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静 侯俊华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2020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肆虐,“人流”“物流”双向受阻使得传统外贸遭受重创,以跨境电商为首的外贸新业态以其创新性商业模式有效规避了传统外贸的弱点,成为中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引擎和“稳外贸”的重要手段。2020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外贸新业态发展,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动能;商务部《“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型。 江西省政府《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关于加快发展江西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把创新驱动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构建外贸新发展格局。 当前,国际货运瓶颈问题仍未得到缓解,地缘政治冲突让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承压, 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欧美主要市场面临严重的滞胀风险,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和消费增长信心不容乐观, 全球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和供给冲击使得“稳外贸”双向承压,传统外贸难以抵抗其中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江西省对外贸易规模屡创新高,进出口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发展总体滞后,且医用防护物资出口对江西省出口增长拉动明显,外贸高位运行的发展潜力和动能不足。 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江西“稳外贸”“高质量”发展目标,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外贸新业态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杨媛(2014)以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为切入点,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出口增长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发现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出口。[1]Cipollina M. et al.(2016)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质量标准和创新对贸易量的作用,结果发现最具创新性的行业更能获得出口竞争优势。[2]毛其淋和方森辉(2018)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深入研究了企业研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发现企业研发能显著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而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3]申君歌和彭书舟(2022)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发现技术创新可以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渠道多样化等显著提升出口竞争力。[4]
除了技术创新,不少学者认为模式创新也是推进外贸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王清等(2017)认为,外贸模式创新是优化四川省外贸结构及方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扩大贸易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5]周叮波(2018)认为,改变与创新农产品跨境出口电商模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至东盟市场尤为重要,农产品电子商务F2B 模式和移动端跨境电商模式能有效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6]宋子夏(2019)指出,模式创新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动力。[7]郁宇(2018)认为,制约跨境电商产业利润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模式发展趋同、创新不足,必须探索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8]
在外贸新业态发展对策研究方面,吴笛(2019)认为,加快外贸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发展混合所有制外贸企业有利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组织跨境电商平台与生产企业对接有利于拓展外贸发展空间。[9]蓝庆新(2022)建议从外部政策监管环境、便利化措施及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外贸新业态可持续发展。[10]李然(2019)指出,跨境电商出口运营的逻辑已然变化,提升消费者体验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业务核心,要重点关注产品差异化、规模集中化、平台化和流量转换率,推动跨境电商转型升级。[11]
多年来,江西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2020—2021 年, 江西省进出口增速稳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的占比明显提升, 由2014 年的0.99%增至2021 年的1.27%。 同时,以跨境电商为主的外贸新业态获得了快速发展,2020 年江西省跨境电商进出口26.3 亿元,实现了323.7 倍的增长,规模上升至全国第13 位, 跨境电商出口增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至2021 年,全省跨境电商规模位居全国第5 位,同比增长近10 倍,同年7 月,随着跨境电子商务B2B“9710”(跨境电商B2B 出口业务)和“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海关监管方式)业务在南昌、九江和赣州综合保税区的试点启动,江西省已经实现跨境电商全业务覆盖、全模式运行的综合发展态势。[12]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孕育的跨境电子商务;二是基于传统业态转型升级的市场采购贸易;三是基于贸易分工细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商;四是基于各类业态融合发展的海外仓、“保税+新业态”和离岸贸易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传统外贸遭受重创,而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各环节畅通、海外市场触达面广泛、交易各方对接便利灵活等优势成为稳外贸的新动能,同时倒逼江西省传统外贸企业加速拥抱跨境电商新业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西省现有跨境电商企业1385 家,其中在近两年成立的有1208 家,占比87.2%;2016 年以来, 江西省前后三次认定了共12 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根据阶段性考核评估情况,目前有11 家为缺乏经验和资源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服务(见表1)。 与此同时,江西省持续修炼内功,加大了对南康家具、新干箱包、共青服装、景德镇陶瓷等专业市场的培育力度,为突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蓄内生力量;海外仓建设初具规模,南昌综合保税区已经完成了在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等国家(江西省主要进出口国家)的公共海外仓布局,共计22 个,成为江西制造跨境出口的强大助推器。 2021 年底,赣州综合保税区实现了保税维修首单突破,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省外贸新业态。
