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研究

2022-08-31 17:08呙春英张榆琴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茶业茶园云南省

呙春英,张榆琴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0 引言

我国作为茶叶的最初发源地,茶叶最早出现的时期已经无法考究,但茶文化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此可知,茶叶从古至今就受到国人的追捧,且茶叶本身也是一种营养、健康的饮品。

茶产业是云南支柱型产业,2021 年综合产值为1 071.1 亿元,种植面积跟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随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张、产量持续增长,茶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如,茶产业规模化、一体化程度低、经营管理不善、竞争力弱、产品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低等;小农户,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与变化的市场行情衔接不善。因此,本文将以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探索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1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有机种植规模大

茶叶是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的优势产业,如图1 所示,从2015 到2021 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5 年种植面积为602 万亩(1 亩=0.067 hm2),而2021 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高达740 万亩,比2015年增22.92%,茶叶总产量达49 万亩,比2015 年增36.1%。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2021 年茶叶综合产值已突破一千亿元,达1071.1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209.9 亿元,较2020 年增13.3%;二产产值714.9 亿元,较2020年增92.3%;批发零售环节增加值146.2 亿元,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4 :1[1]。

图1 2015 年与2021 年云南茶产业概况对比

截止2021 年,云南省拥有生态茶园382 万亩,占比为全省茶园面积的51.6%。通过积极建设绿色有机茶园,目前已认证有机茶园105.7 万亩,绿色有机产品1 014 个,自2015 年来,云南省有机茶园种植面积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均为全国第一。随着一县一业示范建设的带动,云南省的30 多个重点茶产区产值比2020 年新增23 亿元,综合产值为764.9 亿元,有机茶园面积为88.6 万亩。

1.2 企业发展基础良好

截止2021 年,云南省有主要茶叶企业699 户,其中大型12 户,中型283 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6 户,其中国家级9 户。自2018 年起,云南省每年进行“十大名茶”的评选,为茶业市场树立行业标杆,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2021 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中(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评选的结果),普洱市思茅区、永德县、临沧市临翔区、云县、腾冲市等12 个县区入围,形成了区域性产业和企业群;此外,云南省还有10 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业百强企业榜,包括勐海雨林古茶坊、双江勐库茶叶、普洱澜沧古茶、勐海陈升茶业、六大茶山茶业、中茶茶业等。目前云南茶产业已形成区域性产业和企业群,通过龙头企业与茶农签订合同,并搭建起生产基地范围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合作互助组织,发挥企业优势,确保农户的利益,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茶农的模式联合发展。

1.3 市场潜力巨大

据天猫数据统计,云南普洱茶线上销售额2019—2021 年保持连续3 年增长,2021 年成交42.64 亿元,同比增长1.69 亿元,增幅4.1%。据2021 年天猫行业店铺数据,排名前10 的普洱茶店铺,累计销售普洱茶73.52 亿元(如图2 所示)。云茶出口连续2 年呈现量减价增趋势,据海关统计,2021 年云南省出口茶叶4 747 t,比2020 年出口减少了1 718.2 t,减少25.8%;销售总金额为11 048 万美元,比2020 年增302 万美元,增幅2.7%。

图2 2021 年天猫茶业各大店铺销售额(单位:亿元)

2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从业人才缺失

为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茶产业的经营主体与经营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茶农通常将茶园交给家中长辈操持或是直接对外流转,自己则外出务工,导致新茶采摘时期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若利用机械采摘,对茶园的硬性要求提高,采摘成本增加且茶叶品相无法保证。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很难得到推广,茶产业高端研发、深加工制茶技术、经营管理型人才明显不足。茶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当下茶业发展的需求,茶企实际寻求的人才需求无法匹配,导致企业无人可用,因此茶产业在专业化人才培养上还需改革[2]。

