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丁
绿树环抱的“上海之鱼”。摄影/ 石浩南
中国的两幅古画,凝结了老百姓希冀和向往。
一是《富春山居图》之诗意,一是《清明上河图》之富足。
斗转星移,今时奉贤新城,正朝着这两者的叠加与融合发力。
我数次驱车沿着虹梅南路越江隧道由北往南飞驰,一杯咖啡未喝完,便从摩肩接踵的中心城抵达了海风习习的滨海奉贤。地处南上海门户的奉贤新城,有着一股柔柔的“江南韵”。大城市成熟的商业、文教、医院等配套,它有;大城市罕见的茂密森林、清澈湖泊、悠然乡野,它也有。漫游其间,犹如阅读一部江南发展史。我感受到,它的历史脉络、文化演进、生态环境,分明有别于环太湖流域的江南水乡桥都。它是独一无二的,有四千多年良渚文明发源地遗址之一,也有江海古文化遗迹;其文化血管里奔腾着两千年前孔门弟子言偃讲学布道的“贤文化”基因,还有赓续千百年、崇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精神和诗意……
当前,奉贤正坚持把文化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神韵魅力所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大力弘扬“贤美文化”,凝心聚力,奋力谱写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奉贤美、奉贤强”的崭新篇章。
若问奉贤有多好,我道“遇见新江南”。
如果高空俯瞰,占地720平方公里的奉贤地图上,绿色与水域最为醒目。
地处“南上海中心”的奉贤,古老又现代。相比上海其他几个“新城”,奉贤新城以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水绿交融的生态竞争力,独树一帜。它获评“2021年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目前还在上海努力创建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并向着国家森林城市戮力攀登。
贝聿铭说: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自从上海提出打造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在“十四五”时期建设“五个新城”,以往市域“中心城+郊区”的二元空间模式被打破,传统观念里的五个郊区朝着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发展。“一区”蝶变成“一城”,发展空间更显开阔。这的确属“大手笔”。
走过千年历史烟尘的奉贤,如何抓住机遇,谱写“城市发展史”?
据了解,在贯彻落实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奉贤践行新发展理念,怀着“归零”意识再出发,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奉贤区委书记李政将之概括为:做好“新片区、新城市、新经济、新农村”“四新”大文章。他们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致力于国际大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对标“最高最好”,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走出“奉贤美”“奉贤强”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奉贤努力发掘和彰显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从最初设定“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城市意象,到去年进一步提出“塑造新江南文化,打造城市软实力品牌”,奉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越来越聚焦,也越来越鲜明。他们以“新江南”作为底色与特质,积极谋划并有力推动城市文化的型塑与神塑,使得“一城”发展的集中度、显示度、感受度不断凸显,“新江南特色、新江南标识、新江南内涵”渐行渐明。
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上,奉贤“一城”鲜明地提出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此可谓“棋高一着”。城市的魅力和灵魂在于文化。没有文化特质,城市的发展将受困于水泥森林。故而,奉贤吹响“新江南”文化的号角,将“文化”融入奉贤新城建设之中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中,以文塑城,以文立城,以文强城,以文润城,以“奉贤样本”的探索和实践,诠释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江南文化意蕴。
说起“江南”,一句“点滴滋味千年长”便浮现脑海。
