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汝南县政府主办的番茄品鉴暨技术培训会在汝南县召开。汝南县副县长廖向东,中原学者、河南省叶类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张晓伟,驻马店市科学技术局农业科科长周建国,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试验站站长姜俊,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应芳卿研究员,汝南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赖英杰,汝南县及周边地区蔬菜园区与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户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赖英杰主持开幕式,廖向东致辞,张晓伟代表项目组讲话,周建国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点评。
廖向东在致辞中介绍,2018年8月,按照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的有关要求,汝南县与河南省叶类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正式签约。4年来,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科技人员为主的服务团专家,积极对接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分别从种植模式、优良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培训,深入基地答疑解难,得到各界广泛好评。
张晓伟在讲话时指出,河南省叶类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为汝南县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提供品种、技术支撑,促进当地蔬菜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种植绿色化及产品品牌化,使蔬菜产业成为助力汝南县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在汝南县金铺镇潘湾村的河南省叶类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示范基地,与会代表观摩了汝南县志强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优质番茄新品种。眼下正值春季大棚优质番茄成熟期,大棚里果实累累、鲜亮饱满。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基地通过服务团专家指导,采用了提质增效栽培、生物菌+有机肥应用、水肥一体化精准应用、生态农业综合防治等新技术,重点推广了郑番P121、郑番P567等大果型优质番茄新品种。
在优质番茄品鉴环节,以姜俊为组长的番茄品鉴专家组,对示范的7个大果型、中小果型优质番茄和当地主栽的2个番茄品种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与会代表对果实商品外观和口感进行现场评价打分。
专家认为,示范栽培的番茄新品种汁多皮薄,糖酸比例合适,各项指标平均得分远高于当地主栽品种。据悉,当地利用大棚生产的优质番茄,地头收购价高于普通番茄4倍以上,吸引了河南、湖北及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客商,年交易量超4亿kg,成为豫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服务团专家从园区规划、品种引进、茬口安排、技术落地和市场流通着手,完善了汝南县优势产区基地布局,蔬菜产量、品质都得到明显提升,增强了汝南蔬菜在周边市场的影响力。通过项目的实施,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当地有8个蔬菜品种得到绿色认证,667 m产量和产值增加1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露地蔬菜年均667 m效益在1万元以上,设施蔬菜年均667 m效益在2万元以上,累计辐射带动超1 333.33 hm,蔬菜产业增加经济效益3 4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在此次会议上,还由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应芳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勇、河南省农科学院园艺所副研究员王志勇分别进行了番茄、茄子、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相关专家与参会农业公司负责人、合作社成员和农户进行了蔬菜生产技术交流。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汝南县优质蔬菜品种更新提供了选种方向和配套栽培技术,为提高优质番茄市场供应奠定了基础,将推动汝南县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