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玫,叶湘漓,李 健
(湖南师范大学 医学院,长沙 410081)
“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重要战略。医学教育作为纽带,一手连着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健康中国”,一手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教育强国”,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新医科建设强调新理念、新背景和新专业,医工理文融通,紧密联系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作为21 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是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学生未来肩负着救死扶伤、振兴祖国医学事业的神圣职责,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教师讲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主要通过对一系列图片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讲究课程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他们不具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而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又具有抽象、复杂和较难理解等特点,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出现“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差”的现象。
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时期学生与教师见面、沟通的时间较少,学业上的问题无法即时解决。在课后,即使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也只能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自我检测。大一新生对临床知识很感兴趣,但课本内容偏基础,仅靠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形成临床思维,职业责任感的建立更是无从谈起。以往期末考试成绩便代表着整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背书,凭短时记忆获得高分。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
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
(1)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2)学生与教师课堂内外沟通、交流较少的问题;
(3)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仅能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的问题;
(4)低年级学生尚未接触临床,不易形成临床思维及职业责任感的问题;
(5)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的问题。
在医学教育领域,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平台。BOPPPS 教学源自加拿大,是一种在国外比较流行的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开始采用,如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其注重学生参与和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互动和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模式也能帮助教师分解并分析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并提升教学质量。BOPPPS 教学依照起承转合切分为6 个环节,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及总结(Summary),这6 个环节被简称为BOPPPS。
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已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赋予课堂新的内容和形式。BOPPPS 教学中的“前测”和“参与式学习”环节的内容需要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准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课外教学资源急速扩增,例如央视多次报道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将传统课堂内的教学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和“爱课程”等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助教”和“雨课堂”等教学软件可以辅助师生在BOPPPS 教学中进行实时互动,这类软件具有信息处理功能,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现场测试并反馈结果,使教学评价从简单的期末分数转变为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教学过程变得更智慧、更轻松。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在固定的教室里,使用较长的课堂时间集中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而本案例包括课外、课内学习两部分,学生首先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移动终端线上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然后再回到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线下分析讨论式学习。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实施内容如下。
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微信“微助教”网页版和手机版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验及讨论区的各项功能。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要求学生课前按章节学习观看指定教学内容后,完成线上理论知识点的预习与相关资料收集;教师课前制作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前测、后测”两部分习题,选择适合线下讨论的包括组织学正常结构的典型图片、病例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消化。
此阶段分6 个环节进行,在传统BOPPPS 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课后任务:
1.导言(Bridge-in)
采用有趣图片、引经据典、新闻报道或简短影片等方式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其知晓课程主题和重要性。譬如在神经组织章节中,播放“狂犬病”相关的视频作为课程导入,提出问题:狂犬病毒如何入侵机体引发狂犬病发作?引发学生思考。在感官部分,展示“晕车”“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胚胎学以趣味科普短片“你从哪儿来”作为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本节重点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分配。
3.前测(Pre-assessment)
使用微信“微助教”答题功能进行前测练习,或使用弹幕、投票功能等对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实时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先备知识,调整后续的难易与进度,让课程的目标更加聚焦。
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强化印象,为课程的重点环节。
(1)采取问答、案例讨论、演示等师-生、生-生互动方式,使用“微助教”等高科技教学工具开展互动答题,使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
(2)除了课程主体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分享最新科研进展,如时下最受关注的“新冠肺炎”。课堂中开展病例讨论,分组讨论“新冠肺炎”的症状是如何造成的。让学生能够结合基本组织结构,分析出新冠肺炎病毒侵入肺组织,造成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脱落,肺泡隔的毛细血管充血,液体渗出并在肺泡积聚,从而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培养学生理论结合临床的能力。胚胎学部分让学生分组分享提前查阅的“试管婴儿”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临床深入理解“受精”“植入”等关键概念。
(3)师生共同就课程相关的思政案例进行讨论,提炼中心思想。新冠肺炎疫情中,无数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投身于抗疫一线,体现了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精神。我国举全国之力救治患者,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生殖中心,“试管婴儿”技术亦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帮助很多患者实现了为人父母的心愿。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责任感。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案例
5.后测(Post-assessment)
目的在于验收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是否达成学习目标。采用知识点测试、操作演示和感受体会等,与前测相对应。
6.总结(Summary)及课后任务
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摘要回顾、知识点总结,“微助教”推送延伸思考、绘图作业以及预习等任务,让学生课下进行知识归纳,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课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过程考核成绩×40%。
(1)期末考试成绩。期末闭卷考试,试题类型共6种,满分为100 分。
(2)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课切片观察和绘图作业3 部分;根据“评价依据”,分成4 个等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3)评价依据。①课堂表现——根据“微助教”随堂练习正确率、回答与主动提问等进行评价。②实验课切片观察——对显微镜的使用、标志性结构的寻找等操作进行评价。③绘图作业——根据作品的完整性、创新性和专业性等进行评价。
将BOPPPSPlus 教学模式运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本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微信“微助教”结合起来的网上课堂分两阶段的学习,即课外网络在线学习与课内讨论式学习,均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升高。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微助教”开展问卷调查、分组讨论等活动,促进培养具备批判性思辨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创造与创新力和团队合作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3)增进了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能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案例,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穿插医学精神传承和优秀人物事迹等内容,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健康素养等,让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医学道德意识,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堂上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进行知识巩固。
(5)本课程被认定为2020 年“湖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成员近两年数次获得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三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发表数篇教学改革文章。
面向新医科发展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采用BOPPPSPlus 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瓶颈,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率。课程思政案例的自然融入增进了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高阶性和实践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