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3发布有望彻底打破国外生态垄断

2022-09-03 03:07证券日报作者贾丽李冰
电脑游戏新干线 2022年8期
关键词:鸿蒙安卓终端

文/证券日报 作者:贾丽 李冰

7月27日,鸿蒙HarmonyOS 3.0(以下简称“鸿蒙3”)如期而至。当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BG)行政总裁(CEO)余承东宣布,正式发布全新一代系统鸿蒙3。截至目前,搭载鸿蒙 2的华为设备数突破3亿,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突破1.7亿。“鸿蒙是史上发展最快、也是覆盖升级机型最多的操作系统。”

此次华为还公布了搭载鸿蒙3的终端。华为终端业务(BG)首席运营官 (COO)何刚表示,鸿蒙3超级终端将支持包括打印机、智能眼镜、车机等在内的12种智能设备组合协同。

去年夏天,鸿蒙 2系统的推出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标志着鸿蒙系统的正式商用。时隔一年,基于鸿蒙系统构建的生态愈加繁荣,鸿蒙系统也在汽车、支付等领域不断渗透,以补全商业闭环。如今,鸿蒙系统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生态商业模式能否成形?鸿蒙3又将开启怎样的新阶段?

重写所有代码,不再受制于人

当前,人们熟知的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苹果的ios系统、谷歌的安卓(Android )系统以及华为的鸿蒙系统,虽然还有黑莓系统、微软手机操作系统,但市场占有率太低,太过小众,暂且忽略不论。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ios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能用于苹果的产品,比如iphone、ipad等等。而谷歌的安卓系统是一种开源系统,也就是说任何厂商都可以通过安卓系统的底层进行开发,比如小米的MIUI、vivo的OriginOS和OPPO的ColorOS操作系统。

■鸿蒙3系统的生态布局

造一个系统对于如今国内科技企业来说,根本不是太难的事。可为什么最后活下来的为什么只有MIUI、Flyme、Color OS这样的“套壳系统”呢?真的是因为技术更强吗?这是因为如果不套壳就没有办法活下去,没有办法兼容安卓应用,对于这个被安卓掌控的移动端时代来说犹如“自寻短见”。

而鸿蒙系统也一直被吐槽没有脱离Linux,可是脱离Linux会带来的后果却很少有人提起了。纵然鸿蒙系统现在能兼容安卓软件,我们也会发现鸿蒙系统想要募集开发者,困难已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了,如果开发出一款完全脱离苹果、安卓的第三大系统,听着似乎很热血,但结局未必会尽如人意。想想曾经红极一时的诺基亚塞班系统,我们似乎能够看到答案。

不久前,在英特尔公司宣布对俄罗斯断供处理器,俄企很快就宣布将引进中国兆芯(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名为KX-U6780A (8核8线程)处理器,尽管这款处理器的架构并不算业内顶级,但性能也不错。在欧美有意加剧贸易摩擦的形势下,中俄科技企业最易被封锁,只要不被卡脖子,适当降低对性能的要求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稳定性大于性能”是现阶段比较务实的选择。有俄罗斯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华为并不想让鸿蒙一直带着“套壳系统的标签”,为此,华为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删除鸿蒙系统中的谷歌代码。

安卓系统是由全球的程序工程师合力开发的,也就是说谷歌并没有安卓系统的所有权,只是有一定的主导权。但是谷歌还是对安卓系统做了一定的完善和收尾工作,因此就算是公版内核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谷歌代码存在。这也是鸿蒙被诟病“终究离不开谷歌”的一个原因。虽然华为已经取得了这些代码的所有权,暂时不会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但基于长远的考虑,华为还是决定删除它们,换成华为自主设计的内容。同时,知情人士透露,这样的修改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后续华为会继续修改代码让鸿蒙系统变得更加纯粹。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毕竟科技创新的道路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鸿蒙3实现六大升级