表1 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规模及外贸综合服务商
江西省积极建设开放型经济平台,为外贸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提供渠道和便利。2020 年4 月江西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商贸服务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江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南昌、赣州和九江先后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消除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制度上的“瓶颈”制约,为完善物流、支付、金融、保险、海外仓等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发展提供平台和制度支撑; 江西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江西数字外贸平台、赣州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赣州国际陆港跨境贸易选品中心接连上线,不仅为外贸企业出口提供通关、退税、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数据沉淀为企业经营跨境电商提供选品和运营等数据赋能。[13]2020 年,江西已有2000 多家企业上线数字外贸平台, 超60%外贸新增订单来自线上平台;省内“陆、水、空、网”立体式口岸开放通道成功构建,南昌、赣州和上饶铁海联运班列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外贸出口物流通道,九江港江海联运、赣州中欧班列、南昌国际航运的持续发力为江西省出口物流提速增效;截至2021年底, 江西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经突破18家,江西省外贸创新发展、出口品牌培育已构建起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见表2)。
表2 江西省支撑外贸新业态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供应链错配、疫情管控和地缘政治冲突带来部分国家间的制裁和反制裁,深刻影响全球供应链效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在2021 年10 月飙升至5650 点,是疫情初期的11 倍,江西省前三大出口市场北美、东南亚和欧洲航线海运费最高暴涨10 倍, 世界主要港口拥堵日益常态化,船舶周转时间达到正常情况下的2~3 倍,进一步推高了国际物流成本;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全球大宗商品供给短缺,提升了大宗商品进口国家的囤货需求,对因供应链瓶颈已然进入暴涨通道的大宗商品价格带来更大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趋势日益明显,同时欧美主要市场经济体多次救助计划和纾困政策而向市场上注入大量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纷纷陷入低增长高通胀困境,市场悲观情绪愈加明显。
多重不利因素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给传统外贸市场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负面复合效应:传统外贸模式下,企业难以将持续上升的原材料成本全部转移至下游产业链;国际货运成本高位运行和货运效率低下增加了材料和成品进出口流转的不确定性,制约了企业的接单履约能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世界各国的封控举措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互联网为全球消费者和产品间建立了低门槛、低中间环节、便利性的触达渠道,海外电商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传统外贸 “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多层级分销渠道的发展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在此背景下,江西省“稳外贸”的任务艰巨,外贸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跨境电商相对畅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传统外贸企业直面目的国消费市场搭建了便利渠道,海外仓前置化物流大大消除了国际物流的不确定性,外贸综合服务商为缺乏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市场采购贸易让中小微企业能够以内贸的形式参与外贸,保税维修能有效带动产业链延长,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只有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才能为江西外贸发展构筑新动能。
江西外贸新业态起步较晚,在发展之初就直面生产模式向柔性制造转变、平台模式由C 端向B 端转变、 运营模式由流量红利向品牌化发展转变、跨境电商平台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的3.0 时代。 与广东、浙江等先行先试省份比较,江西外贸新业态发展底子薄,经验不足,必须持续在平台建设、数字技术应用、监管制度创新、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有效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2019 年起,跨境电商进入全产业链生态融合的4.0 阶段,内容营销、直播经济风起,流量碎片化的特征使得全球跨境消费者拥有大量的流量入口,要求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全渠道覆盖、 去中心化运营来适应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对海外仓布局、品牌化建设、产业链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江西外贸新业态与国内发达省份在起跑线上的差距。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引导电商平台、卖家、服务商紧密合作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才能在跨境电商4.0 时代建立起属于江西的外贸新业态“领地”。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演化,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消费、服务、制造领域都在加速围绕5G 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经济新业态。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 指出,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38.6%, 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传统外贸通过拥抱数字技术实现了贸易方式、交易模式、营销手段的变革,为中国企业顺利打开海外市场构建了“零门槛”出海通道。 随着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向纵深发展,数字化外贸将同时面临“买卖”问题和“产需”问题,数据赋能将进一步优化企业柔性供应能力,提高全链条供应效率,打破外贸各环节“数据孤岛”,推动外贸新业态深度融合,构建数字跨境供应链生态体系。
