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希丹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研究馆员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刘海粟是一位力主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之长、推行新式美术教育的艺术家,也是一位17岁就敢于创办图画学校,使用人体模特,被称为“艺术叛徒”的艺术家。他特立独行,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努力开创新的绘画道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中国画创作却同他的油画创作一样精彩。
刘海粟189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原名刘槃,字季芳,自幼喜爱绘画,14岁到上海入周湘创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绘画。周湘也是近代一位有传奇色彩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自幼研习传统中国画,山水、人物兼善。后寓居日本,声名大振,又游历西欧,习得西洋绘画技法。1907年回国后在上海八仙桥创办了布景画传习所。近代很多著名艺术家都是在那里接受早期艺术教育,进而走上艺术道路的。
1912年底,时年只有17岁的刘海粟与同学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也是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这所美术学校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美术专门学校。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正式更名刘海粟,取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沧海一粟,志向却浩渺如海。刘海粟的艺术道路,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叛逆、无畏和大胆。蔡元培认为他的油画创作受到了塞尚和凡·高画风的影响,倾向于后期印象主义。他的油画作品是从客观自然创作而来,却忠实地把他对自然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把个性表现了出来。他作品的线条里、结构里、色调里都充满对自然的情感。后来,他又在野兽派的影响下追求更加富有激情的艺术表达。他的那种风格在当时的中国画坛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刘海粟得了个“艺术叛徒”的称号。对于这个称号,他自己并不在意,甚至有些得意,认为这是对他艺术革新的褒扬。他曾为胡适画像,上题“艺术叛徒刘海粟,为文学叛徒胡适之写照”,颇有自嘲之意。
刘海粟不只在创作上奔放、大胆,具有开创性,其美育理念更是具有先锋色彩。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办学宣言中说:“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我们要在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刘海粟倡导男女同校、户外写生,特别是使用人体模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以至于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一直受到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
可以说,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美育理念上,刘海粟走的都是一条西学的道路,但这并不是一条将西方标准视为真理的道路。在倡导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刘海粟并没有抛弃中国传统,而是通过吸收、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改造传统。他真正追求的是两种艺术中共通的内核。他的艺术之路其实是一条融通中西的道路,这在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办学宣言中有着明确的表达。1925年,刘海粟在文章《昌国画》中再次指出,中国艺术家一方面应当研究欧洲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更应该发掘我国艺苑中固有的宝藏,另辟大道。在刘海粟看来,利用外来的艺术情调和观念“揭发古人之精蕴”,能够起到启迪中国画创作焕发新机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他推崇石涛、八大山人,认为他们的艺术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是超越自然的“造型”而不是单纯的“摹形”,投射了艺术家狂热的情感,是生命的表现。他尤爱石涛,曾专门撰文表达对石涛的推崇。他认为石涛以丰富的自然素材融合出了一种新的生命,融合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认为石涛的画和艺术思想与西方后期印象派如出一辙。在刘海粟看来,西方的新艺术、新思想,我国三百年前就有了,我们决不能任其湮没在历史中。在艺术创作中,刘海粟在创作油画的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作品。1924年,他举办了国画展览,同样轰动画坛。八年后,傅雷在文章中回忆了这个展览,认为刘海粟的中国画作品一方面受到了唐、宋、元画的思想影响,一方面又受到了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响。傅雷写道:“刘氏在短时间内研究过欧洲画史之后,他的国魂与个性开始觉醒了。”