2.2 发展资金不足

近年来茶产业出现了衰退的趋势,因为其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又受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等影响,其中发展资金的不足是影响较大的因素。首先,多家茶企一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生存难以为继,更难谋求发展,特别是小规模的茶企、茶厂和茶农本来就资金紧张;其次我国的农业金融体系不健全,很多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非常严重,大量削减农业业务,如农业类银行逐渐走向商业化,商业类银行更是直接去农化。农业贷款额度有限,手续复杂,不能很好地为中小型茶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没有发挥出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应有的作用[3]。最后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活跃度低,开展农村业务的极少,政府没有做好积极引导,并且对于茶产业出台的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力度不够,未根据产业特性以及金融属性开发出优质的产品为茶产业发展服务。所以茶产业发展融资便成为了一大难题。

2.3 生产加工发展水平较低

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排名靠前,却主要以分散式的小农户种植为主,家庭作坊式的简单加工,分散式的小茶园种植无法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云南省茶产业总产量大,综合绩效却不高。主要原因是茶企数量庞大,茶园个数多,实则规模很小。2021 年福建茶叶种植面积为386 万亩,与排名种植面积第1 的云南省相比少354 万亩,而毛干茶产量全国福建排第1,云南排第3,福建毛干茶产量比云南多产出约5 万t,总计1 300 亿元的茶叶综合产值,由此可见云南省茶产业效益并不高,在经营理念、现代管理技术、拓展营销渠道与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标准化的茶叶种植才能为茶叶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料,因为鲜叶采摘时不规范的操作,会直接影响到茶叶品相。加之茶农常常采用家庭小作坊式的粗加工生产方式,规模小、人手少,多以茶农经验制作加工,没有一定的标准,加工水平不高。不仅茶农的加工技术含量不高,茶作坊与小茶厂生产加工技术水准也不一致,与省内大型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茶叶的品质极不稳定。这无疑降低了优质茶业资源的优势,削减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4]。

从茶产业整体加工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云南省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茶产业链亟待提升。整个茶叶产业链,包括了茶农、制茶厂、茶叶生产厂商、分销批发商和零售店等。云南省茶产业整体生产规模散乱,产业化水平低下,生产价值链各环节连接并不牢固。另外,位于生产价值链上下游的农药商、肥料商并不能为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的产业化开展提供强力保障,农化肥残留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鲜叶质量,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整条茶产业链的竞争力。目前省内茶产业链大部分仍然集中在中低端,涉足高档茶行业的制茶企业不多,导致产业链资源整合度低[5-6]。

2.4 营销推广力度不够

云南茶产业营销推广主要从销售与渠道、品牌建设2 个方面分析。①云南茶叶销售与渠道,这关乎茶产业的生存。云南茶叶网络销售量只占全国30%,网络营销渠道依然滞后,主要依靠茶商卖至茶场或就地销售,仅在个别区域实行订货。而且茶商的线下营销手段比较单一,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和销售渠道,产品主要集中在当地销售,如商超、批发市场、茶楼、专卖店等,也没有积极开拓市场。更有多数茶商不仅规模小,还远离茶叶生产基地,无法充分利用农产品的集散作用,所以销售板块依旧存在问题。②云南品牌建设,这关乎茶产业的发展。随着茶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茶叶销售不再只是价格的竞争,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口感、档次,追求多元化产品的需求[7]。市场竞争逐渐变成品牌与企业文化。一直以来国内茶业就出现“有名茶,无名品牌”的情况。在云南,虽然已有本土的知名品牌,可在中国10 大名茶中只有普洱茶入选,10 大茶叶品牌很少看到云南的品牌上榜,说明云南茶企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3.1 培养现代经营管理人才

茶叶行业人才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项目,需要联合政府、学校和社会一起努力。产业创新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一项科研技术的应用,往往也离不开从业者对技术的学习吸收,并结合实际而改良。习近平书记强调,“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不断完善省内人才制度,制定实施关于行业特殊津贴、工资协商、技术津贴、试行年薪制、科技项目负责制、技术骨干评价与管理规定、专利申请及奖励办法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制度,营造自主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人力资源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广开渠道引导人才进入茶产业,吸引全国各省的人才,做好人才顶层设计,制定人才补贴政策,将人才留在农村为农业做贡献,同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引进茶产业科研项目,吸纳人才生根发芽,政府在项目研发、医疗、住房、薪酬、教育培训以及其他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必须加强茶产业服务团体的建设,加强培育村组织和干部群体。引入具备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官员,推进农技推广,为农户和茶企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利用其特长和技能,为茶产业发展储备一批“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的产业化服务人才。