江西外贸新业态发展趋势向好, 但总体看规模偏小。2020 年江西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0.65%, 远低于全国5.25%的平均水平 (见表3)。 2021 年3 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跨境出口电商蓝皮书》数据显示,江西省跨境出口电商行业指数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跨境电商增长潜力甚至不及云南、湖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表明江西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发展仍相对滞后。 2020 年9月,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全国试点总数达到31 家,中部6 省中,湖北有2 家,湖南、河南和安徽各1 家,江西仍未破零,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江西省内专业市场规模、外向度等指标仍未达到申报要求。 海外仓建设方面,南昌综合保税区虽然已经在比利时、日本东京和美国洛杉矶等国家和城市完成了省级公共海外仓布局, 但仍未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比湖南省在欧洲、美国、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澳洲和非洲等区域多元化的公共海外仓布局,江西省海外仓网络布局仍不够完善,致使为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B2B 和B2C出口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外贸新业态发展态势总体滞后。
表3 2017—2021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单位:万亿元
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平台规模和质量仍待加强。一是江西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在出口带动效应、区域特色鲜明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与国家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江西省内现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8 家,除去新申报的8家,2020 年通过国家考核的老基地仅有4 家, 出口带动效应仍待提高。 二是平台效应发挥存在短板弱项。 省内已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13 个,在跨境电商创业企业孵化、吸引龙头电商、物流、平台企业入驻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制度监管模式,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提供要素支撑,但仍面临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集聚、服务集聚不足的局面,集群网络的密度和强度难以形成足够的集聚优势。 三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不足。 与沿海省份相比,江西省已建成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模块比较简单,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通关、结汇、退税等进出口基础环节上,提供的延伸配套服务与外贸企业日渐丰富的多元化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升级空间。
当前, 江西省跨境电商出口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凸显、平台运营规范亟待加强、供应链痛点突出等问题,跨境电商发展处于“后发者劣势”,发展基础、产业特色和创新潜能不足,规模化发展之初就面临着跨境电商3.0 时代向4.0 时代转变的考验。 如果继续因循守旧,必然难以适应快速创新的跨境电商发展步伐;海外仓能有效提升跨境电商产业活力,但需要前期巨额的建设成本和后期高昂的管理费用,前置海外仓存在海外可控性差、仓储成本高、库存压力大、选品严格等明显缺陷。江西省海外仓建设以前置公共海外仓为主,高度依赖不同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的货量,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海外仓网络布局难以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融资便利、 数据沉淀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参与者众多,需要在外贸主体、服务提供方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处理,信息反馈传导效率低下容易引发操作风险,对监管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 “假自营、真代理”经营模式也使得贸易背景真实性验证成本高昂,与“谁出口、谁退税、谁担责”监管原则背道而驰,容易产生监管真空。
开放型平台经济具有强大的聚集优势与辐射功能,是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基石。 当前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平台内部的集群网络效益发挥不足。 要鼓励和支持江西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出口加工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培育外贸新业态经营主体,借助“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在平台内形成特色鲜明的跨境产业集群网络,通过生产要素共享、知识技术溢出、合作技术创新等促进产业内外企业间在交易网络、创新网络、产业链网络上的多频互动和深度互嵌,激发更多的集聚优势,进而吸引其他新企业及运营推广、仓储物流、金融保险、外贸综合服务等相关配套产业进入,提高集群网络的密度和强度,实现平台的自我强化和生态闭环, 推动平台内传统企业利用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14]同时,要创新外贸新业态监管模式,引入“沙盒监管”模式,鼓励出口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对商业模式、交付机制、服务功能进行大胆创新,监管层对“沙盒”测试结果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在“盒子”可控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15]从而给平台内已经形成的外贸新业态集群提供创新空间,助推开放型经济平台可持续发展。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流量红利时代进入末期,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要着力引导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江西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借助跨境电商转型升级,直面移动用户量爆发式增长引发的海外运营和推广方式变革挑战,借助内容营销和直播经济风起,深耕独立站,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西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嵌入跨级电商生态圈。