中国美术馆藏有刘海粟三件中国画作品,分别是创作于1954年的《黄山散花坞》(图1)、1979年的《红荷翠羽》(图2)和1980年的《泼墨黄山满庭芳》(图3)。这三件作品都是刘海粟的中国画代表作,体现了刘海粟融通中西、追求个性和艺术情感表现力的艺术风格。三件中两件为黄山题材。刘海粟一生钟爱黄山,在七十年里,十上黄山,创作了一大批表现黄山绝美奇秀景色的作品,中国画和油画兼而有之。1918年,他初访黄山,黄山“一山一世界”的盛景给了他强烈的艺术感受,从此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已93岁高龄的刘海粟最后一次登临黄山,显示了对黄山的真挚情感。在六上黄山之后,刘海粟写道:“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图1 刘海粟 黄山散花坞135cm×65.6cm1954 中国美术馆藏
图2 刘海粟 红荷翠羽143cm×80.4cm1979 中国美术馆藏
图3 刘海粟 泼墨黄山满庭芳68cm×137cm1980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藏刘海粟《黄山散花坞》创作于1954年,堪称刘海粟黄山题材山水画作品的巅峰之作,表现的是烟雨迷蒙中黄山清透秀丽的奇美景色。作品构图精彩,取高远之势,饱满而通透。近景表现细腻,奇石耸立,一条溪流自山间蜿蜒流向画外,群松挺拔俊秀,姿态变化多端,劳作的人影隐在山间林中,充满生气;中景奇峰高耸,山上青翠欲滴;远景峰尖影影绰绰。三段景物空间既相互关联又通透,具有距离感。作品的用笔也非常精彩,刻画细腻,山峰十分具象,体面清晰,松枝错落有致,甚至连烟雨都有体量感,在山间缭绕,或轻或重,或浓或淡。更为奇特的是,作品中并没有直接表现光和雨丝,但观者分明可以感受到光和雨丝的存在,一切都是那么澄澈空明,透亮湿润。这件作品的色彩也令人赞叹,减之一分则淡,增之一分则浓,清新雅致,颇有宋画意境。这是一件偏中国传统风格的作品,充分显示了艺术家非凡的艺术才能,对场面及景色都有着极强的把握力和表现力。但这件作品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与传统中国画相比,在空间感和体量感上都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中国美术馆藏有一件同样创作于1954年的油画作品《黄山云海》(图4)。与《黄山散花坞》相比,这件作品带有印象派的一些特点,笔触粗放,看似快速随意,实则抓住了景物在光影下显露磅礴之势的浩瀚气象;变化丰富的色彩,也让观众透过艺术家的眼睛,看到了霞光穿过大面积云层映射出的斑斓色彩。虽然在材料、笔触、艺术表现上有印象派的一些特点,但这件作品依然带有正大雄浑的中国气派和意境,深刻再现了艺术家融通中西、借古开今的艺术追求。
图4 刘海粟 黄山云海(油画)61.3cm×74.2cm1954 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创作于1980年的《泼墨黄山满庭芳》与1954年的《黄山散花坞》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艺术家在晚年形成了泼墨泼彩的艺术风格。《泼墨黄山满庭芳》这幅作品墨色淋漓,可以想见画家在创作中,笔与纸面接触,快速地转动、挪移,一片山峰连绵、茂林嘉卉、云气蒸腾的景象逐渐呈现。整幅作品只在画面最下部对露出的奇松顶梢有细致的描绘。这件作品充分显示,艺术家在此时对中国画气韵的把握已臻化境。笔意的变动,一瞬的犹疑,都会影响墨色的浓淡乃至整幅作品的效果。只有艺术家胸中有丘壑,才会下笔如有神,形成如此自然凝练、雄浑苍茫的作品。
《红荷翠羽》也是刘海粟晚年泼墨泼彩的代表作。荷花是刘海粟特别喜爱的题材之一。这件作品的构图较满,刻画了荷花池绿意绵绵、红莲挺立、鸳鸯戏水的生动场面。近景的实与深处的虚是通过意象的刻画与泼彩的对比实现的。六朵红莲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或娉婷半开,或复瓣盛开,是画面的中心;密密匝匝的荷叶以泼墨泼彩的形式表现,既热闹又通透;荷叶下两只鸳鸯是整幅作品的点睛之作,情态生动,使整幅作品生趣盎然。通过这样一幅画,观众好像可以寻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子,又好似在石涛、八大山人的写意作品中看到过类似的艺术表现。但无论是西方的艺术,还是中国的传统,又都无法言明这件作品的妙处。这便是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刘海粟在中西艺术间游走,并不是为了模仿、拿来,而是为了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体现的是写意的精神,是草书的笔意,更是个性和情感的自我表达,从中寻求新机,为中国绘画开辟新的道路,拓展中国艺术的视觉语言,为“美”写下更多的注解。
2017年11月,为全面展示刘海粟的艺术成就,中国美术馆联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了“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展览分“我欲腾云上天都”“神州尽在彩雾中”“今日荷花别样红”三个篇章,展出了刘海粟创作的黄山题材、各地风景题材、荷花题材等101件书画作品。也是在这次展览中,刘海粟先生家属将刘海粟艺术代表作《黄山云海》《泼墨黄山满庭芳》等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美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筚路蓝缕的历程中,他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以喷薄的才情、无畏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和丰硕的成果,把可能变为现实,将要求转为行动,使革命的思想成为思想的革命,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初创阶段的华彩乐章。如今,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依然可以洞悉华夏文化的深邃,窥见法兰西阳光的灿烂,感受生命伟力的崇高,礼赞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那一片化机中的激荡浑厚和绚丽苍茫,将引领我们再次发掘审美的心性根源,把握自由解放的关键,从而于混沌中立定精神,放出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