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融合研究

2022-09-05 03:41甘肃省庆阳第五中学张亚刚
华夏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科物理实验教学

甘肃省庆阳第五中学 张亚刚

初中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创造力最为活跃的阶段,为顺应新课改的课程教学要求,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越发深入。灵活地运用各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同各个学科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深入开发学科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益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价值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降低各学科知识的学习难度,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具有极强的动态化和结构化表达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各种生动形象的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信息,构建出动态化的知识教学体系,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清晰的结构化表达。加之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借助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知识结构的展示,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建立各个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知识展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究的积极性。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教学十分普遍,这增加了初中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有效地进行了课堂拓展和延伸,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和精神内涵

初中教学体系涵盖了多个学科,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但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且受时空所限往往对某些知识的讲解也不够深入,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而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则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有效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解读,并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能够极大地丰富初中课程内容。

使用传统授课模式时,教师的讲解无法保证知识的全面性和层次性,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建立网络链接,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网络教学资源相结合,及时为学生解疑解惑,提高课堂质量。

(三)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同时强调集体性,开展合作交流与探讨

初中时期的学生个性十分鲜明,对知识的学习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性格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同一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存在差异,因此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各种物理公式和概念,物理水平可以稳步提升;而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无法快速掌握各种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这导致两极分化现象越发严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同时强调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四)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辅助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大量的物理公式和原理都需要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去验证,各种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和计算都需要学生严格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结果的各种数据以及现象的变化都是各种理论知识的外在表现,可以说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初中物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模式形成以及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融合,可以对各类实验探究活动进行优化,辅助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准确性,详细展示实验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结果的整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

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也会影响学生自信心与良好习惯的确立与形成。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难题,影响了高质量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较为强烈,缺少学习的自主性

初中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记忆力极强,对于各种知识的学习理解都有着极高的效率。兴趣和热情是支持学生不断探究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无论何种课程的教学都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自主学习态度,并不断地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但现阶段的初中生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对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缺少自主性,偏科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均衡发展。

(二)班级内部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较强,对知识体系结构十分严密的物理学科有着天然的学习优势,可以快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物理成绩十分突出,对物理学科也会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之相反的则是记忆和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容易对物理学科产生抵触的心理,丧失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降低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初中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班级内的两极分化现象会导致学生成长不均衡,物理知识差异过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高阶段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并解决。

(三)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衔接不够完美,信息技术的运用过于僵硬

相对于书面化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将文字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视频,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中探索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核心素养。但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完美,存在信息技术运用过于僵硬、没有深层次地进行课程融合的问题,这会让信息技术的运用流于表面,不利于高质量物理课堂的创建。

三、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融合的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网络前置学习单,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

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庞大,知识结构体系十分严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极高的要求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十分丰富,仅仅依靠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制作网络前置学习单,通过网络课件PPT的制作,帮助学生课前高效预习,清晰梳理物理知识脉络,初步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预习思维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简单机械”的单元实验教学中,可以将杠杆和滑轮的相关理论知识制作成网络前置学习单,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杠杆原理和滑轮组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展示,生动形象地呈现相关的力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初步了解,可以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及对物理学科的探究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和讲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课堂导入环节以及课堂教学讲解都需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以及各种物理知识的讲解,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及音频呈现出来,有效活跃物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创建高质量物理课堂的目标。

例如:在“物态变化”的单元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动态图像的物态变化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等物质变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加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物理教学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大多具有关联性,只有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才能够真正地学好物理,灵活地运用各种物理知识处理各种问题。而仅仅依靠课堂进行单一的知识教学,无法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物理知识体系,学生的理解记忆效率较低。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融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充满趣味性的动画视频,将阿基米德利用浮力测量黄金密度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对浮力知识也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具体应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性实践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准确性

物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大量的物理知识和公式需要进行物理实验,对具体的原理和公式进行验证,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各种物理知识。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的复杂性,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实验在管理和组织过程中出现误差,使得物理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对实验数据的整理也出现了问题。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组织物理实验,细化物理实验的各个环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实验验证。

例如: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任务,ρ=m/V这一公式要求学生进行塑料方块、木块、铁块以及铜块的密度实验,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和公示表进行对比验证,尽可能地缩小实验误差。这需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并在完成物理实验后进行总结归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引导及讲解实验细节,保证物理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准确性。

此外,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融合还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内外衔接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需要教师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以方便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同时积极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机衔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新课改下初中教学体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各个学科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物理课程而言,初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在于课前教学的导入、学习前置单的制作、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展示、实验教学的辅助,以及课后的自主学习资源提供和全方位的评价,以确保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科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留言板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超学科”来啦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