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
(潍坊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国内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文献大多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技术素养能力标准体系的对比、解读与思考,较少涉及具体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手段,几乎没有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无法更好的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高校ITGE(信息技术通识教育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al Education)大多采用“1+X+Y”的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体系,“1”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X+Y”为必修/选修类的课程,现阶段的热点和趋势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对“1+X+Y” 的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多学科交叉课程的体系框架,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嵌入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工作的各行各业。地方高校应找准坐标、明确定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也能通过与当地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地方高校建设的应用品质和社会口碑,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契合地方高校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名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应用型高校ITGE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学校与市场、教与学不能有效衔接的矛盾,使之更加凸显时代特色、需求效应、市场定位。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极大促进信息技术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与贡献率。
山东省特别是潍坊市,正重点布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电池、新基建等产业升级,改造旧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信息化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急剧增大,使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改革地方高校新的ITGE体系,创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结构与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地应对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实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对接,是地方高校亟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性选择。新学科建设不仅限于人才类型的增多和培养模式的转变,而是更多指向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前沿,用信息技术引领,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技产业融合,瞄向未来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提高服务社会的科技含量,这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首要选项。信息技术通识教育学生涉及面广,把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科学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为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史包含了独立自主、发奋图强、迎难而上的民族气节,通过把思政元素全面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通识课程,填补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的现行短板,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更好的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怀。
调研地方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信息化素质需求,研究山东省和潍坊市政府对应用型特色高校的发展规划,对当地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提升应用型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改革原则,改革地方高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体系。
适应新学科的建设要求,探索交叉融合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进ITGE的专业适应、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以潍坊学院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打造专业融合创新,必修选修设置合理、特色模块构建科学、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相得益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的信息技术交叉的课程体系。
促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成,体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把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科学融合。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信息技术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为主线,打造全过程“立德树人”的信息技术思政育人教学体系。
改革ITGE方式方法,合理地开设必修、选修及特色学习模块,通过在线课程平台的全面建设,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及互动交流渠道。
建立有效的ITGE质量评价体系,制定以立德树人、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质量保障制度,做到教学、评价、反馈、提高的良性互动,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过程评价督导制度,采取定性定量结合的评价指标,形成理念先进、原则明确、形式多样、方法先进、评价有效的教学模式。
根据新学科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诉求,以及应用型地方高校适应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改革方案设计,稳步推进实施,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技术通识教育体系改革方案
明确地方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当地的人才分布状况和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立足学校实际,从学校所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自身办学条件出发,及时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积极推进新学科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为指引,着力深化信息技术通识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思政育人机制,重塑学校信息技术通识课程教学与质量评价体系,促进真正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念的形成: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从“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根据国家教指委的指导方案和学校实际,适应新学科建设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重构学校信息技术通识教育教学体系为“B+X”模式(B必修课,X选修课),划分成理工科、文科、商科和农科四大门类,不同学科学习的课程有重合也有区别(如图1所示),比如理工科,必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选修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网络技术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基础。因材施教,因需设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图1 “B+X”的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涉及到全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课程思政的受众面广,能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作为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融入的知识点多,范围广,涉及到计算机发展、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等,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丰富课堂元素,拓展课程思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高校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互联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要具备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深度融合,因此,信息技术通识教育必须与思政元素紧密契合,努力推进全过程德智育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到信息技术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自然过渡,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将通识教学与学生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传播正能量。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融合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史、经典案例讲解、事件驱动剖析。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通识教育融合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交互技术,应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建设在线课程,适应学生利用网络方便获取知识的诉求,进行线上线下立体化教学,可使重点内容更加突出,难点部分有效突破,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图3所示),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图3 立体化课程资源促进三个转变
立体化教学平台主要由线上理论资源、线上实验资源、理论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四大模块组成,线上理论资源主要是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和在线环境,比如利用钉钉直播进行在线课堂直播和互动,利用学习通进行测验、作业、讨论等交互。线上实验资源主要是实验指导过程的录屏资源和实验素材,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实验操作步骤。理论课堂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单元。实验室教学采用模拟系统、实验案例、任务驱动等模式进行线下实验教学。
针对地方高校信息技术通识教学质量监测不系统的问题,完善保障教学质量的相关制度,制定涵盖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方式、理论实验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监督反馈、教学质量评价等多方面的教学管理方案。形成“社会—行业企业—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内外结合、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体系,及时收集各方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要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校内外知识技能培训,访学交流等各种学习机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专业知识,加强个人政治素养的提升,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时机,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通识课程教学团队。突出最新信息技术进课程、进课堂的知识适应,加强教师进修、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以“学以致用”为目的,通过针对性教学与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CEAC认证”、“Adobe认证”(培养体系如图4所示)等教育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信息技术的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4 adobe认证培养体系
地方高校信息技术通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符合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时代需求,能够与新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既能体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也能适应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创新信息技术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将以“加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创新”为基础,以信息社会人才素质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类别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辟应用型地方高校信息技术通识育人的新路径。将信息技术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贯通,形成“思政、知识、素质、能力”四位一体的信息技术通识课程教学范例,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知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应用型地方高校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