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大规格楠木移栽技术

2022-09-02 09:47:00吴颐伟徐卫可占小艳
乡村科技 2022年13期

吴颐伟 徐卫可 占小艳 吴 乔

(庆元县实验林场,浙江 庆元 323800)

0 引言

楠木属于珍稀树种,在国内多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楠木属大乔木,具有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树形优美和树干通直等特点,观赏价值较高,是行道木的优选树种。不仅如此,楠木抗病、抗旱能力强,故而管理简单,后期管护成本较低。扩大楠木种植范围、提升种植质量,不仅能够增加楠木数量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使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还能够促使林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在浙江省庆元县打造楠木城的大环境下,笔者总结大规格楠木移栽技术,以期有助于提升植株移栽成活率,丰富楠木资源,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1 整地挖穴

1.1 整地

整地是楠木植株移植前的首要环节。管理人员在进行场地清理前需要与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沟通,详细了解移栽区域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楠木移植给周围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做好清理灌木、杂草、建筑垃圾、大型石块等工作。采用人工破碎及翻挖等方式处理周边地块绿地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并将建筑垃圾及残土外运至指定地点。

清理工作完成后进行换土改良土壤。楠木适宜生长于疏松的土壤中,可使用黄心土混合东北泥炭作为种植土。

1.2 放样定位

用石灰粉(或喷漆)标记确定种植点。

1.3 挖穴

栽植穴形状为方柱体,要求壁直底平。种植穴的边长应比土球直径大40~50 cm,深度比土球高度高30~40 cm。以胸径15 cm楠木为例,需要挖 140 cm×140 cm×100 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应再次清理建筑垃圾、有害物质,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必要时可扩大树穴种植穴底部必须施与种植土混合拌匀的基肥(有机肥15 kg),再覆盖大约10 cm厚的种植土,等待栽植楠木。此外,在挖掘种植穴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积水,管理人员应移位或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大雨打湿、冲刷,需要用塑料布遮盖存放的种植土。

2 楠木移植起挖

2.1 土球挖掘与包扎

首先,确定挖掘范围。土球直径是绿化苗木胸径的8倍以上。其次,按照土球大小合理设置作业沟宽度,一般为30~100 cm,锯断沟内存在的根系,避免对之后楠木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切口与沟的内壁相平,伤口要平整光滑,直径大于1 cm的伤口应涂抹防腐剂。当作业沟挖至要求深度时(见图1),用大铲从上往下修整土球,再从36~40 cm(斜削位置视土球大小而定)处斜向土球底部中心铲削掏挖。铲削掏挖时如果碰到粗大根系,需要用手锯锯断,并保证锯口平滑;为防止切削过程中土球破裂,可将无根的表土削成凸弧形。再次,打腰箍。进一步修削土球根群以上的表土和掏挖土球下部的底土后打腰箍,用土球绑带(白布条)从上到下缠绕五六圈(见图2)。打完腰箍后打花箍,以五角式包扎法为主(见图3),同方向五角星打3次后,换另一方向再打五六次,包扎均匀扎紧,确保每一圈布条紧密相连,防止土壤松落。最后,卷干。在主干与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用主干保湿条(绿毯)从上往下均匀紧密缠绕包扎整齐。采用这一方法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可预防苗木调运时损伤主干(见图4)。

图1 楠木移植挖沟深度示意图

图2 楠木腰箍示意图

图3 五角式包扎法

图4 主干保湿条

2.2 苗木调运

苗木树干向后、土球向前交叉装车,树冠最好用遮阳网围遮,防止在运输过程当中损伤枝条,以保证苗木及时安全运抵目的地。调运苗木时吊装带要扎紧,避免松动,且吊运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苗木因自身的惯性左右摆动,造成土球损伤。此外,对于没有完全放好的苗木,不可以摘掉吊钩。

3 栽植

3.1 栽植前期处理流程

栽植前,先要剪去病虫枝、折断枝、部分过密重叠枝,还应剪去树冠内部的二级枝条,摘去部分叶片,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来修剪。先保留全部一级侧枝,确定树冠修剪后的形状;然后从主枝基部由内及外逐渐向上修剪,修剪内膛枝、交叉枝、重叠枝、病枯枝,确保树冠匀称舒展;去除1/5~3/4的叶片,以减少水分蒸腾。对剪口及时涂抹植物伤口愈合剂,可有效防止病虫害侵染。为保护叶片,管理人员需要先对目标树喷洒叶脉动(叶片营养剂)。为保护根系,可用恶霉灵1瓶盖 (20 mL)+根壮壮5瓶盖(100 mL)+水15 kg,喷湿土球,等稍干后,向种植穴撒施钙镁磷肥1.5~2.5 kg,与新土搅拌均匀。

