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_徐长杰 雷蕾
今年上半年,新野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值54.8 亿元,同比增长18.4%。新野纺织服装产业纱锭规模达200 万锭,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福建等20 多个省市及美国、欧盟、日本等16 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新纺公司建成投产的3 万吨针织面料染整项目,打通了全县纺织服装产业染整瓶颈,形成全产业链格局,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质”的飞跃。
纺织服装产业是新野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县域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新野纺织服装产业坚持“提升纺纱、主攻面料、打通印染、发展终端、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着力克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强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近年来,新野县委、县政府更是坚持以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做优做强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了以上市企业新纺公司为龙头的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
近日,新野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肖星接受了《纺织服装周刊》记者的采访,就新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肖星表示,“十三五”期间,新野县按照“提升纺纱、主攻面料、打通印染、发展终端、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打造了以新纺公司、罗蒙服饰为龙头、62 家企业为群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新野县拥有规上纺织服装企业43 家,纱锭规模达200 万锭,年织布2.2 亿米,年产服装1000 万件,棉纺织规模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20 位,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定为中国棉纺织名城,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2021 年,全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完成产值96 亿元,实现利税2.6 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野已经汇聚了新纺公司、河南罗蒙服饰公司、华星科创公司、鹏升纺织公司、康达纺织公司、好事多服装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
骨干企业上马新项目、大项目,更是带动了新野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如新纺公司建设了总投资额5 亿元的12 万锭智能纺纱生产线、总投资额7.5 亿元的3 万吨高档针织服装面料生产线以及总投资5635 万元的服装面料生产线技改、总投资1.2 亿元的纺纱生产线技改项目;华星科创公司新增25 万锭特种纱、500 台喷气织机项目,已新上6 万锭特种纱和410 台高档喷气织机,6 万锭智能纱项目正在建设;鹏升公司“退城入园”项目已搬迁6.5 万纱锭、新上3 万纱锭、30 台大圆织机及200 万件高档服装生产线;河南罗蒙服饰公司新上了年产300 万件衬衣和20 万件羽绒服生产线;壹莎贝尔公司新上了年产10 万件高档婚纱、礼服生产线;好事多(南阳)服装公司新上年产 600万件牛仔裤 生产线项目;娜瑛服装公司新上了年产600 万套服装生产线项目等,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延伸完善了纺织服装产业链条。
肖星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新野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值54.8 亿元,同比增长18.4%。新野纺织服装产业纱锭规模达200 万锭,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福建等20 多个省市及美国、欧盟、日本等16 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新纺公司建成投产的3 万吨针织面料染整项目,打通了全县纺织服装产业染整瓶颈,形成全产业链格局,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质”的飞跃。
当然,新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个性和共性问题。如核心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县内企业的产品多为棉纱、坯布和初级服装等,产品趋同性强,品种相对单一。就整个产业链而言,产业链上游的纺纱、织布等占比较大,产业链下游的服装类企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较低,极易受到国内行业形势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纺织服装产业的科研技术支撑平台和人才、资本等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层次整体较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与此同时,新野也受行业普遍问题的困扰。企业用工短缺、员工老龄化问题突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存在。二季度以来,国内纺织市场下游消费持续不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为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多数企业基本按单限量生产。
为破解这些难题,新野纺织服装产业对下一步发展厘清思路:
纺纱方面,将大力提升传统棉纺业水平,稳定提升纯棉纱线产品质量,开发棉、化纤以及多种成分混纺的功能性纱线,提高常规纤维优质化和系列化程度。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支持企业采用清梳联合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
面料方面,提高面料档次,丰富面料品种,提升纯棉、涤棉混纺、涤棉交织等梭织面料产品质量,积极引进丝光面料、印花针织面料等中高档针织面料项目,重点发展高支高密的平纹类、斜纹类、小提花类、弹力类等产品,加快生产特宽幅高档印染面料。努力开发非织造布、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加快新纺公司新上医用卫生非织造布生产线,引导华星科创加强对家用纺织品的研究。大力推广使用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推进分质用水、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纺织废弃物高值化回用等节能减排降污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印染方面,依托新纺公司发展高水平、规模化针织面料染整,推广涂料染色、数码印花、转移印花等工艺技术,开发散纤维染色、纱线染色等产品,加强生态纺织品的前处理技术、无害染色和印花技术、后整理技术、高档面料的功能性整理技术。积极发挥新纺公司染整印染项目产业链带动力,以中间关键环节带动集聚上下游,大力引进家居服饰、面料服装、床上用品等项目;
服装方面,放大“中国棉纺织名城”品牌效应,突出“以市场带制造,以设计提品质,以引进扩品种”,做大西装、婚纱礼服规模,积极拓展童装、运动服装等领域,鼓励企业与服装设计机构合作加快新品迭代,引导企业依托电商平台发展定制服装。
首先是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建立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情况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组织企业用工招聘会,加强劳务对接,全力做好纺织服装产业用工保障。
其次是坚持先筑巢、再引凤,加快“标准地”出让改革,加快推进30 万平标准化厂房三期项目建设,真正实现“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
“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企业服务日”和“畅聊早餐会”制度,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包联干部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做好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指导企业制定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推动企业稳产增产。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督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隔离、检测、消毒消杀等措施,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控,严防疫情输入。
与此同时,新野县还将强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深入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活动,在企业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导支持企业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推动产业链完善和价值链提升,进一步打响“中国棉纺织名城”金字招牌。
如今,新野县进一步健全了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制工作机制,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深入梳理整个产业链发展现状,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先后引进罗蒙服饰、好事多牛仔服装、汉帛羊毛纱、壹莎贝尔婚纱、佰信服饰等一批服装生产项目,补齐产业链中的服装加工短板,加快了由纺织大县向纺织服装大县的转变。
骨干企业上马新项目、大项目,更是带动了新野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如今,“十四五”已快过半,新野纺织距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目标也越来越近,肖星表示,“十四五”时期,新野纺织将循序渐进走过三个时期:
随着“两轮两翼”战略的深入实施,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推进,光电电子信息、玩具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肉牛、蔬菜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将得到有效提升,以农村电商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具有新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新野品牌、生态、人文等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优势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交通条件改善,其价值将得到充分显现,更多的市场主体将把新野作为战略性布局的重要选择,潜在的优势将真正变成现实的发展优势。
郑渝高铁全线建成通车,新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区位条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有利于新野加快融入大郑州都市区、南阳大城市建设,深度接轨成渝经济圈,吸引更多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流入,有利于提升在区域经济竞争合作中的地位。
《新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全县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坚持高端提升和低端优化并重,聚焦“三主三高”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产业价值链不断优化和产品层次提升,大力发展“新野智造”、“新野精造”、“新野新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野制造业实现新跨越。着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坚持按照“拓展纺纱、提档面料、提升服装、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突出纺纱、面料、印染及服装4 个重点建设领域,大力引进实施功能性纱线、面料、家纺、服装等产业链项目,以新纺公司、罗蒙服饰、华星科创为龙头,加大技术改造、装备提升、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力度,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全面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加快实现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发展,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
未来,新野将继续深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骨干企业从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构筑水平分工、垂直整合、协同创新的链式发展格局,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力争到2025 年,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200 亿元规模,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现代轻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