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宪
不久前,笔者在驱车返回土耳其旅游名城切什梅的途中,朋友妮海尔提议去“画村”走一趟:“正好顺路,而且你肯定会喜欢的,这里可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妮海尔口中的“画村”名为盖米扬,位于土耳其西部爱琴海沿岸。盖米扬只有区区数百大口,开车5分钟就能穿越整个村庄。到了实地,笔者立即明白“画村”绰号的由来。土耳其传统图案的单色花卉、颜色艳丽的混合花束,还有蘑菇、橄榄树、火烈鸟、猫头鹰、猫咪、蜗牛、天鹅和大象……奇思妙想的绘画覆盖了村子民房、咖啡馆、商店还有清真寺的外墙。墙画画风走的是天真路线,虽不能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境界,却也构成一种“误入童书绘本”的既视感,令人心情愉悦。
“你可不要小瞧这些略显幼稚的墙画,它们扭转了盖米扬的命运!”妮海尔一边说一边带领笔者去拜访了墙画创作人——奴兰女士。年近60岁的奴兰女士思路清晰、非常健谈。在她本人经营的艺术咖啡馆内,笔者了解到这些绘画背后的故事,并被其深深打动。
2015年/经营自家咖啡馆的奴兰为盖米扬“没有游客、只有过客”的冷清感到苦恼:过往的游客通常直奔其他大的村镇。尽管村民热情好客、农产品物美价廉,但没有“过人之处”的盖米扬无法吸引人们留步。为了让村子脱颖而出,奴兰决定用画笔为它“画上独一无二的妆容”,她的墙画创作由此开启。一天,某个偶然路过的游客将拍下的墙画上传至社交网络,结果引发关注。·大家都觉得盖米扬的墙画有种返璞归真的特殊美感,纷纷前来打卡观赏。
当得知绘画作者只是一名种菜的农妇后,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奴兰创作动机和毅力的好奇;土耳其国内外的数十家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都来报道盖米扬及其墙画的故事。实现让家乡成名的梦想让奴兰感到欣慰,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村子再也不会无人问津。但是“突变网红”后,奴兰的心情也有些复杂,她不愿被“戴高帽”或被媒体民众称为“画家”。奴兰告诉笔者,自己只是自学成才的绘画爱好者,画风幼稚难登大雅之堂。但她深信绘画靠的是热情,喜爱、开心最重要,“这就像文凭、驾照一样。领了证若是不勤练也难有成就,我虽没有证书但是经常画,所以也画出了特色。”
其实最初有村民并不支持把自家院墙画得花里胡哨,但看到游客真的奔着墙画而来后,很多人都主动刷白外墙,等待奴兰挥笔创作。7年后,奴兰已记不起画了多少墙画,但她至今仍在继续画,并不断推陈出新。笔者在现场就看到她两天前刚画好的“蓝粉爱情鸟”墙画。不少墙画旁边还标注了一些话,比如“行动起・来”“尊重他人”“爱好和平”及“对女性施暴说不”等。
借着“画村”契机,盖米扬被多家旅游指南收入“值得一看”的村镇名录,还被世界“慢食运动组织”颁发“慢食村”称号,.成为土耳其首个获此荣誉的村子。慢食运动主张发展及保护当地传统美食,与快餐文化正好对立。很多传统美食作坊因而在村里兴盛起来。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盖米扬特有的面包、奶酪、番茄干及其他农产品主打本地生产、有机理念。在每年举办的多场盖米扬文化节上,伴着音乐和舞蹈,来自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游客和本国游客一道品尝美食、学习传统及放松身心……看到这些,村民们更坚定了让墙画事业接力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