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蛟
(潍坊学院 马克思主议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国家间经常进行经济总量的比较——世界的排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与对比国的优(劣)势,也比较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人均GDP等指标。各国官方公布的GDP都是用本国货币单位表示,无法直接进行国际比较,所以在国际经济比较中必须把各国本币表示的GDP折算成国际统一货币单位表示,常用的折算方法有汇率法和PPP法(即购买力平价法)。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不定期公布各国用汇率法和PPP法折算的GDP量。表1是世界银行2019年12月19日发布的2018年部分国家两种折算方法所得GDP量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
表1 2018年部分国家两种折算方法所得GDP量及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世界=1)①
表1数据表明: 按汇率法折算,2018年美国GDP为20.544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约24%,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1;中国GDP为13.60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约16%,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2。若按PPP法折算,2018年中国GDP为25.39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6%,超过美国(20.544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对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两种折算方法所得结果相差不是很大;而对于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两种方法折算结果则相差较大:按照汇率法折算,2018年印度GDP仅为2.719万亿美元,而用PPP法折算其GDP则高达10.5万亿美元。
汇率法和PPP法折算结果表示的含义各有侧重。汇率法折算的结果侧重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国际清偿力(或国际购买力),一国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总量能通过获得的国际清偿力反映,国际组织和各国官方公布的国际经济总量都采用汇率法折算的结果。PPP法折算GDP的结果侧重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获得的物量,更适合反映一国生产能力——而不是国际清偿力,该法多用于经济学界的学术研究。
若国家间对于某些具体项目进行国际比较,有关的可用物量水平比国际清偿力和生产能力更重要,用汇率法和PPP法折算都不合适;需要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即综合法。一个开放的国家既有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又有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进出口部分适合用汇率法折算,国内交易的部分适合用PPP法折算,综合法折算的结果反映了与比较项目有关的可用物量水平。
国家间无法通过比较产出的数量反映经济总量,因为各国的产出种类不同。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是将各国一定时期产出的物量与对应的价格折算为产出值(GDP或GNP),这是第一次折算,GDP量可以反映一国某一时期产出的物量水平。由于各国GDP都是用本国货币单位表示,各国GDP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只有将各国的GDP折算成国际统一货币表示才能进行国家间经济总量比较,这是第二次折算。汇率法是最常用的折算方法:将各国本币表示的GDP按照汇率换算为国际元(注:一般用美元)表示。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中国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人民币全年平均汇率为6.4515元/美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2-02-28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2/t20220227_1827960.html据此可推出2021年中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该年欧盟的GDP为17.08万亿美元,美国GDP达23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能显示中国、美国、欧盟各经济体的体量和彼此的差距。
根据各国GDP美元值总量和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各国的人均GDP(或GNP),据此判断有关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联合国、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组织进行国际贷款、国际援助和计算会费等也都是以此为依据。根据2021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和GDP量,中国该年人均GDP为1.26万美元,而美国2021年人均GDP达6.97万美元,显示了中美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也回答了为什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第一次折算是把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的物量折算为本币值量,既能反映本国国内购买力水平的变化,又能反映本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情况,但却不能反映国际清偿力(或国际购买力)的变化。第二次折算是把一国一定时期内本币表示的产出值折算为国际统一货币单位表示,反映该国一定时期内产出获得的国际清偿力水平。各国的经济总量无法通过产出的数量进行比较,也无法通过货币单位不统一的值量进行比较,能够进行国际经济比较的最佳指标是国际清偿力。国际清偿力是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获得的国际通用货币量,用所拥有的国际清偿力可在国际市场购买到相应的物量,比较各国一定时期获得的国际清偿力水平可达到国家间比较经济总量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官方公布的经济总量都是用汇率法折算的结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汇率法能为其他折算方法所取代,正如王玲所言:“汇率折算法是沿用多年、大家最为熟悉的方法。在国际比较中,汇率法使用得更多一些。”[1]p(14)
