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文洁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杨清,2020)。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然成为一种风向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而深度学习正是达到以上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Checkout time 板块是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承载着单元复习、拓展及检测等多项功能。但审视目前的Checkout time 课堂,教学目标浅化、教学内容窄化、教学方式固化、思维惰化等浅层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推动课堂转型,引导学生从虚假学习走向真实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层学习,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静态学习走向能动学习呢?笔者认为,开展深度学习是改善问题、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下面,笔者将结合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第四课时的教学,阐述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的几点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教师确立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能只关注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而应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迁移以及运用,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目标。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第四课时的主体教学内容为该单元的Checkout time 板块(见图1、图2)
图1
图2
笔者从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句型: What makes...dirty/messy?...make (s)...dirty/messy.What can we do to...? We can...
2.能听懂、能说、能读词汇sort the waste, reuse rubbish,recycle rubbish,reduce rubbish,save water, save energy, save trees...,会唱歌曲“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
3.能结合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从home,school,everywhere等场域进行“保护城市环境”的话题交流,进一步巩固、拓展本单元核心目标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4.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用句型“We can...to...”提出更多保护环境的建议。
5.能通过对课外绘本“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的谈论、文本再构、表演等手段深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笔者在确立上述教学目标时,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习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考量。
首先,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上述目标1 和目标2 重点为认知目标,目标1 为本单元核心句型,为概念性认知目标。目标2 为与主题相关联的新的词汇,为拓展认知目标。学生通过课堂深度学习所获得的是系统的、彼此关联的知识,如拓展sort the waste,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 这些词汇,和本课的主题息息相关,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是能够与生活相联系的“有温度”的知识,如reuse rubbish,recycle rubbish,reduce rubbish,这些处理垃圾的方式正是现实社会呼吁人们要做的事情。
其次,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来分析,目标3 和目标4注重知识的迁移、体验和实践,属于行为目标。课堂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实践。因此,教师在目标制定时就体现了课内与课外、教材文本与学生生活的有机链接,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家、学校等真实生活场域进行话题交流,把现实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这正是深度学习所强调的基于对已有知识的认知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
此外,上述目标的确立还有效关注了学生复杂情感的体验。如目标5 为情感目标,通过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关课外绘本“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认知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深度学习倡导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提炼与整合,使之建立在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上(崔北湖,2021)。本课时是基于Checkout time 板块的课内外整合教学,笔者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整合教学内容的路线,将教材Story time 板块内容作为“起点”,Checkout time 板块教学内容作为“核心”,绘本“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作为“终点”整合意义联接的教学内容。
1.课内整合,从过去到现在
“过去”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复习本单元Story time 目标句型(见图3),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即将展开的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内容打好基础。“现在”指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搭建运用知识的“桥梁”。在研读Checkout time 板块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板块的五幅插图中有四幅都与“垃圾污染”相关,地点涵盖了家、学校、公园。为了增加学生的认同感,笔者选取了其中的三幅图(见图4),地点分别是家、学校和公园。这些场景就像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剪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图片进行了分析、比较、应用和反思,所有的语言输出都是一气呵成,就像是说自己的故事,最后的情感目标也是自然生成。学生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切身感受到“垃圾污染”的严重危害,增强了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由此可见,课内教材板块可通过对单元主题的“意义联接”这一方式实现有效整合,把学生从“过去”带入“现在”。
图3
图4
2.课外整合,从现在到未来
“未来”指通过学习,学生将会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作为第四课时,Checkout time 板块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挑选主题一致、句式相似、难度适中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到达我们预期的“未来”。上课伊始,笔者首先选取了一首课外资源歌曲“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见图5)作为课的热身环节,它讲述的是五个外星人坐着飞碟来到我们的城市,但是发现城市里遍地垃圾、树木被肆意砍伐、工厂的污水染黑了河流等等污染环境的景象,最后一个个都飞走了。歌曲展现了“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这一核心问题。到课的尾声,城市在大家的努力下变得干净、美丽,五个外星人重新返回了城市。课外歌曲资源“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 课外绘本“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见图6)与本单元话题Keep our city clean 是高度一致的,都指向“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意义的探究。课内资源是教学的主题内容,而这两个课外资源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如绘本重点阐述了垃圾分类的三种途径reduce, reuse, recycle,是对主教材Checkout time 板块的拓展和延伸。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地联接了同一体系知识的内在关联,让学生学到的不再是粗浅、零碎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有意义、有逻辑性的生活技能,把学生从“现在”提升至“未来”。
