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龙(甘肃省白银市博物馆,甘肃 白银 730900)
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马家窑文化彩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璀璨辉煌的时期。其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其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有助于促进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传承与发展。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一支古文化遗存,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且持续时间长达1000年。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广泛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多个地区。
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色彩亮丽、纹饰丰富,而且制作工艺精湛。该彩陶以橙黄色的细泥为底色,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彩绘图案颜色为单一的黑色,装饰纹样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何纹是旋纹,由直线与曲线组成,具有很强的对比效果与韵律感。此外,还有反映动物、植物、人物的自然纹样,这些纹样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出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物的模仿,绘制了多元丰富的彩陶纹饰,推动了彩陶文化的发展。根据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调研分析,其纹饰种类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纹样。这类纹样是基于对各种自然物体的抽象化提炼与总结衍生出的纹样,包括植物纹、人物纹、景物纹和动物形纹,这类纹样兼具装饰与表达情感的作用。第二类是几何纹样。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样,大多数都是几何纹样,且排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所有几何纹样的对象,具有共同的特征与规律;二是构图方式、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艺术、绘画艺术和纹样艺术三个方面。
马家窑文化折带纹双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变体蛙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宽带锯齿纹双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中的造型艺术,具体包括对比法、填充法、综合法、间隔法等多种,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而且具有直观传递情感与表达内涵等功能,散发出灵动、纯真的艺术气息。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瓶、壶、盆等造型,最早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模仿与体验,并且是融入了自身情感后产生艺术共鸣的产物。由此可见,将对生活的真实写实与个体体验相结合,能有效体现艺术的美感。比如将水旋涡、折线纹、鱼纹等应用于彩陶的纹饰,能够体现人们对于水的崇拜。太阳、月亮、山川、河流、草木等纹样的应用,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艺术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人面纹,将圆圈作为人的面部轮廓,然后在圆圈内绘制几何线条描绘人的五官。圆圈象征着太阳,在其中加入五官线条,象征着人们对于太阳的敬畏与崇拜,具有强烈的律动节奏。
第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造型、纹样和色彩等,都经历了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其装饰艺术类型逐渐增多,面积逐渐扩大,手法更加成熟,蕴藏的艺术特征也更加丰富。此外,独特的造型与装饰,还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第三,彩陶造型装饰不仅会根据造型进行调整优化,还会根据纹样图案进行构图调整,从而形象呈现局部与整体、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凸显动静结合、多维视觉的艺术特征。
第四,彩陶上的纹样、色彩等造型装饰,不仅是根据真实物体模仿与提炼出来的,还融入了人们的思考与想象,揭示了人与自然、现实与非现实的关系。不同时空、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事物,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想象特征。例如将鱼纹与花草纹样同时作为彩陶的装饰,超越了符号的表面装饰意义,这种符号还标记着不同的家族关系,具有强烈的形式美艺术。
彩陶的彩绘需要在半干的陶坯上进行,完成后将彩陶放入窑中进行烧制。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造型与装饰、画面构成和色彩艺术方面。