汇率法折算要用一国的汇率作为折算因子,实际汇率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客观真实的汇率有差异,从而导致汇率法折算GDP结果存在失真。
PPP法折算理论最早由Cassel(1916)提出,其原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应由两国间一般价格比决定,而非市场形成或官方公布确定;该理论的核心是测算各国的购买力平价(PPP)。Keynes(1930年)提出了:通过比较等值商品在不同国家货币额,得出两国间实际汇率,为测算购买力平价提供了比较实用的方法。宾西法尼亚教授Kravis(1954年)计算了有关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其所用的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法为多国采用。
20世纪80年代,任若恩最早将购买力平价理论引入中国,在国内首用PPP法取代汇率法测算中国的经济总量。任若恩(1996,1998)比较了中国和美国1996年和1998年在制造业的产出和生产率上的差别,计算了中国相对于美国的货币PPP 以及制造业的 PPP;2006年,他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可直接比较行业的PPP,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规模;任若恩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分析比较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中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①参见: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9期,第75-82页;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第3-13页;任若恩等:《关于中日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6年第8期,第 33-44页。
用购买力平价PPP作为折算因子既解决了货币的同一性问题,又消除了各国价格水平的差异,各国的GDP量除以本国PPP的结果可衡量产出物量水平。可为什么在实践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不采用PPP法折算结果?关键是对各国PPP测算的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测算结果不够准确。世界银行ICP项目测算PPP的结果尽管为一些研究者所采用,但也不意味着完全达到了客观汇率值,最近的第7 轮 ICP 项目和第8 轮 ICP 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调查过程规范性等方面存在不足;[2]2011 年ICP项目存在与数据调查质量等方面的局限性。[3]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8年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率是68.39,世行根据ICP项目测算印度卢比对美元的PPP是18.10,PPP法下印度GDP却高达10.5万亿美元。②数据资料见: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PA.NUS.PPP?end=2018&locations=CN-IN&start=1960PPP法折算的结果能夸大发展中国家真实的经济量,所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多不认可PPP法折算结果。但经济学界一些学者却极力推崇PPP法,如王玲(2002)认为:“用它(PPP)作为国际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从概念上说比汇率更具有可比性。”[4]p(13)由于PPP法所用折算因子在相当程度上接近真实汇率,评价一国生产的物量和生产能力水平时可以参考PPP法折算结果。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所言:“经济学家一般都偏向于使用购买力平价这个汇率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这同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结果相比,差别可能非常之大。”[5]国内林毅夫等学者撰写文章一般都采用PPP法折算结果。
开放的国家其产出一部分流向了国内使用者,形成内销值;一部分流向到海外,形成出口值。汇率法折算GDP,是将一国内销值和出口值都用汇率折算为国际统一货币表示,折算结果反映了一国的国际清偿力水平变化;PPP法折算GDP,是将一国内销值和出口值都用PPP折算,重视了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差异,但却对产出的出口部分采用了不合适的折算因子,折算的结果反映了一国的产出物量水平和生产能力,却没有反映一国国际清偿力水平的变化。若通过国际清偿力指标衡量经济总量,选用汇率法是合适的;若各国经济比较的是产出物量和生产能力,这时选用PPP法更合适。有些情况下,与比较项目有关的一些指标会比国际清偿力和生产能力更有意义。
可用物量是与本国国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真正能为本国国民实际占有和使用的物量。一国产出中内销的物量直接为本国国民享用,形成了国内可用物量,不合适用汇率作为折算因子折算;产出中用于出口的物量变成了外汇值,没有直接形成本国的可用物量;出口交易形成的国际购买力最终会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购买到本国所需的物量,形成本国的可用物量,所以,出口物量不合适用PPP而适合用汇率作为折算因子。
汇率法和PPP法二者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汇率法假设折算得出的国际货币(美元)是在国际市场上依据国际价格能够买到的物量,PPP法则是假设在国内市场用国内价格能够买到的物量。对于低价格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生产的商品出口换取外汇,用所得外汇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购买本国需要但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占优势的商品,出口与进口交易的结果显然减少了本国的物量。
