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的水鸟
湿地花海
在风景如画的洞庭水乡,湖南省安乡县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一枝独秀湘鄂边陲。
书院洲原名鹳洲,曾是一片广袤的淤洲。据清乾隆《安乡县志》记载,北宋参知政事、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曾在此地读书五年。少有大志的他在此“倾群言之糟粕,啜六经之芬芳”,潜心研读,取其精华,为实现“康济之志”打下坚实基础。后来,他进士及第,随着宦海浮沉,多次遭贬,愈挫愈奋,终成“济世良相”,其“忧乐风范”誉满华夏。宋庆元二年(1196年),为了纪念范文正公,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书院,名为范文正公读书台。至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书院时,在书院周围种柳数百株,书院取名“深柳书院”,鹳洲改名“书院洲”。
湿地主要包括安乡县境内的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由北向南呈狭长形廊道走向,最南端至杨家河洲,北端至松滋河东支望槐处、松滋河中支黄沙湾处和虎渡河黄狮嘴处。
站在软湿温热的地面上,眼前便是一片片芳草地,草窠间开满了各色各样的小花。在这绿毯上面,则是株株葳蕤的杨柳,如屏风,似绿墙。河滩边的浅水区、汊港边,生出一排排芦苇,一丛丛水草,织成了一条条浓绿的巷道,把原来的一片汪洋世界隐藏起来。浅红、淡白、深黄……花朵五彩缤纷次第开放,簇簇新妆阵阵香,多彩的花朵与景色相映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游客们三五成群,沿着花间小陌,漫步而行,赏花、观鱼、留影……
若在小径徘徊,耳畔就会传来“唧唧”“呱呱”的声音。悄悄儿寻觅,你就会瞅到柳莺啊,鹳鸟啊,白鹭啊,叼鱼郎啊等。它们欢快地嬉戏着,自由自在生活着。
湿地的芦洲上也不平静。布谷鸟一开春就回到了这个水上乐园;野鸭儿胆小,总喜欢把窝筑在隐蔽的水草之间;苇莺选择几棵芦苇秆儿做窝繁衍后代……
一个周末,朋友老姚带我畅游湿地,偷看鹈鹕捕鱼。天刚麻麻亮,我们就躲进芦苇丛里。等候一会儿,雾气逐渐散去,只见三五成群的白色鹈鹕,在水面上排成半圆队形,用翅膀拍水,把鱼群赶到水浅处,再将瓢似的嘴伸入水中,把麻弄蛄、“火烧皮”之类的小鱼,轻巧地舀入它的喉囊。
忽然,头顶上有响动,一队棕色潜水鸟来了。一只领头鸟带队在沼泽上逡巡,一旦有所发现,领头鸟就拍响翅膀,后面的鸟儿几乎同时跟着拍翼。在离水面十几米高处看到鱼儿时,领头鸟便突然飞离队列,像一枝梭镖对准它的猎物,把双翅半折起来转体下落插入水中,其他鸟儿也紧跟着一只只入水捕猎……
这一幕“空中跳水捕鱼”的镜头,丝毫没有影响在水草间觅食的白鹭们。它们依然神态自若,有的迈着长腿杆儿寻啄鱼虾、钉螺、蜗牛,有的悠闲地在苇畔刨食芦芽,有的在苇墩上梳理羽毛。
湿地周围一道道绿色屏障,是由旱柳、枫杨、鸡婆柳组成的重叠林带。林带后面是“冲脚浪”的绿色台地,展示着人与自然一片和谐的壮美,游客们陶醉在满满的幸福之中。
湿地外滩广场位于县城沿河路与步行街交会处的外河滩上,公园内建有景观桥亭子、亲水栈道、木平台、文化长廊、道路广场等设施,集保护修复、科普宣教与生态体验于一体,具有浓郁湖湘文化和洞庭湖湿地文化特色。
湿地内野生动植物丰富。种子植物119 科、344属、520 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 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02 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为黑鹳1 种,Ⅱ级重点保护的有阿穆尔隼、鸢、虎纹蛙、草鹗、水獭、赤腹鹰、普通鹜、白尾鹞和红隼等18 种。
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一角
湿地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也迷住了国际友人。一片片茂密的苇林,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一只只欢快的小鸟,一条条游动的鱼儿……既显示出野性、剽悍,又不乏亲和、温润如玉的力量,传递着清新和甜蜜,就连摇曳的柳丝,都变成迷人的琴弦,让人怦然心动,让人情不自禁、流连忘返。泰国清莱府温猜县特使散司亚从《人民画报》(英文版)上看到这里的美景后,于2019年6月13日从北京赶到这里。徘徊于河畔、花海、林荫和草地中,他兴奋地对陪同说:“这里照着的阳光是温暖的,小鸟唱的歌儿是水灵灵的,河里的流水是清亮亮的,看了就想在这儿筑个醉翁亭哟!”散司亚回国以后,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件和纪念品赠给安乡县友人。那信物里有“范仲淹读书胜地,书院洲湿地公园”的赞叹诗句。
之前,人们在湿地的松滋河里发现一只头部钝圆、全身黝黑的“微笑天使”。它在河道内来回畅游,身体顽皮地频频现身水面,引来不少游客围观拍照。安乡县渔政部门现场观测,并经省、市渔政部门专家认定,这是一只长江江豚。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江豚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体长一般在1.2 米左右,寿命约20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程度甚至超过大熊猫。
长江江豚把湿地当成了家,大自然中的神奇,就这样出其不意地惊现在游客面前,这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