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花鸟画艺术风格发展
——以恽寿平为例

2022-09-06 02:27宁夏大学宁夏银川7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8期
关键词:勾勒用笔花鸟画

贾 蔚(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

一、没骨花卉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一)没骨画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没骨画的起源,历代画论画史记载各不相同,至今尚无定论。萌芽时期器壁上的绘画,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鹳鱼石斧彩陶缸》,罐身左边绘有一只巨大的鹳鸟,它的嘴里衔着一条鱼,右边是一把石斧的图案。其中,鱼和石斧图形作了勾线,而鹳鸟并未加以勾勒,直接以白颜料涂抹绘制而成。这种绘画手法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长沙马王堆一号出土的帛画,画面描绘了引魂升天的场景。画面物象众多,都采用颜色平涂,不以线条勾勒,只在部分地方用些许朱砂和白色勾勒。由此可以看出,早期没骨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对“骨线”的思考处于初始阶段。关于没骨画的创始者,虽有明确文字记载但依然说法不一。一种是张僧繇创立说。张僧繇擅作“凹凸花”,描绘的花叶有凹凸质感。另一种说法是由北宋徐崇嗣创立,这种说法的认可度是最高的。北宋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这样写道:“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还有一种说法是黄筌创立说,在《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录:“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虽然这里没有明确说明黄筌是创立者,但黄筌年岁长于徐崇嗣,徐崇嗣又师承黄筌。根据《宣和画谱》记载黄筌有“没骨花枝”,韦昊昱在《“没骨”花鸟起源新考》中详细论证,将没骨画的创立者明确定为黄筌。根据以上论述,没骨画技法的特点总结如下:第一,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出对象的外形,然后用颜色进行晕染,线条被色彩覆盖;第二,用色彩直接描绘对象。所以,此处所说的“没骨”应是指用色彩将墨线隐去。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绘的大多都为宫廷中的奇鸟异虫,先用极其细致的墨线勾勒轮廓,然后用色进行渲染。画面工谨艳丽,风格细腻严谨。

到了元代,山河动摇,政局不安,文人墨客大多过起了归隐山林的生活,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隐逸”之风盛行。这种以“隐”为风格的出现,为明清时期文人画的发展作了铺垫。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钱选喜作折枝花卉,他的折枝花卉多为“没骨”技法,钱选作品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花鸟画风格由工整艳丽向淡雅清丽转变。

明代没骨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孙隆,孙隆的没骨画在吸收南宋院体画风格的基础上,又深受文人画的影响,其在画面中融入的写意元素增加了没骨画的延展性。孙隆对没骨画的创新点在色彩表现方面尤为突出,在创作时往往一气呵成,并不反复涂改。看似简单的一笔,实则包含了很多层次,由浓至淡,墨色相融。孙隆对没骨画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未能使没骨花鸟独立成科并发展壮大。清初恽寿平使没骨画在历史上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并对后来没骨画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居廉、居巢二人在恽寿平没骨画的基础之上又创新了“撞水撞粉法”,高剑父提倡“折衷东西方”,他们将没骨画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出来。

(二)恽寿平生平经历

提到花鸟画,就不得不提恽寿平,他作为没骨画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呈现的风格特点和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别号瓯香散人,“清初六家”之一。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堂伯父恽本初善画山水,为当时有名的山水画家。恽寿平幼时便耳濡目染,随家人学习山水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他的艺术发展和思想成长有重要影响。清初战乱频起,烽火连天之中,他的两位兄长或散或亡。他也被清军所俘,度过了一段艰难的牢狱生活。后因机缘巧合,因为能画钗被清军总督陈锦的夫人收为养子。陈锦被刺身亡后,恽寿平随养母住在灵隐寺,在为陈锦布施超度时与父亲重逢,他毅然舍弃承袭陈锦遗荫、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在灵隐寺巨德和尚的帮助下与父亲留在寺中,跟随父亲学诗作画。在此期间,与父亲来往的人多为反清志士和复社遗老,他们对恽寿平志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回乡之后的恽寿平与父亲迫于经济压力,只能以卖画为生,饱尝艰辛生活和战争痛苦的恽寿平不会也不可能与清政府合作。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性格和志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清高孤傲的性格使他的画作也有“高逸”的格调。恽寿平的山水作品有一种清幽孤寂之感,而没骨花卉作品也有着高洁清雅的气质。