图5
图6
课堂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和系统实施,为确保学生有完整的思维活动,深度学习的实施过程应包括激活、联结、迁移、评价这四个环节。
1.捕“燃点”,激活学习动机
燃点1:紧扣主题的歌曲
在课堂伊始,笔者选取了一首朗朗上口且契合主题的歌曲“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趣味的歌词和生动的图片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预热”状态。歌曲开头的“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与结尾处的“No little men in the flying saucer”形成鲜明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增强了学生为了找出外星人离开城市的原因,开展后续持续的、有目的学习的动机。
燃点2:垃圾分类游戏
通过对Checkout time 板块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垃圾污染”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污染,而课中教师设计的“垃圾分类(put the rubbish in the right bin)”这个游戏生活化、趣味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持续思考的兴趣。
燃点3:特殊的板书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本单元以保护城市环境为主题,罗列了各种可以保护环境的方式、方法。教学中笔者也一再强调“Keep our city clean, from me,from you, from everyone。”那么,作为授课者,必须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给学生正能量的导向。本课例中所用板书的材料,全部来自废旧纸箱,教师用实际行动告知学生如何环保,也用现成的事例解释了reuse 的意思。最后板书被成功拼成了一幅无锡地图(见图7),再次点题。这样有意义的情境,不但体现了学科本质,更是达成了学科育人的目标。
图7
2.搭“桥梁”,联结学习活动
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桥梁”并提供完整的体验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经历、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在教学实施中,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联结学习内容。本课例中,笔者设计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活动链和问题链(见图8),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建立知识联系。
图8
Step 1.Enjoy a song“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
问题1:Why did the men fly away?
契合主题的歌曲导入唤起学生对本课话题新的关注和反思,问题1 的提出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对Story time 板块的复习。
Step 2.Discuss the story
问题 2: 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
问题3: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对于问题2 和问题3 的解答,笔者构建了Story time 板块的思维导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回忆”中提取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语言输出。
Step 3.Think and say
问题4:Which is the most common pollution?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最常见的污染——垃圾污染,引出Checkout time 中的几幅图,并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和讨论完成语篇输出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由易到难,最后总结出“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can do it from home,from school,from everywhere.”。
Step 4.Learn a new book“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
问题5:What else can we do to help our city?
在激发了学生对于保护城市的使命感后,课外绘本“Six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our city”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笔者将这本书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章节重点在垃圾处理的三种方式reduce, reuse,recycle,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实例来解释这三个词,把生活化的知识和概念性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知识。第二章节主要是拓展学习保护城市的其他方式save water, save tree,save animals。因为这些观点是下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笔者在教授的过程中只是点到为止,为下个单元做好铺垫,同时也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推向更深处。
3.重“实践”,迁移学习能力
“迁移”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和运用。在本课例中,笔者采用思维导图和框架式写作等教学活动给学生搭建语言输出的平台。为体现单元学习目标的关联性和递进性,笔者选择了用思维导图(见图9、图10)帮助学生复习目标语言,内化并完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纵向”迁移。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绘本阅读结束后,笔者设计了给外星人写封信这一教学活动(见图11),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写我们能为城市做的事情并邀请外星人重返我们的城市,参观我们这个美丽整洁的江南水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语篇框架,结合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所学知识外显化,达到知识的“横向”迁移。
图9
图10
图11
4.育“品质”,持续学习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帮助他们学会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在深度学习的推进过程中不可或缺。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及时反思,促进学习的持续推进。本课例中,在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完Story time 后,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得出: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can do it from you,from me, from everyone.在Checkout time 板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体会: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can do it from home,from school, from everyone.这两条纵横交错的情感线,紧扣单元育人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在持续进行学习评价的同时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并体验积极情感。
深度学习为英语学科实现学科育人开拓了新的视角,改变了小学英语教学碎片化、浅层化、标签化的现状。因此,教师应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中内化知识,并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理解社会,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学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