是啊,烟雨迷蒙、翠柳依依的江南意象,气韵灵动,诗情画意。这是广袤长三角的底色,也是魔都上海的根脈。从远古绵延而来的江南文化,通过吸收西方近代文明,并引进马克思主义,使得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在国际大都市交汇交融,炼成了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回望这个过程,奉贤独有的贤美文化,也是江南文化演化和发展的结果。
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内,广袤无垠的荷花池。摄影/石浩南
漫步青溪老街,令人流连忘返。摄影/石浩南
岁月悠悠的奉贤发展史上,叠印着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历史身影。
奉贤文化的源头,为“吴越文化”。也有一种说法,叫“吴头越角”。追根溯源,在新石器时代,奉贤的先民活动踪迹跟“越文化”的联系,后来随着“太伯奔吴”,太湖流域的土著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吴文化”。奉贤成为“越文化”“吴文化”汇融之地。孔子在南方唯一弟子叫言偃,他返回故里传道讲学,在《言氏家谱》有这样的记载:故吴逸民,闻风向学,从之游者以千计”,“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清朝同治年间,《奉贤志》也有关于时年63岁的言偃不顾年迈来青溪传学的记载。由此,奉贤青溪尚文之风大振,“凡有子弟者,无不令其读书”,青溪遂成“海滨文墨之区”。
奉贤崇文兴教,得益于言偃传播儒家文化,“其功不在太伯下”。
当荆楚灭越,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乃至“楚文化”也注入了奉贤在内的江南文化。但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此意味着,只有在经历了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三次波澜,引发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后,隨着南北文化思想交流碰撞,江南才告别野性、拙朴,逐渐形成了“江南文化”。今天的奉贤,从江海古文化遗址到柘林古文化遗址,那一带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遗物,令我们睹物思祖。通过它们,可以与四五千年前“江南文化”作时空连线和对话。
无独有偶,在奉贤柘林镇,祖先修建海塘的历史,也可以追溯至隋唐。
我们在柘林镇奉柘公路旁,看见一条石海塘平行于海岸线,宽约二三米,长约4.5公里,当地人称其“小长城”。遥遥望去,其一直延伸至道路的尽头。这里的石海塘始建于雍正年间,但海塘存在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奉贤博物馆海塘文化展厅,展陈了奉贤千年海塘的丰富文献和历史变迁。它自兴筑以来,“屹若金汤”,有“四十里金城”“海国长城”之誉。据记载,奉贤海塘不仅用于防潮抗浪,在抵御倭寇中也肩负特殊使命。明朝时期奉贤祖先始用结实的石材,清朝时期又在条石间用铁笋铁销连结,并在每段石塘上刻有碑记,内容包括工匠、官员、施工负责人等姓名。如此“责任到人”,折射了先贤们一丝不苟、敢担责任的贤文化和贤精神,这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奉贤东部,有一条约700多岁的古镇老街,古籍记载里叫“青墩”“墩明”“青林”。透过那里的古城墙和道路“骨架”,依稀能领略昔日的繁华。伫立在奉城老街上的万佛阁,在600多年前的元末就存在了。据传,元末有个富家女,为追求独立和自由,毅然逃避包办婚姻,削发为尼。其父母得知后十分懊悔,不惜耗费修建这座尼众庵堂,命其名为万佛阁。这样的点滴“贤文化”,于百年老树、老房、老街等有形的遗迹以及无形的光阴里都能体悟。
“青溪老街”,也是绕不开的必游之地。这里成陆距今约1400多年。我们傍晚去踏访,不禁惊叹:奉贤竟有这么美的地方!夕阳下的青溪河畔,连绵的古建筑错落有致,映入水面。一座座古石桥形态各异,古意盎然。吊脚楼临水而立,望海楼气度非凡,一步一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正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此外,东海观音寺、洪福寺、二严寺、佛阁月城等,也都充满人文气息。
散发历史况味的古刹秘境,院落宅邸,小径深巷,与附近一带特色小吃、书吧、咖啡馆、文创店等,都在默默地叙说掩藏在时光褶皱里的“贤文化”和“贤传说”。
奉贤,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今日奉贤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呈现现代与传统握手、时尚与古朴对话、技术与艺术相融的美妙景象,营造出“新江南文化”氛围。
奉贤,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时代进发,还有多少令人期盼?
