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毕业前通过校招考取了中建三局,然而这个别人眼里的香饽饽在他眼中却平淡很多,试用期尚未结束,他便提出了辞职申请,理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农村,直到上大学前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小张直言坐上火车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刻,内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他兴奋不已,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并担任要职。办活动需要经费,需要拉赞助,他慢慢与社会建立了链接,思想变得开阔,也有了更多独立的思考。
“各种各样的校园体验比填鸭式教育更有意义!”和中国大多数大学生不同,小张读完大二就提出休学申请,他说自己小时候生活太压抑,上大学后读了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相关书籍,童年生活就如同一层阴影笼罩着他。“休学,是为了救赎自己。”小张意识到读的书越多,内心越痛苦,甚至陷入了抑郁,他想让这种生活停一停。
休学后,小张来到北京,在首都师范大学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小房子,偶尔去参观清华、北大,看看别人怎么生活,也会在大学操场上散步、思考问题,但大多数时间都是泡在书店看书,他说当时有两本书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本《少有人走的路》,解开了他的很多心结,另一本美籍华裔企业家沈群的《美国也荒唐》,让他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美国社会,“我读完之后很兴奋,在心里种下要去美国看看的种子。”
在北京度过了两个多月,受在成都读大学的表哥之邀,小张又坐火车从北京去了成都,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个从广州骑车去拉萨,中途在成都攒路费的驴友,从他口中知道了背包客这个群体,对此产生了好奇。二话不说,他立马去迪卡侬购买了户外背包、帐篷、睡垫,开启背包客的旅程,一路坐火车去了深圳、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份,到处走走看看,旅行上瘾,对生活充满了向往。
一年过得很快,结束休学生活的小张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但思绪时常飘扬在外,他心里幻想着毕业后当一名职业旅行家。“在校期间,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溜出去玩,学网络上的那些博主‘不带一分钱’去旅行,十天,从青岛到北京;暑假约上好朋友通过‘徒步+搭顺风车’的方式,从青岛去了西藏,又辗转了一些城市回到青岛,一共搭了300多辆车,行走了25000公里路程。”
接近毕业尾声,在校招现场,小张被中建三局的面试官看上,顺利进入别人都羡慕的央企。他坦言心里想要出去看世界的想法一直都有,选择随大流去工作是因为暂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将旅行与工作相结合的路径。
但事与愿违,那种稳定却又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并不能让他感到快乐,脑袋一热,果断辞职。辞职后,他去了香港,在繁华都市的霓虹灯下,更加坚定了要去探索世界的梦想。从香港回到深圳,搭上了前往拉萨的火车,因为逃票,在郑州站被赶下车,又一路搭顺风车,直到拉萨。当了两个月的“拉漂”,赚了点路费,他又去了尼泊尔,被异域风情深深吸引,他内心窃喜:辞职,是正确的选择。
放弃职场,过上旅居生活,小张见识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人生轨迹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为了维系旅居生活开支,他做起了旅行商人,在尼泊尔开了一家小店,后期因为合伙人的离开,外加赚了一笔经费,他索性关掉了店,幻想着去欧美看一看。 由于签证原因没有去成欧洲,他就行走中东、亚洲多国。
经费花得差不多了,他回国到云南大理摆摊,继续赚旅费,这种生活过了一年多,他又诞生了去往更发达国家的想法,于是从昆明坐飞机去了泰国、斯里兰卡、非洲,辗转到达美国。
曾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但此时他的经费也快花完了,想要在美国扎根,必须为之付出加倍的努力。“在美国的那种孤独是难以想象的,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再苦都要坚持走下去。”记者了解到,小张在美国刷过盘子、干过服务员、当过Uber司机、卖过花旗参、做过旅游地陪……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仅是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好地旅居。
和刚毕业时候不一样,一路走来,小张渐渐摸索出了一条独到的旅居之道,但是毕竟离开祖国和家人太久了,回国看一看的心情变得如此迫切,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他回国的步伐。
海外旅居生活暂时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迷茫,多年的职场空窗,让回归国内生活的小张一度不知道自己要干嘛,那就随心生活,随遇而安,等待突破口的出现吧。
对于年轻人,他建议如果能提早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这样人才会快乐,也更容易成功。遇到迷茫的时候就停下来,歇息一下,也许时间能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