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浅析

2022-08-31 07:54周小琼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江培育农民

周小琼

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局,四川德阳

四川省委做出“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的工作部署。2018年,德阳市罗江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率先启动培训和认定工作。

1 罗江区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罗江区是丘陵地区农业县,农业人口17.5万人,耕地2.24万hm2。2018年至今,罗江区共培训并认证职业农民1 414人。2018~2019年,认证的职业农民资格复审,复审合格人数2018年52人、2019年512人;2022年3月,进行2020年职业农民认证44人;2021年认证职业农民16人。目前,罗江区共有职业农民624人。

1.1 现有职业农民人员年龄性别结构

罗江现有职业农民的男女比例约为3∶1,年龄最小24岁,最大59岁,以41~59岁男性和31~50岁的女性为主,分别占男女职业农民的75.44%和82.74%。农业从业者41岁及以上占比高达69.87%。详见表1。

表1 罗江区职业农民年龄与性别构成

1.2 现有职业农民人员文化程度

罗江区新型职业农民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但30岁以下从业者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31~50岁中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2.12%,这得益于近十年区农广校、党校、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村青壮年定向实施学历教育提升,以及其他返乡创业大中专学生的加入。详见表2。

表2 罗江区职业农民文化程度结构情况

1.3 现有职业农民经营的产业情况

罗江区职业农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还有百余人从事种养结合经营。这与罗江区主导发展的8大特色产业、3个“四”畜牧工程、“农业小县水产大县”的产业目标、发展水平和分布基本一致。详见表3。

表3 罗江区职业农民经营产业情况

1.4 引进职业农民情况

罗江区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地商人承包产业园。引进人员跟本地户籍人员同等享受优惠政策,接受培训和培育认定。他们主要集中分布在柑橘主产区鄢家镇、新盛镇,及青花椒、畜牧主产区白马关镇。他们在牵头将农产品远销重庆、江浙、上海、北京、新疆及东北地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详见表4。

表4 罗江区职业农民户籍属地情况

1.5 职业农民经营主体情况分析

已通过职业农民资格复审的564人,根据所从事的经营主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大致分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合社、农联社)、农业公司(龙头企业)等经营类型,其中,以经营家庭农场为主,占比达67.37%。详见表5。

表5 已通过复审的职业农民经营主体情况

1.6 职业农民来源途径情况

本次复审结果表明,有46.45%的其他行业的人员被吸引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并被认定为职业农民,详见表6。这得益于近年来罗江区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实施,比如“多规合一”的《德阳市罗江区乡村振兴规划(2018年-2022年)》《德阳市罗江区农业产业发展“黄金十条”》及分年度实施细则等,设立3 000万元区级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柑橘、粮油、梨、枣等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园区等发展,一方面引导优秀的人才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农业)教育培训,培养本土新型职业农民。

表6 已通过复审的职业农民来源情况

2 罗江区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

2.1 依靠镇村遴选

培育对象先要符合《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罗江区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来自各镇推荐,少部分自荐(仍需镇审核)。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紧密融合,罗江区编制了《德阳市罗江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要点》,提出年度培育目标,由各村根据本地实情推荐符合条件的培育对象,各镇审核上报。

2.2 创新培训方式

一是开展线上远程培训。这是罗江区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亮点之一,创建农业视频教程库,邀请国内不同行业的老师开展线上培训,目前,已收集78个授课视频。视频教程库内容涉及农业政策、乡村振兴、种养技术、农业工程、农产品电商、农业企业经营等课程。学员利用手机、电脑可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培训直播平台,在线观看(回看)课程,并可与讲师文字、语音交流,解决了学员的工学矛盾。最高峰时一堂课631人同时在线。截至目前,已有10 000余人次先后在库内点播不同视频教程进行学习。

二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采取“你点单,我教学”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根据学员需求设置课程,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员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采取“专家大院”“名师工作室”带徒等方式,深入田间、借助特定农户经营场所开设线下课堂,让参训者进行实践操作;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23次,异地培训学员3 000余人次;开展“以赛代训”的培训模式,选拔技术能手入库,为下一步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打基础。这一系列操作,很好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直观教学有机结合,提升了职业农民学习成果转化率。

三是激励与提升相结合。鼓励纳入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的培育对象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学习交流活动;支持积极参与学历提升教育,对参加农科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给予大专0.12万元、本科及以上0.20万元学历提升补助,学习农业技术类专业的还可以获得更高的补助,免费参加中职教育,提高了职业农民提升学历的积极性。目前,至少有40人享受了此项政策。

四是培训和认定相结合。经培训后,结合参训者个人申报情况,按照罗江区《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暂行办法》进行职业农民资格认定,颁发证书,并每两年复审一次。持证者优先获得扶持政策,确保了培训效果和资格认定质量。

2.3 惠农政策扶持

罗江区培育的职业农民很多成为优秀的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发挥着积极的“头雁”作用。他们获得家庭农场培育项目、社保补助、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银担贷款等政策资金扶持,相关部门还不定期派出技术员提供上门服务,及时协助处理生产中的问题。

3 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3.1 培训宣传力度不足

通过走访部分农村住户,发现仍有一部分村民并不了解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生事物,不清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重要性、申报条件及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年纪较大的甚至有抵触情绪。

3.2 培育对象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水平不够高

罗江区的职业农民基本上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农业科技知识,容易进入农业技术误区。年轻人缺乏实战经验且兴趣广泛,老农人则思想相对保守,习惯依靠过去的生产经验;有的职业农民仅希望培训能满足自己当前个性化要求或只接受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各种因素导致培育对象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不够全面。

3.3 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没有完全围绕产业需求细致遴选培育对象。某些专业班参训人数少,不能完全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分门别类设置培训课程,多数时候只能以“大班课”的模式统一讲授。目前认定的职业资格也是以“生产经营型”为主。二是培训与培育的结合不够紧密。罗江区家庭农场近一半的从业者还没有进行职业农民资格认证。这将是下一步提升培训和认证规模的有效提升空间。三是 培育与政策扶持结合不够紧密。通过复审发现,持证者享受到各类相关政策扶持的占比不到30%。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下一步举措

一是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培育对象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如培训中增加动手参与的实践操作内容。二是送教下镇村、进“基地”,方便学员参训,教学内容针对性更强、效果可见。三是做好服务,对接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并抓好落实和跟踪服务。四是加大投入,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及后续的扶持。五是做到学以致用,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开展相应的社会化服务,让 学有一技之长的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将技术转化为效益。

猜你喜欢
罗江培育农民
红色信贷 罗江农商银行全省首发“村级公务卡”
耕牛和农民
罗江农商银行发放“红色信贷”23亿元
让汩罗江复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