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海林
长白山余脉,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年均温度适宜,使辽宁成为多种中药材的道地产地。以林下参、鹿茸、蛤蟆油、关龙胆、辽细辛、辽五味组成的“辽药六宝”,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辽宁的中药产业却一直处于总体规模不大、产业优势不强的状态之中,这与药材种植方式粗放、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密切相关,而且“辽字号”道地药材的品牌价值也有待深入挖掘。
沈阳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团团长周如军教授(左二)帮助药农查找病虫害
事实上,在辽宁中药材产业补短板之路上,一直活跃着一支以沈阳农业大学中药材科技特派团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队伍。他们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即投身东北药用植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控研究工作,为辽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周如军教授作为第三代中药材技术服务领头人,带领团队系统开展了威灵仙、苍术、白鲜、白薇等东北新兴特色药用植物重要病害病原学研究,并长年累月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成为药农增产增收的守护人。
7 月6 日,雨后初晴,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镇东村,71 岁的刘宗仁早早等在道边,焦急写在他的脸上。原来,他种的几亩百合出现大面积枯叶。
上午10 时许,从沈阳赶来的周如军顾不得休息,直接走进刘宗仁的地里,仔细查看叶片后,又用随身携带的铁铲刨出枯萎的根茎。很快,他就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是选地太低洼,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应该选择透水性好的沙壤地,栽种前应做高床;二是栽种过密,透风性不好,已经发生了灰霉病大规模传播,需要天晴时及时打药治疗,打药速度要慢,药要打透。”
科技助农,打开局面并不如常人想象中那般容易。
“开始在村里办技术培训班时,来的人稀稀拉拉,很多人怀疑我们是靠培训卖货,要说心里不难过,那是假的。”同行的副研究员姚远说。从那时起,特派团内就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培训会绝不提任何商业信息。相反,他们还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药农销售产品。
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被称为“龙胆之乡”,椽子沟村的徐恩国是当地有名的中药种植大户,基地种植面积达1300 亩。他的父亲徐等一,更是因将野生龙胆草归圃种植,带领乡亲种药致富而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东北药王”。
“认识周教授的时候,他还是傅俊范老师的研究生,当时我们家的药材也只有几十亩。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从来都是先上地里,只看有问题的苗,采集的病叶第一时间送进实验室进行分析,从来不拖拉。”说起与这对师生的交集,徐恩国满是感慨。
去年的一天,正在家休息的徐恩国接到周如军打来的电话,提醒他在一片白鲜皮地里的药材苗出现个别枯死的现象,应该是根部遭了虫害。“我到地里挖开来看,的确有虫子,按照周教授给出的治疗方案,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徐恩国说。
在一次次下乡培训、指导生产过程中,特派团的工作方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周如军说:“和种植户打交道,科技术语不适用,要用他们听得懂的土话,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田里就着问题现场说,这样接受效果比较好。”
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特派团最大的担忧是药农“用农业生产的思维搞药材生产”。
“你这是升麻锈病,病菌在叶子背面,要调好喷头朝上打”“百合绝对不要和玉米套种,影响通风”“这五味子不挂果,要齐地皮平茬,等发新枝”“植株过密,茎细立地不牢”……周如军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解难题。
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孤山子村,药农钟爱国种植的第一茬5 亩龙胆草挣了5 万多元,第二茬却“不灵了”。特派团到地里一看,直接指出问题在于“化肥施重了”。经细问,原本每亩施肥40 斤足够的地,愣是被钟爱国施了上百斤肥。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2017年,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关口村种植了80 亩桔梗,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两年下来亩产量仅有不到1500 斤,又赶上当年桔梗价格跌入低谷,总账算下来亏损很大。了解情况后,周如军带着相关专家一起来到村里,详细查看栽培记录和桔梗的长势,经过多轮研讨,最后“会诊”出主要有3 个问题:一是选地土壤土层太薄,不利于根系下行;二是浅层浇水导致毛须过多,根形不正;三是立枯病没有得到及时防治,缺苗断垄。
后来,周如军等人为村里重新选地、在生长季监察病害发生、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3 年辛勤耕耘后,桔梗的亩产量一下子提高到了2800 多斤。药农看着一车车桔梗说:“没有技术真不行!”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专门印发实施意见,明确要把辽宁打造成为中医药强省。这些年,周如军及其团队走遍了省内种植药材的地方,传授技术、协助创建示范基地、培养新型农民,努力践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守望初心勇担当,奋楫笃行绽芳华。深耕产学研,科技特派团正引领辽宁中药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