创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要严格按照主体市场基础、市场外向度、交通网络、市场商品适配度等条件, 多维度筛选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和社交营销网络提高专业市场的国际知名度,集中力量培育市场外向度、主体市场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硬件配套,助推外贸“内贸化”。
继续加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创新监管和服务机制,实行差异化分级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海关信用等级授信、出口退税和收结汇办理、各险种协同支持等配套政策方面提供便利,进一步推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与省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机构数据对接,拓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延伸配套服务能力。
创新海外仓发展模式,以“前置海外仓+后置国内海外仓模式”优化布局海外仓网络。 引导企业加快赣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前置海外仓,同时在靠近江西省优势出口产业带和航空港枢纽附近建设后置国内本土仓, 接受订单后,后置国内仓的分拨通过航空港执行,虽然派送效率有所下降,但在集货效率、仓储管理成本、配套服务功能、选品优化能力上有显著优势。 由于前置海外仓和后置国内仓处于供应链环节不同节点中的配套产品能够形成良好互补,能够共同为江西跨境卖家提供全面系统的全球交付物流服务供应链支持。
创新保税维修产品注册审批、报检通关、维修废旧料处理等“落地难”问题处理机制,引导航空、电子信息“2+6+N”优势产业在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开展保税维修业务。
随着跨境电商进入发展变革期, 数字化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一是坚持数字化赋能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江西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健全省内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数据统计制度,统一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数据采集口径,建立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和企业大数据营销提供数字赋能。[15]二是抓住VR 成为国际主流社交媒体视觉营销发展新趋势的契机,利用江西省抢占VR 产业发展先机,推进“VR+跨境电商”示范应用,提高江西产品在跨境平台展示的科技感、体验感和趣味性,助力江西跨境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借助已经建成的公共海外仓搭建线上线下江西商品展示展销平台,创新运用云展会、代参展等线上线下融合展会模式,帮助企业对接海外商机。四要提升省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将跨境电商企业、生产供应商、仓储和物流提供商、金融机构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SaaS 服务连接起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外贸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加强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通过数字化升级提升外贸综合服务商的全流程服务能力。[16]
以江西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 为目标,多方协同不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体制机制,为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创新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功能,加快建设全程“一站式”通关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大AEO 高级认证企业培训力度,为跨境电商B2C 和B2B 业务制定专门的通关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高企业整体通关效率。 二要提升外贸新业态发展物流保障力。 推进航空、海运和陆运跨境电商专班建设,积极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国际航空通道、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快速货运通道,推动“跨境电商+赣欧班列”外贸新业态融合,为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业务开设“绿色通道”,提升跨境出口时效和舱位保障能力。 三要为外贸新业态发展构筑便利的金融服务体系,放宽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客代办业务范围,优化银行风险评估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数据驱动型”产品,降低外贸新业态企业融资成本。 四要加强外贸新业态发展指引力。 2021 年亚马逊平台针对中国卖家的“封号浪潮”, 折射出跨境电商合规化经营对跨境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要积极探索制定跨境电商行业合规指引,为企业开展合规普及培训,防范知识产权侵权,并提供法务合规援助。[17]联合省跨境电商协会、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平台等部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全面解读跨境电商平台规则、专业性政策措施、RCEP 和“一带一路”倡议政策红利等,帮助传统企业走稳走好数字化转型。
国内70%以上的跨境电商企业都面临着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紧缺的困扰。 江西省传统外贸企业正向跨境电商转型,但省内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育起步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创新机制建设迫在眉睫。[18]一要做实做大跨境电商人才“学校-政府-平台-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由省跨境电商协会牵头,充分协调高校、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跨境电商平台资源,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 制定跨境电商主流平台运营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 提升企业对跨境电商新业态的认知,加速传统外贸人才实现从零认知到切实掌握跨境电商主流平台运营实操技能的转变。 鼓励应用型本科、企业和跨境平台合作,共建人才培育基地和产业学院,形成从培育、认证到就业的跨境电商人才成长闭环体系。 二要立足外贸新业态发展特点,团队化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除了在相关专业重点培养跨境数据化选品、运营和推广等专业人才外,还要积极培养跨境直播、短视频营销、数据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跨境电商专业化团队供给能力。 三要打造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人才专项培育行动,由省跨境电商协会和特色产业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社交网络推广、供应链管理等多方位行业专家,培训企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推动江西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