);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应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包括学生对课程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力、文献检索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区间为1~4,1为非常不满意,4为非常满意。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2 研究结果 从考试结果中可以看到实施对分课堂+“实验-理论-案例”模式教学后实验组平均成绩、及格率、最高成绩、最低成绩较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其中单纯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优秀、良好比例大大提高,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见图1)。同时学生的对课程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力、文献检索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见表1)。

图1 随机抽取2组学生成绩分析结果

表1 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程度的对比 分)

2 对分课堂+实验-理论-案例模式教学反思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感触深刻的是教一门课程不难,难的是教好这门课程。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教好这门课教师在讲授的理论机制的过程中需与临床案例结合,才能让学生领会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思路的理论思想。既往所探索的单纯的案例式或参与式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疾病的发生机制与临床应用的联系。

2.1 教学模式的灵动性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对分课堂的“实验-理论-案例”教学模式是从临床案例、实验、课堂3个方面着手创建,规避了单一乏味的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这种模式使学生既学会疾病发生理论机制,又通过实践体会疾病发生后在这样的机制下的临床表现,最后通过临床案例应用掌握诊疗思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对临床疾病的诊疗思路得到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抓住课程内容的精要部分,并为学生留取充裕的自主探究空间。在教学内容上,既往的课堂内容中一节课必须完成某个知识点的传授,学生课后消化多少是多少,但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不在多而在精,教师抓住中心思想精讲,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收集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上为使学生能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掌握知识,在对分课堂的模式下采用基于问题、任务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好的教学模式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分课堂教学评价从学习成绩,学生满意度及同行评教3个层面着手,评价结果充体现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本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学生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及团结协作意识明显提高,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现代医学教学需要。

2.2 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与其对老师的态度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但在教学实施的不同环节中承担不同的角色[5]。在理论教学中教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再精简讲解的引导者和调控者,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是辅助实验的激励者和参与者,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充当倾听者和总结者的角色。整个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环环紧扣在一起,教师的多重角色是对师生关系的极大助益,更体现“实验-理论-案例”模式对教师知识的广博与深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高要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一改主角光环,在课堂上和学生结成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感情纽带,激励学生探索真知、追求真理的强烈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尊重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的渴望,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益。

2.3 学生的主角意识 21世纪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既往灌输式的教学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虽然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医生素质的高要求。作为未来的医生,在走上医学的道路之初就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对一个疾病的学习,不是等待老师告诉你应该怎样学,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而在对分课堂的教学中,在案例讨论实验课上都是以学生为主角的,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师生角色因教学环节时而转换。从教学反馈的调查及平时同学生的交流来看,学生所希望的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具有互动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人都有爱与尊重的需要[6]。在学习中也一样,他们不喜欢教师们不断地问问题,却无学生回应的场景。年轻的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爱与尊重的需要更加强烈。而在这种互换式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平等需要得到实现,自信心得到满足,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对分课堂的“实验-理论-案例”教学,本教研室在病理生理教学中虽取得一些成效,但实施这一教学教师承担的任务比较重,担任的角色也就比较多了,相应的学生角色也在不断变换。面对这繁琐的教学过程,学生会不会被一遍遍的分组搞得晕头转向,许多教师不得其解,甚至怀疑其课程理念的适用性。但实际上通过借助于现代网课班管理软件,教师在组织、调动、管理、分析上都无需耗费很多精力。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只要精心规划好每一个章节的教学环节,及时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随时调控活动的进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经过几年应用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对分课堂”是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体现出的积极,是让教师都觉得惊奇的,并且他们对知识的拓展会从另一个方面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

3 总结

从教学效果来看,基于对分课堂的“实验-理论-案例”教学是一种契合病理生理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教学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上好一门课就像拍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慢慢品味和琢磨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真正促使学生走向主动学习,不仅使学生做到学习理解和记忆现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经过2年研究,其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网络数字化课堂的出现,如何与新兴的资源结合,需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

猜你喜欢
案例理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