3.2 完善茶产业金融体系

茶产业金融就是以茶产业发展为目的金融活动,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茶产业金融兴起是市场的需要,茶产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影响农业的长期发展。当市场无法进行调节时,政府必须积极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来调控,以改善茶产业的投资和融资体系。此外,政府应当努力推动茶产业金融发展,完善茶产业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茶产业融资、茶业保险等业务,发挥农村金融组织的作用,以解决茶企发展的资金问题。

3.3 推进茶产业现代化发展

应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体现“特”与“优”。保护云南的古茶树,种植优质茶树。发挥产品质量和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势,积极改变茶农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格局。一方面保护历史悠久的古茶树资源,另一方面开发茶叶种植基地,并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茶园认证。此外,结合茶业种植规模,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运用于茶园开垦、灌溉、茶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茶等环节,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茶园数据反馈到终端。再由终端系统分析,发出指令,完成规范化作业,打造现代智能化茶园。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包括现代茶园建设和茶叶生产管理制度建设2 方面,不仅能掌控茶叶源头质量,还能保障茶叶生产管理标准化。

提升茶产品深加工水平。当代年轻人对产品更加追求多元化,快节奏的生活和个性化的需求。传统茶产品很难对当代新青年具备吸引力,使他们丧失购买欲。加快建设自动化茶叶加工车间,智能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自动完成包括杀青、理条、炒干等工序,自动运输到下一个环节,在杀青和理条后自动冷却回潮,通过感应设备,实现无缝衔接。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提供健康安全的多功能茶产品。

茶叶里含有很多健康成分,利用先进萃取技术,可以提取含有茶氨酸等成分的提取物,根据其不同功效,加工为成茶食品,还可以应用在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在茶品的开发中,注重方便快捷,提升如茶类饮料、挂耳茶、速溶茶品的口感和品质。最重要的是保证茶品的健康安全,茶叶种植时控制农药和化肥用量,减少药物残留,采用科学高效的加工方式。另外,研发高附加值的茶产品,将茶叶产品与人们所关注的健康联系起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3.4 做好茶产业营销推广工作

首先,云南茶叶企业必须提高品牌意识,重视茶业品牌形象,提高茶叶品质,自觉维护和管理品牌;其次,茶叶企业要积极学习天福、铁观音等知名品牌的营销方法,立足于云南地区传统文化,审视自身特质,加强营销推广;最后,聚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打造优势品牌。政府应重视云南发展团队品牌的重要性,为茶叶企业打造品牌提供制度支持和政治环境,激励茶产业发展和构建专属茶品牌[8]。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许多农产品除传统营销模式之外的一种更新颖的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电子商务显著降低了租赁、水电和人工等成本,可以帮助茶农、茶商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调整生产销售计划,提升效益。数字时代,电子商务拉近了消费者和卖家的关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销售渠道。除此之外,自媒体也可以通过线上直播介绍产品或者拍摄产品相关视频挂上购买链接等方式推广产品,使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茶产品的效用、种植环境、生产过程等,不仅可以线上展销云南茶产品,卖家还可以实时为消费者答惑解疑,打消购买顾虑,助其选择合适的茶产品,促进消费。

云南茶企应充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极具特色的天然优势,开发特色茶文化营销体验项目。首先,基于云南自身的生态环境、茶马古道、云南民族文化,西双版纳等茶叶产地和风景旅游地,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云南茶文化,感受云南茶叶种植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组织茶叶采摘,茶艺、茶文化剧场、饮茶节等特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产旅互促,打造康养文旅项目[9-10],结合云南特色茶文化,带动云南茶业营销发展。

4 结语

云南茶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结合本省的天然优势,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产业应进行精细化分工,既满足普通大众对于传统茶产品的需求,又开发符合中高端茶产品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推出绿色优质的茶产品。建议由政府牵头,龙头企业主导,搭建起全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多元化销售渠道,结合当地民族传统文化、茶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推广营销。

猜你喜欢
茶业茶园云南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茶园飘香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周宁生态茶园
茶园观色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