二、恽寿平没骨花卉的笔墨分析

恽寿平的绘画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大致为四十岁之前,四十岁到五十岁、五十岁之后。从作品整体来看,作品从用笔细腻到松秀转变,设色从妍丽向清逸过渡,但由于种种原因,作品又不能划分得过于清楚,只能以大致风格来探讨。

(一)恽寿平没骨花卉的用笔特点

恽寿平早期以学习宋人为主,用细笔勾勒花卉外形后用颜色层层渲染,整体风格较为工细。花头描绘细致,分染层次细致,用笔提按变化,不是很明显,整体以渲染为主,题材多为牡丹桃花等(图一)。此外,还有一种画法是不以线勾勒轮廓直接进行点染。关于这种用笔技法,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总结:“恽氏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点染同用,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如菊花、凤仙、山茶诸花,脂丹皆从瓣头染入,亦与世人画法异,其枝叶虽写意,亦多以浅色作地,深色让主筋分染之。”对照这时期恽寿平的作品的确如此。

图一 《牡丹图》

他还经常以接染的用笔方式画花、叶。先以重色点写花叶,再以清水笔或别的颜色与之相接过渡分染,使色与水或颜色自然相接,一笔之中颜色变化丰富。

恽寿平后期的用笔方法与前期有所不同,笔墨放松几乎一笔完成,不足之处稍作补笔。

恽寿平画花鸟画之前专攻山水,后转向花鸟。在他的花鸟画也常取法山水画,花草配以湖石,坡石用笔变化多端,或折带皴,或牛毛皴。恽寿平因用笔秀润而常被诟病“纤弱如妇人女子”,实则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误解。他所提倡的是一种内敛的力,认为用笔之法,力过则伤韵。

(二)恽寿平没骨花卉设色及风格

恽寿平早期所绘没骨花卉设色多艳丽沉厚,赋色浓艳,易显得滞而俗,而恽寿平对色彩有自己的见解:“运以深沉,出之研雅,浓丽得中,灵气洞目,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恽寿平四十岁以后,没骨技法更为娴熟,设色更为淡雅,他在统一的色调中寻找微妙的变化,画面平整耐看。

恽寿平晚年对于水和色的掌握可谓炉火纯青,正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当然在他晚期仍可见大量赋色妍丽的作品,这与他卖画有很大的关系,但观其一生,他的画法整体风格是从妍丽向淡逸转变的。除此之外,恽寿平还曾用清墨表现物象,不用色或用极少颜色表现,也是为抒发性情、写胸中逸气。但不同于元人的笔法,其风格深受明人写意画法的影响。他经常在此类作品上题跋,将元、明二者进行比较,论神韵,明人更胜元人。恽寿平的作品因卖画的关系,多为小幅册页形式,他认为作画“大帧难于得势,小景难于得趣”。这种以册页为主的小尺幅作品,描绘对象多为近景。

图二 《临唐寅春风图》

恽寿平的没骨画名动一时,不仅源于他对宋元绘画的临摹,更重要的是其师法自然。他深入大自然并以此为创作的出发点,借自然中的花卉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使他与“四王”一味摹古有了根本区别。恽寿平因其生平经历性格清正,虽以卖画为生但不会因钱财改变自己的画格。

(三)恽寿平没骨花卉对后世的影响

恽寿平是“常州画派”的开派人。“常州画派”也是清初画坛的重要流派,对后世花鸟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成员主要是恽寿平在世时来往密切的画家及得到恽寿平亲传的弟子,恽寿平去世之后常州画派依然影响深远。

清代居廉、居巢作为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深受恽南田没骨画的影响。在传统没骨画鸟的基础上,他们结合西洋画明暗对比画法,将“撞水”“撞粉”技法运用于没骨画。这种技法的运用使花头的立体感与装饰性更强。居廉、居巢的花鸟画内涵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托物言志,更多的是表现对象自然状态下的活力与生机,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三、结语

没骨画在中国画艺术史的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光辉,没骨画蕴含了中国传统的笔墨韵味和创作者的含蓄之情。早期没骨画带有工笔的意味,随着文人画的冲击,逐渐走向“写意性”。在历史的浪潮中,没骨画历久弥新,明清时期花鸟画代表画家恽寿平再一次引发了没骨画的创作风潮。居廉居巢“撞水撞粉法”的创新以及“二高一陈”折衷东西方的新思想,丰富了没骨画的艺术语言。当下没骨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趋势,对绘画材料的拓展或者融入新的绘画语言等可以使花鸟画迎来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勾勒用笔花鸟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夏天的形状
包饺子
春天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