第一,彩陶上的造型与装饰是根据不同的事物模仿绘制的,通过绘画艺术的应用,可以让造型与装饰完美结合,彰显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无论是壶类造型、瓶类造型还是盆类造型,纹样类型都是固定的,只是绘制的部位不同。为了追求彩陶的整体美,古人将不同部位的纹样有效结合,并根据彩陶的造型进行纹样的选择与搭配,以充分表现其艺术特征、情感内涵。通过绘画艺术,可以让毫不相关的纹样相互联系,引发人们的遐想,赋予陶器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气息。尤其是黑色与白色的交汇处、黑色与红色交汇处,通过不同纹样的绘制,可以直观凸显其特点,使造型保持一致。
第二,画面构成需要经过反复的摸索、观察与体验,才能直观呈现艺术形象的美感。比如人物纹样与植物、动物、几何纹样的结合,可以通过抽象方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将内在的情感流露出来,让整个画面更加协调与舒适,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因此,在设计画面时,不仅需要收集多元丰富的素材,还要进行深度加工与合理取舍,并且在艺术创新的角度下,才能将造型、纹样等装饰,更加鲜活地呈现出来。最终的彩陶画面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到不同的信息,体现不同的艺术价值,引发人们的联想,这种画面构成蕴藏着丰富的艺术与文化信息。
第三,色彩艺术。马家窑陶器根据不同的造型、纹样,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描绘,获得的成品更加细腻、真实,具有强烈的对比和厚重的艺术气息。比如,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色彩,以单一的黑色为主,通过轻重对比、长短对比、曲直对比、面积对比等,形成不同的纹样风格,表达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更具有审美艺术功能。随着不断发展,彩陶的色彩逐渐转变为黑红结合,黑色一般用于线条装饰,红色多用于装饰彩陶的腹部、颈肩交界处,黑红搭配使得整个画面欢快明亮、对比鲜明,具有协调、对称的艺术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样丰富,主要有折回纹、贝形纹、菱形纹、旋纹、人形纹和锯齿纹六类。
1.折回纹
折回纹是一种较为突出的纹样,应用比较广泛。该类型的纹样结构是以方折或直角为主,然后通过黑、红色彩的运用,形成多变的折回纹。这种纹样,具有流畅变幻的动感以及简洁粗犷的力量感,可以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贝形纹
贝形纹,是马家窑文化早期的纹样,在马厂时期应用较多。该类型的纹样结构,是以单一的黑色绘制而成,图案为贝壳形状,且在纹样中间用线条将其分开,然后用锯齿形状将贝腹部的花纹表现出来。随着不断创新与发展,颜色由单一的黑色,发展为黑红两色,具有简洁的运动节奏。
3.菱形纹
菱形纹一般绘制在彩陶的上腹部位,结构有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两种。形状有大有小,排列方式也有一定的变化,主要颜色以单一的黑色或黑红两色搭配为主,具有极简的形式美感,融入了制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4.旋纹
旋纹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类型纹样,是基于旋涡纹演变而来的,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与艺术色彩。不同文化时期的旋纹,采用了不同的花纹组合方式,代表不同的情感与价值。如根据自然现象演变而来的纹样,象征着四季交替与轮回的规律;根据花鸟百兽演变而来的纹样,象征着祥和与美好,蕴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人形纹
人形纹延续时间较长,具有装饰性。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人形纹,包括人类形体的抽象提炼、模仿人体动作和圆圈纹的结合和人形纹与植物纹样组合三种。其中,抽象提炼人形纹样,可以通过大致轮廓看到人物的具体形象与动作。人形纹不仅反映了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而且神态十分逼真。此外,人们还将生产生活中总结的经验,进行艺术加工再现,形成了完整性与情节性兼具的艺术特征。模仿人体动作和圆圈纹的结合类型,就比较抽象,使用圆圈代替人体的五官,肢体用宽带纹进行描绘,虽然未能将人体的具体神态、动作描绘出来,但是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融入了人们的大胆想象以及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人形纹与植物纹样的组合,是用折线纹描绘人体的四肢,用圆圈描绘人体的五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该类纹样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演变而出现的新型纹样,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简约而神秘的艺术特征。
马家窑文化旋涡纹彩陶瓶
6.锯齿纹
锯齿纹是指用锯齿对事物进行描绘,基本呈大三角形状,主要色彩为单一的黑色或黑红色搭配。锯齿纹纹样十分清晰,而且造型多元丰富,排列整齐,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特征。合理整齐地排列这类纹样,可以让纹样中的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如粗细对比、曲直对比、虚实对比、长短对比和动静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将纹样中的装饰美直观表现出来,彰显灵活、富有生气、率直的艺术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综上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而且可以深入挖掘艺术与文化特征,形成完整的马家窑文化体系,推动我国彩陶和绘画等艺术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