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的发生特点与有效防治策略

2022-09-08 04:28舒德平
农家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太湖县叶鞘二化螟

二化螟别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白穗虫等,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食性较杂,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粟、蚕豆、油菜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国外分布在埃及、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国内分布很广,向北可到黑龙江克山,向南可到海南。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太湖县的田间系统调查,摸清了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对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为今后高效防控二化螟提供参考。

一、二化螟发生特点

笔者根据田间调查,发现今年太湖县二化螟的发生有以下特点。

4月21日剥查,冬闲田、油菜田、花草留种田3种类型田二化螟加权平均亩残留虫量为7317.3头,较前3年均值增加50.7%。

截至5月16日,小池、徐桥、新仓智能测报灯下二化螟累计诱蛾量分别为361、159、44头;据剥查推算,二化螟发蛾高峰在5月16—18日,卵孵高峰在5月28—30日,较常年推迟约3天。

5月16日系统调查,二化螟平均亩卵量为72.3块,累计平均亩卵量为87.1头,较前三年同期增加9.4%。由于越冬代发蛾期长,田间卵量将继续上升。

据安徽省气象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安徽省长江以北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条件有利于一代螟虫的发生。同时,太湖县早稻和再生稻种植呈区块状分布,生育期正值分蘖期,有利于螟虫集中为害。

二、二化螟的识别

体长11~13毫米,翅展22~35毫米。雌蛾前翅近长方形,灰黄,散生褐色鳞粉,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体稍小,翅色较深,中央有3个紫黑色斑,斜行排列。后翅为白色,呈三角形;腹部末端无茸毛。

呈扁椭圆形,长约12毫米,宽约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褐色,近孵化时为紫黑色。卵块多为长带状,卵粒呈鱼鳞状排列,上盖透明胶质物,无茸毛覆盖。

老 熟 时 体 长20~30毫米。淡褐色。体背自中胸至第九腹节有暗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的两条通过气门,腹足趾钩双序全环或缺环,由内向外渐短渐稀。

蛹长10~16毫米,淡褐色,呈圆筒状,蛹额中央钝圆形突出。第十腹节末端近方形,后缘有6个角状突起,其中2个或4个突起上各生1条细小刚毛。

三、二化螟发生规律

二化螟每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在我国1年发生1~5代,由北向南发生代数逐渐增加,除纬度以外,海拔高度也影响发生代数。太湖县每年发生2~4代,均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玉米等根茬或茎秆中越冬。二化螟抗寒力很强,且耐旱、耐淹。影响二化螟大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春季温度、湿度正常,幼虫死亡率则较低,一般仅10%左右,发生期提早,数量多,为害重;春季低温多湿,则延迟其发生期。夏季高温(30℃以上)干旱天气对二化螟幼虫发育不利。在35℃以上羽化的蛾多成畸形,幼虫死于卵壳内;稻田水温继续几天35℃以上,幼虫死亡率可达80%~90%。因此,二化螟发生严重地区,主要是温度较低的丘陵山区。

①双季连作稻区:蚁螟盛孵期与有利蚁螟侵入的水稻生育期吻合程度相对比较短暂,二化螟发生较轻。这一类型的稻区,第一代螟为害轻。但第一代发蛾和产卵主要在早稻本田时期,有利其侵入和存活,形成“二代多发型”,早稻白穗严重。晚稻螟为害轻。

②单、双季稻混栽区:田间有利于二化螟侵入的水稻生育期,接连不断,桥梁田多,食物适宜而丰富,二化螟发生较为严重。这个稻区的发生数量逐代增多,形成“三代多发型”。

③纯单季稻区:由于播种、插秧期晚,春耕时间迟,有利越冬幼虫化蛹羽化,且第一代虫源较广泛,第一代发生量多,形成“一代多发型”。

若施氮肥多,植株嫩绿对二化螟有利;酸性土壤比中性、碱性土壤受害重;水稻移栽的早,越冬代成虫在水稻上产卵多,为害重。

。茎粗叶茂的品种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

四、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潜伏于稻株下部,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大多在午夜以前交配,喜在高大、茎粗、叶色浓绿的稻田产卵,产卵在晚8—9时最盛。第一代卵多产于稻秧叶片表面距叶尖约3~6厘米处,但也能产卵在稻叶背面。第二代多产于叶鞘离地面约3厘米附近。第三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每雌平均产卵5~6块,每一卵块有卵40~80粒,共200~700粒。

幼虫6~7龄,幼虫期30~45天。蚁螟孵化后,首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蛀食叶鞘内部组织,一个叶鞘内有虫少则几头,多则百余头,被害叶鞘呈水渍状枯黄,形成枯鞘,这是早期为害的重要标志。2龄以后幼虫开始蛀入稻株内部食害,在分蘖时期,咬断稻心,造成枯心苗;孕穗期为害造成死孕穗;抽穗期为害造成白穗;乳熟期至成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虫伤株的外表与健穗虽无甚差别,但会造成大量瘪谷,影响产量。

蛹 期 为7~14天。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化蛹前在寄主组织内壁咬一格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膜,羽化时破膜而出。化蛹部位跟稻田水位有关,积水深化蛹位置高,积水浅的化蛹位置低。蛹期灌水淹浸,会引起蛹大量死亡。

五、为害症状

二化螟蚁螟孵化后首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蛀食叶鞘内部组织,1个叶鞘内有虫几头到百余头,被害叶鞘成水渍状枯黄,幼虫2龄以后才咬断稻心造成枯心苗。二化螟幼虫侵蛀水稻的能力要比三化螟强,从秧苗期到水稻乳熟期均可侵蛀为害;幼虫蛀孔外虫粪较少且干,茎内虫粪多,黄色。

六、防治策略

。主治二化螟,兼治大螟、稻蓟马、灰飞虱。

二化螟亩卵量100块或枯鞘丛率8%~10%、枯鞘株率3%。

。5月28日至31日,普治早稻、再生稻大田及单季稻秧田,重发田7天后再补治1次;6月6日至10日,防治早插单季稻及4叶期的直播田。

防治螟虫,亩用35%氯虫苯甲酰胺(优福宽)4~6克,或10%四氯虫酰胺2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毫升;绿色防控区选用苏云金杆菌(Bt.)、核多角体病毒(NPV)等生物农药。兼治稻蓟马和灰飞虱,可加25%吡蚜酮20克或50%吡虫啉10克。

。根据防治对象选用上列防治药剂,按推荐剂量兑水45升(植保无人机亩药液量1~2升)细密均匀喷雾,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7天。绿色防控区实行翻耕灌水灭蛹、种植香根草等农业措施,通过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等措施控制危害。

①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浅水层。

②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③稻虾、稻蟹等种养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虾、蟹造成药害。

④注意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严禁乱丢乱弃。

猜你喜欢
太湖县叶鞘二化螟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水稻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浅谈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太湖县森林采伐管理综述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太湖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探讨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好一棵狗尾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