鸿蒙系统自推出之初便备受关注。从2.0到3.0,鸿蒙生态的构建初见成效。继智能穿戴、智慧屏之后,基于鸿蒙系统的汽车座舱、华为钱包等也迅速发展。

何刚表示,通过工程师升级新技术,基于鸿蒙3的智能座舱、智能眼镜、智慧屏、PC等均可组合形成超级终端。鸿蒙3将持续发力智慧出行、运动健康等五大场景。

据悉,华为鸿蒙3带来六大升级体验,包括超级终端、鸿蒙智联、万能卡片、流畅性能、隐私安全、信息无障碍等。有媒体分析,“鸿蒙系统推出以来,已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可见其先进性。鸿蒙3新升级的多设备互联等配合华为的‘平行视界’技术,进一步解决了智能终端应用生态问题。且基于鸿蒙3无缝流转的能力,其重点支持的车载系统也将发挥更智能的互联作用。”

据了解,在技术上,鸿蒙3创新性的新增异构组网技术,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将终端、平台、车机之间完全打通。在功能上,鸿蒙3在系统底层的逻辑交互、图像优化、功耗控制等方面都有巨大突破。有媒体表示,相较于鸿蒙2,鸿蒙3系统精简、体量更小、功能更强。而鸿蒙3最大的突破,莫过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华为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鸿蒙3在底层构建中减少了非自主研发的开源软件的使用,这意味着鸿蒙有望彻底打破国外生态的垄断。“鸿蒙系统正逐步走向全球,并在加强建立与安卓、iOS三足鼎立的资本,鸿蒙3的问世,意味着‘少魂’问题的解决再进一步。”中国通信研究院研究员袁博认为。

■华为支付业务已“入场”

与此同时,开源鸿蒙生态也持续扩容。目前,美的集团、润和软件、九联科技等上市公司已陆续加入。业内分析师认为,移动端信创(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鸿蒙推广第一阶段弹性最大的产业方向,国产芯片、鸿蒙应用企业也将在渗透率上升及下游适配需求上量后拥有巨大空间。机构分析师夏清莹则称,随着鸿蒙3推送至更多终端,鸿蒙有望跨过全球活跃设备16%的“生死线”。

“鸿蒙系统作为一个新生的手机操作系统,基本上完成首阶段任务,但距离全球顶级操作系统仍有差距。鸿蒙系统否能形成战略优势还要看鸿蒙3的实战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表示。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家张孝荣看来,目前,鸿蒙系统在终端用户、生态互联等诸多方面已取得进展,不过鸿蒙生态中的玩家还有待拓展,开源鸿蒙仍需扩充,更多行业应用仍待出现。

商业模式愈发清晰

作为鸿蒙生态的基础设施之一,华为在支付等领域的构建也受到关注。此次华为宣布,基于鸿蒙3,华为钱包也迎来更新,将变得更加便捷,在桌面上可将应用切换为服务卡片。

华为支付“入场”较晚。在2021年拿下支付牌照后,华为一直在低调推广。最新数据显示,华为钱包月活用户数量已达1亿。而借助鸿蒙系统的多端协同,华为支付可实现跨端、多屏之间的便捷操作。

“鸿蒙系统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而华为支付是鸿蒙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只需一个华为账号,即可畅享全场景、跨终端的便捷支付体验。”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事业部(BU)总裁马传勇表示。

不难看出,随着鸿蒙生态的不断成长与壮大,会在更多的端侧设备上产生更多新的支付场景,华为支付则更像是“连接器”,通过多端协同,与鸿蒙生态做更深度的融合。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华为支付将借助鸿蒙3实现规模扩张,以巩固支付业务在华为生态圈内的应用,使得华为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性增加。而支付仅是华为鸿蒙生态布局中的一环,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也逐步显现。博通分析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目前来看,在鸿蒙3体系内的华为支付将是一种新的支付思考和新的架构。华为瞄准的是背后的全场景平台,形成商业和用户的入口,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从而寻求市场规模化和更多利润空间。”

猜你喜欢
鸿蒙安卓终端
从电话到自媒体终端——信息的力量
iPhone不卡的秘密曝光:安卓也能享受
奇思妙想(4)
鸿蒙:打破安卓垄断 所有权归属国家
鸿蒙来了
华为一大批鸿蒙商标等待审查
让iPhone变安卓,这是真的野
文物表情包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