汇率法和PPP法两种折算方法在进行某具体项目的国际比较时可以综合应用:一国产出的内销部分用PPP法折算,出口部分用汇率法折算。多年前国内经济学界就有“两种折算方法应结合使用的”呼声。曾五一(1999)指出:“一方面有必要针对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应当综合利用两种方法。”[6]孙捷等(2003)提出:“我们不能把这两种方法看成是完全独立的,而应当取长补短、综合应用。”[7]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900309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的平均汇率为6.62元/美元,全年出口货值164177亿元(合24800.15美元)、出口服务17658亿元(合2667.37美元);内销值718474亿元,PPP为3.545元/美元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照PPP折算内销值合202672.5美元;综合法下反映中国可用物量的GDP为230140.02(亿美元),为美国同期的112.02%。
表3 用汇率法、PPP法和综合法折算的中美经济总量比较(单位:GDP、出口换汇、内销折汇为$亿元;本币GDP、出口货值、出口服务、内销值为¥亿元;汇率、PPP为¥元/$元)② 各国官方平均汇率、PPP、GDP数据引自:世界银行网站https://data.worldbank.org.cn/
表4计算并比较了综合法下中国和美国2011-2018年各年衡量人均可用物量对应的GDP:综合法下中国人均可用物量对应的GDP为16524.38美元,达到美国人均GDP的26.31%。
表4 汇率法、PPP法、综合法折算的中美人均GDP比较(单位:GDP为$亿元,人均GDP为$元;人口为亿人)
2016 13.78665 111,379.46 8079 213,876.07 15513 192,455.9 2015 13.7122 110,155.42 8033 198,209.82 14455 177,136.52 2014 13.6427 104,385.29 7651 183,445.23 13446 163,714.03 2013 13.5738 95,704.06 7051 167,791.14 12361 142,705.85 2012 13.50695 85,322.31 6317 153,010.53 11328 130,370.61 2011 13.4413 75,515.00 5618 139,191.32 10356 117,634.02年度综合法中国人均可用物量GDP 美国人口数 美国GDP 美国人均GDP 综合法人均可用物量中国/美国⑺=⑹/⑴ ⑻ ⑼ ⑽=⑼/⑻ ⑾=⑺/⑽2018 16524.38 3.27167434 205,443.43 62795 26.31%2017 15158.88 3.25147121 194,853.94 59928 25.30%2016 13959.58 3.23071342 187,071.88 57904 24.11%2015 12918.17 3.20742673 182,192.98 56804 22.74%2014 12000.12 3.18386421 175,217.47 55033 21.81%2013 10513.33 3.16057727 167,848.49 53107 19.80%2012 9652.11 3.13874218 161,970.07 51635 18.69%2011 8751.68 3.11580009 155,425.81 49883 17.54%
PPP法、汇率法和综合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国家间比较一定时期内生产获得的国际清偿力水平变化,适合用用汇率法,汇率法折算结果一直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PPP法折算结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产出水平和生产能力,所以在比较各国的产出水平和生产能力时适合用PPP法,这也是PPP法为经济学界多数研究者所推崇的原因。综合法是对现有PPP法和汇率法的综合运用,但其折算结果最适合衡量一国国民生活水平等具体项目的比较。下面以2018年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几个国家的军费开支与军力对比为例说明各种折算方法的选用。
各国政府每年都会公布本国的军费预算和开支情况。2018年度美国军费开支达到6490亿美元,俄罗斯军费支出为614亿美元,印度军费支出为665亿美元。[8]汇率法下俄罗斯军费支出只是美国的9.46%,,若军力与军费正相关,2018年俄罗斯军力仅仅是美国的9.46%。根据世界银行网站数据,2018年俄罗斯汇率为62.668卢布/美元,俄罗斯2018年的军费支出为38,478.152卢布;2018年,俄罗斯PPP为 24.543卢布/美元,PPP法下俄罗斯军费为1,567.79亿美元,为美国的24.16%。由于俄罗斯是武器装备的出口大国,其军费支出几乎全部用于国内购买,显然其2018年的军费支出适合用PPP作为折算因子。所以,在比较2018年俄罗斯与美国军力时应该采用PPP法折算结果,两国军费开支对两国军力的影响是:俄罗斯为美国的24.16%(而非汇率法下的9.46%)。
2018年,印度的PPP转换因子为20.917卢比/美元,汇率为68.389卢比/美元,PPP转换因子与市场汇率的比率为 0.299,①汇率、PPP等数据参见世界银行网站https://data.worldbank.org.cn/这说明印度的市场汇率被严重低估。2018年印度军费支出为45,478.685亿卢比,由于印度需要进口一些高技术军品,其军费支出一部分购买外国军品,一部分购买本国军品;这时反映印度军力水平的军费支出既不能够全部采用PPP法折算,也不能全部采用汇率法折算。正确的估测印度这类国家军费支出与军力变化情况的方法是:确定该国的汇率和PPP;确认军费在本国内支出值和从国外进口值;将军费中国内支出值用PPP折算、从国外进口值用汇率折算,二者加总得出综合法下军费支出国际货币(美元)值;最后,与对比国进行比较,估计该国军费支出带来军力的变化。
为了进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比较,各国本币表示的GDP值需要折算为国际统一货币值(美元),折算的方法主要有汇率法和PPP法。汇率法折算结果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国际清偿力(或国际购买力),通过比较各国国际清偿力水平实现了国际经济总量比较。PPP法是将一国的GDP值通过PPP折算成国际统一货币值(美元),折算结果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的物量水平和生产能力,该法多应用于学术研究。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汇率法和PPP法折算GDP结果差异不大;但对于物价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汇率和PPP相差较大,汇率法和PPP法折算GDP结果差异较大(如印度)。PPP法采用的折算因子PPP被认为是消除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完全考虑各国价格差异的真实汇率,随着各国经济越来越开放,各国的物价水平趋于接近,汇率被干预情况越来越少,折算因子PPP与汇率会越来越趋同,PPP法和汇率法折算GDP的结果将会越来越接近;但这种可能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国家汇率和PPP相差较大的状态将会长期存在,汇率法和PPP法折算GDP结果差异较大将是常态。
在国家间进行某些具体项目的比较时(如国民生活水平和军费等),主要看重的是一国与该项目相关的物量;可以将汇率法和PPP法综合应用,比较项目涉及的国内交易值用PPP法折算、国际交易值用汇率法折算,折算结果反映一国在该比较项目上的可用物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加区别地用汇率法或PPP法折算带来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