奉贤区委提出,要将新城发展成为“新江南城乡空间策源地、新江南生活生产弄潮地、新江南生态肌理重塑地、新江南精品力作打卡地,新江南文化创新魅力区”。
九九归一,奉贤把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通过生态建设,串起了今日奉贤“新江南水乡”的景致。诚然,美好生态就是金山银山,奉贤此举正是扬己所长。奉贤正全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全区绿化覆盖率35.1%,人均绿地面积20.3平方米,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3%,这是都市里的人们羡慕不已的“奢侈呼吸”。奉贤区委书记李政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努力打造更生态、更美丽的奉贤。”而今日奉贤,生态喜人,到处“草长莺飞”“水美鱼肥”。
国际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样板”。摄影/ 石浩南
左图:承载新江南文化的奉贤博物馆。摄影/石浩南
奉贤的不少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卫生镇、全国智慧养老示范镇等等。这些传统城乡形貌上被精心勾画和建设了无数个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叠加,他们让飞鸟代言,让锦鲤说话,让秋虫歌唱,并且还原了桃花十里、木槿花开、荷香满园、蛙声一片的乡愁记忆,生态、美学、文化“三重价值”因此而和谐共生。
跃于广袤绿海的“上海之鱼”,可谓是奉贤在功能建设和地标建筑的完美结合。它完全被树林环抱,实现了占地2.53平方公里的绿树全覆盖。那里的年丰公园、雕塑公园、泡泡公园、青年艺术公园等等,一座连着一座。去“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看演出或画展,犹如穿行于茂密的绿洲。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西北侧,在建一座集“颜值”“内涵”于一体的言子书院,这又一个“诗意地”,是对两千年前孔门弟子言偃来奉讲学布道的传承。该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创设计,通过构架水庭、绿囿、文院、贤厅等空间,集博物展览、教学书院、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而在浦南运河之畔,原奉贤污水厂也将蝶变,化为“一川烟雨”的节点“未见里”。
临水而建的奉贤区城市博物馆,也是新江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那里的建筑置身于碧水绿林间,远看犹如“一幅画”:古色古香,浓淡相宜,诗意婉约。
奉贤就是如此,充满沉浸式的新江南文化体验:一方面处处可见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景致;一方面又清晰地感受到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的风气,“古镇复兴、乡村振兴、园区更新、环境整治”,带来了具有新江南特色,集水岸经济、水岸文化、水上交通于一体的滨水空间,此可谓“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新江南风光这边独好。
上海又一新地标: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摄影/石浩南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基础,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跃升。奉贤文化与经济实现良性互动,最典型莫过于全力打响的“东方美谷”品牌。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奉贤的美丽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200余家知名企业,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使得上海不断迈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地。他们还借势特斯拉正撬动“未来空间”。此外,奉贤拥有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域内水路交通、高速公路、浦江大桥、越江隧道、快速公交线等四通八达;还有,被誉为上海最大“绿肺”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千姿百态的绿地、林荫道、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星罗棋布。这些领域,新江南文化的“身影”也无处不在。
从数据看,奉贤区经济实力在过去的五年里不断攀升,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实现翻番,总量跃居全市第八位;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债务率由201.8%下降至60.9%;“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达287亿元,集聚了全市1/3以上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市场销售额占比超40%,成为上海规模最大、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产业集聚地之一;各类市场主体达54万家,占全市的1/6;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6家,累计达296家;三家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有资产总额达1786亿元;收储各类土地1.2万余亩,集约利用土地获通报表扬。而奉贤区的“消费拉动”也表现不俗。在去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奉贤区组织了一支由近1000家企业组成的采购交易团,采购金额大幅攀升,采购量已从第一届进博会的1.2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5亿多美元,采购门类涵盖了医疗器械、日化用品、纺织品、农产品等。由此管窥,奉贤高质量发展不断超越,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在新时代创造了新奇迹,延续并丰富了“江南自古繁华地”的美好意象。