3.2 定植

完成以上工序,再将楠木放入种植穴中,支撑树体,使树干直立,拆除包装,即可回填土,要逐层回填、夯实(填土、捣实,再填土、再捣实,直至填满栽植穴)。当回填土至土球高度的2/3时开始浇水,使回填土充分吸水沉降,再继续填土,然后在外围修一道围堰,再次浇透。浇完水后注意观察围堰内泥土是否下沉或开裂,有则及时用土填平。浇定根水时按土球大小与坑穴大小做双圈灌水,内外圈内同时灌水,浇水量应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

用四段毛竹做成“井”字框架,用14号铁丝绑扎在树干适高处,一般绑扎高度1.8 m;按四角固定支撑的方法敲打毛竹桩,将毛竹桩打入土壤内40 cm处,桩基用石块打实,防止四角桩下沉移位;四角桩支撑在“井”字的四个夹角处,并绑扎固定(见图5),以防遇大风天气树体倾斜而不利于其根系生长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应采用边挖边种方式,当天起挖,确保在第2天种植完成,最晚隔天完成种植,种植和支撑必须一同完成。

图5 “井”字框架支撑

4 栽后管理

4.1 施壮根水

根据天气情况施壮根水(禁止雨天施用),最好栽植后3 d内使用恶霉灵(40 mL)+根壮壮 (200 mL)+水(30 kg)浇至根部,具体用量根据土球大小而定。

4.2 病虫害防治

4.2.1 病虫害预防。庆元县山地立体气候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相互影响的气候条件既有利于楠木生长,也易使其遭受诸多病虫害危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制订科学严谨的病虫害预防方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楠木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为保证楠木种植质量,管理人员首先要对定植区域土壤进行必要检查,并做好对楠木植株的消毒工作。在浙江省庆元县较易发生的、对楠木生长影响较大的病害有立枯病、茎腐病等。为此,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排水、施肥工作,栽植后一旦出现大面积积水,就必须及时排水可合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在保证土壤营养充足的同时提升楠木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为预防立枯病、茎腐病等病害,管理人员可用以下药剂进行喷施。用苯醚甲环唑50 g+甲基硫菌灵50 g(杀菌剂)+禾劲30 g(杀虫剂),兑水 17.5 kg,均匀喷雾;或用多菌灵100 g+禾劲30 g(杀虫剂),兑水17.5 kg,均匀喷雾;每隔15~20 d喷施一次,一共喷施三四次。

4.2.2 病虫害治理。白绢病、地老虎均是楠木生长过程中较易发生的病虫害。地老虎为楠木生长期常见虫害,以植株根茎为食,严重影响楠木健康生长。种植楠木后,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地老虎,可使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进行治理。另外,灰金花虫、介壳虫、蛀梢象鼻虫等也会威胁楠木生长,管理人员可在成虫阶段使用烟剂熏杀法治理,减少害虫产卵,减少虫害威胁。白绢病亦称根腐病,多由于楠木幼苗生长环境较为潮湿,且管理人员未对根茎进行科学消杀处理导致该病发生。栽植后需要加强检查,发现病株后,管理人员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予以喷洒,严重情况下可直接于种植地灌药防治。此外,管理人员可选择绿亨2号作为治理药物,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科学勾兑,后灌至楠木根部。注意及时处理已经遭受病虫害侵害的植株,避免病虫害在区域内大范围传播。

4.3 追肥

待所定植的楠木恢复正常生长后,再进行追肥作业;开始可使用氮肥追施,楠木植株生长健壮后可追施磷肥,快速生长期结束后便可停止追肥,以控制楠木生长速度,防止枝条二次生长致使楠木冬季遭受冻害。

5 结语

楠木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均较高,在建筑行业、家具制造中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与其他树种相比,楠木移栽程序更加复杂,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管理人员需要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充分了解楠木生长特点,制订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案,为楠木提供健康的生长空间。在移植过程中,楠木的移植起挖、调运、栽植、栽后管理都是重点环节,其中施壮根水、防治病虫害等是栽植后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