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宁
影片《神探大战》讲的是警匪对决的故事,前后串起来十余起重案。表面上情节的发展靠密集激烈的打斗、枪战推进,背后又似乎弥散着深刻的人性反思和哲学意味。
以“神探”为名的某犯罪团伙,其成员来自一系列杀人案的被害人后代。由于凶手逍遥法外,他们为了复仇,不遗余力追查真凶,然后用动私刑,以受害者同样的受害方式杀死对方。高级女警官黄欣、“女神探”陈怡等人是为正义与法律代言的香港警察;以方礼信为代表的“黑警”,则是隐藏在警察队伍中暗地里策划、组织、参与一系列犯罪活动的真凶。
片中,故事的主人公李俊,曾经是警队传奇,绰号“神探”,后来由于身体和精神原因离开警队。李俊始终痴迷于探案缉凶,故事最后也的确是他令真相大白于天下。
执法与动用私刑,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伦理学和法学上关涉血亲复仇、民间正义、自然法哲学等一系列问题。单就这部电影简单说来,从实际效果看,真正的杀人者最终被杀死,血债血偿,似乎是匡扶正义的行为。在法治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复仇文化盛行,甚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里,这些都是被民间称道的孝义行为。但是现代文明与法治社会显然不能允许这样的复仇方式存在,道理很简单,除了司法机关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认定他人有罪甚至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每个人都将是不安全的。
剧中,李俊离开警队后依然痴迷探案,由于他经常出现幻觉,被人看作精神病人、疯子、癫佬。他有时表现出心理学上的多重人格障碍,在分析案情时常常能够和犯罪嫌疑人、案件当事人“对话”,借他们的口讲出真相。在别人看来,那都是他的幻觉。然而这种幻觉不是凭空产生的,与其说是幻觉不如说是直觉,是一种职业性敏感,是一种出于丰富经验的判断。只不过,他不能理性地、完美地把分析的过程讲出来,而是不自觉地用神神道道的方式演出来。
福柯认为,人的肉体与灵魂相互作用产生了激情,激情反作用于肉体和灵魂导致疯癫,疯癫最终成为一种神经和肌肉运动,于是出现狂躁、谵妄、幻想等症状。从这一视角,我们就不难理解“癫佬神探”李俊的种种怪异和反常言行。长期与黑恶势力较量、与深渊对视,使他肉体与精神都超负荷运转,最终出现疯癫症状。但是,丰富的探案经历与破案经验,又令他依然能够凭借惯性思维、肌肉记忆表现出“神探”的素养与气质。所以,当他每次切中案件要害,当他每次以手代枪示意“射击”时,在观众看来就显得特别神武。正因为这样,在紧要关头他不容置疑地发号施令,警员们想都不想就选择听从他的指挥。
影片中李俊曾经对女儿说过这样一句话:“与恶魔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也会变成恶魔。”正如尼采(德国哲学家)所说:“当你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认为,现代社会的所谓善与恶是人类的自制概念,善恶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善,一定会制造恶,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伪善。所以影片里出现了这样的台词,“自以为对就是错,自以为正义就是邪恶。大邪若正,大恶若善,最邪恶的魔鬼最喜欢扮作天使”。
人们常说疯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李俊有时是疯子,有时是天才,但他终究还是个凡人。女儿的死让他找回自我,影片最后一幕他以刑侦顾问的身份回到警队,此时所讲的一番话就证明他的神志基本恢复正常了:“你们不是废柴,我也不是神探。我们都不是神探,世界上没有神,只有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