城市发展,关键要落在辖内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上。
要让企业有干劲,有奔头;也要让老百姓有盼头,日子越过越甜。
上海加快推进“五个新城”建设伊始,就推出一系列民生重大工程。其中,位于奉贤新城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建设引人注目,也富有深意。
奉贤是上海连接长三角腹地的桥头堡。作为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所布局的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是上海空间发展的重要锚点。目前,奉贤新城常住人口为55.23万人,规划在2035年将跃升至百万人口,平均每年至少新增4万人。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医疗、教育、保障房、交通、生态环境等都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要求,《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以公共服务和文化赋能增强特色,以交通赋能深化联动,以产业赋能集聚人口,以空间赋能提高品质,以城市治理赋能推动转型,强化奉贤新城特色培育和独立功能。
东方美谷,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产业集聚地之一。摄影/石浩南
按照“四城一都”发展目标,奉贤新城将构建“绿核引领、双轴带动、十字水街、通江达海”的总体新格局。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是建设充实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资源。
前不久,国妇婴奉贤院区基本竣工,预计不久将投入开业运行,这是奉贤新城里第一座三甲医院。届时,奉贤院区与徐汇院区将实行同质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开放床位500张,这一项目受到周边市民欢迎,他们渴望妇女儿童在家门口能得到高质量诊疗服务。据悉,新华医院奉贤分院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复旦儿科奉贤院区也已完成立项批复。这意味着,地处“南上海中心”的奉贤新城,将以三家妇儿健康“顶流”品牌的三甲医院,筑起长三角妇女儿童医疗高地,在此基础上,未来有望打造亚洲妇儿医学中心,这将是奉贤“一城”独一无二的新高峰。
而奉贤新城的教育,立足于国家、上海、奉贤的发展,创造了“贤文化”特色鲜明的整体育人模式。位于奉贤东南沿海的杭州湾北岸,紧邻碧海金沙旅游景区的奉贤大学城,创建时配套社区约10平方公里,目前集聚了以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等多所高校为核心的“园区”,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天然沃土和发展机遇,也为奉贤新城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奉贤的普教也一样“响当当”,口碑甚好。百年名校奉贤中学、上海中学国际部奉贤校区、格致中学奉贤校区等等在此星罗棋布,都致力于将每个学子培养成“贤人”。这里启动的“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可谓“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引领和带动了整个奉贤教育水平的跃升,涌现了一批诸如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贤师”,有不少教师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人员,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数字之城”,是当地百姓翘首以盼的另一个前景。奉贤新城坚定地提出,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奉贤将这一新经济、新生活项目发展融入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正在着力打造近2平方公里的“数字江海”,投资400亿元,形成奉贤产城融合的未来产业社区样板。
奉贤从“少年”迈入“青春”,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似乎弹指一挥间,十字水街滨水空间贯通开放,田字绿廊实现生态围合;轨交5号线南延伸段、BRT奉浦快线、S4综合立交、金海公路、浦卫公路、望园路森林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城市规划馆、传悦坊、东方美谷论坛酒店、老年大学、第二福利院等一批现代化功能项目相继落成。这是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奉贤现象”。
前不久,奉贤区“三园一总部”“青春里”举行了养老社区建设推进会。那天,五宅“青春里”养老社区正式揭牌。据悉,五宅“青春里”养老社区是继吴房村、浦秀村后,奉贤第三家正式投入运营的“青春里”养老社区。此前,位于庄行镇的存古村“青春里”养老社区已开始试运营,位于金汇镇的新强村“青春里”养老社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奉贤区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新模式,通過流转农民闲置的宅基房屋或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相继试点建设“青春里”养老社区,实现老年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健康养老、快乐养老,这也折射了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硕果”。
从“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意象,到“塑造新江南文化,打造城市软实力品牌”,奉贤新城凝心聚力发展生态,打造“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城市意象,不断发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奉贤精神,由此,尽展新江南美学的“奉贤上河图”,成为广袤长三角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陈伟、杨珺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