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童
(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 巢湖 238000)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117°52′、北纬31°25′~31°43′,属长江左岸水系。巢湖多年平均水位为8.52 m(吴淞高程),面积约为780 km,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泊底泥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湖污染物特别是营养物质的主要蓄积地。它可不断地从水中接纳沉积下来的无机颗粒物和有机生物残体,同时也不断地向上层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在水土界面上为各类物质提供特殊的缓冲载体。湖泊底泥性质不仅可间接地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也可对水体产生重要影响。底泥的分布和性质与底栖生物的分布、生长和种群组成也有密切关系。本文重要目的是探究巢湖底泥中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巢湖底泥污染进行评价,这对研究湖泊水体污染、局部水域生态环境及对巢湖环境治理都有重要意义。
巢湖湖区共布设8个监测点位,和水质国控点位保持一致,分别为新河入湖区、西湖心、湖滨、巢湖船厂、东湖心、黄麓、中庙和兆河入湖区。湖区底泥监测项目有pH和重金属(汞、铬、镉、砷、铅)。
2019—2021年,每年监测1次,共有3个批次,共采集24个底泥样品。在每个监测点位采集3个底泥表层以下0~5 cm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带回实验室分析。具体采集和监测方法参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及其他相关资料。
不同监测时间的巢湖底泥监测结果如表1至表3所示,其中,pH为无量纲,其他监测项目数据单位均为mg/kg。不同监测时间的巢湖底泥单因子污染指数(P)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如表4至表6所示,二者均为无量纲。监测结果显示,巢湖底泥5项重金属指标中,全湖部分测点主要表现为镉元素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限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镉同时大于其他4种重金属,表明巢湖底泥镉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表1 2019年4月底泥分析结果
表2 2020年5月底泥分析结果
表3 2021年6月底泥分析结果
表4 2019年4月巢湖底泥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表5 2020年5月巢湖底泥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表6 2021年6月巢湖底泥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各点位及巢湖底泥整体环境质量状况,如图1所示。监测结果显示,从巢湖底泥环境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西半湖3个测点(新河入湖区、西湖心、湖滨)2019—2021年稳中有降,东半湖5个测点(巢湖船厂、东湖心、黄麓、中庙、兆河入湖区)变化不大。总体来看,西半湖3个测点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高于东半湖的5个测点,这点也与水质情况相似,说明西半湖底泥污染大于东半湖,东半湖底泥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处于低位,表明东半湖底泥未受明显污染。西湖心与湖滨的镉元素浓度依然超标,但整体上也有所下降,西半湖巢湖底泥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图1 巢湖湖区8个国控监测点位底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年度变化趋势
通过对巢湖湖区底泥5种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的调查与评价可知,2021年与2020年、2019年相比,东、西半湖及全湖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说明东、西半湖及全湖底泥中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这与巢湖湖区水质改善有一定关系。巢湖西半湖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2019年、2020年、2021年均高于东半湖,说明西半湖底泥污染大于东半湖。从污染因子来看,镉污染程度较高。巢湖西半湖尤其是西北湖湾区是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5种重金属中,镉对巢湖生态环境构成的风险最大,后期需要重视巢湖水体中镉元素的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