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静 王书兴 王启霖 梁治平 步 军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220)
本文旨在通过报道该病例特殊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帮助放射科医师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之后,能够得出较正确的术前影像诊断,帮助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切除以及不必要的放化疗。
患者,男,7 3 岁,1 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全程血尿,无血块、无疼痛、无尿频等不适。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CT检查:膀胱左后壁见一稍高密度肿块,范围约4.4×4.1×3.9cm,边缘见多发钙化,左后膀胱壁受侵,周围脂肪间隙少许渗出,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图1)。影像诊断:考虑膀胱癌。遂行膀胱组织活检:膀胱左侧壁,位于左输尿管口后外约3cm,肿瘤大小约5.0×4.5cm,表面光滑,带蒂,肿瘤基底约1.5×1.5cm。术后病理:镜下大部分组织为变性坏死物、红细胞及纤维素渗出,散在呈片状分布部分核短梭形、小圆型及多核的肿瘤细胞、核深染,胞浆嗜碱性、或梭形或放射状,部分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及点状钙化,间质水肿,浆细胞与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散在浸润,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呈分支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ALK(-),CD44(+),CK20(-),CK7(-),Desmin(-),SMA(+),Actin(+),Myogenin(-),CD117(-),GATA3(-),LCA(-),S-100(-),P53(约20%+),Ki-67(热点区域约40%+),病理诊断:病变考虑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具低度恶性潜能(图2)。
图1 图1A:CT动脉期增强;图1B:CT静脉期增强;图1C:CT静脉期矢状面。膀胱左后壁见一稍高密度肿块,边缘见多发钙化,左后膀胱壁受侵,周围脂肪间隙少许渗出,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图2 病理图(HE×40)。镜下散在呈片状分布部分核短梭形、小圆型及多核的肿瘤细胞,部分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及点状钙化。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pseudosarcomatous myofibroblastic proliferation, PMP)是一种不常见的膀胱瘤样病变,发病原因不清,可发生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1],膀胱全切或部分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无需任何辅助治疗,术后复发少见[2]。病理上易误诊为肉瘤,以往PMP相关命名比较混乱,包括假肉瘤样纤维黏液样肿瘤、非典型性纤维黏液样肿瘤、炎性假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1980年Roth[3]报道了40例膀胱类结节性筋膜炎的梭形细胞病变,称为假肉瘤样反应。在2008年,王坚等[4]编著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中采用器官相关性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这一名称。临床上好发于8~55岁成人,首发症状多为无痛性血尿,肿块多位于膀胱肌壁,向肌层浸润性生长,本例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与以往病例报道不符。
影像上国内报道病例不多,本例病灶主体呈宽基底附于膀胱左后壁,局部膀胱壁不均匀增厚,周围及实质内伴有多发钙化,PMP病灶钙化较少见,以往文献报道CT显示多发钙化仅在儿童病例中有一例出现[5], 属于纤维型伴钙化。本例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等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强化程度更明显,与既往报道基本相符[6]。目前国内仅1篇文献有报道MRI检查征像,PMP在DWI上低信号,ADC图上等信号,提示PMP病灶中的水分子扩散不受限制,不同于常见恶性肿瘤特点[6]。PMP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与以下2中病变相鉴别[7]。(1)膀胱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起源于膀胱的黏膜层,多见于膀胱三角区和侧壁,动脉期强化较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消退。(2)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宽基底,呈圆形或类圆型,表面光滑,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周围肌肉组织相近。
综上所述,PMP是一种膀胱内罕见发生的良性病变,其肿块外观和局部膀胱壁受侵犯的特点易被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在术前影像提示该病变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过度治疗。本病例临床和影像部分特征与以往报道不太相符,本文旨在通过报道该病例特殊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帮助放射科医师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之后,能够得出较正确的术前影像诊断,帮助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切除以及不必要的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