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31 08:50徐罗兰范新民
关键词:教学效果满意度疫情

徐罗兰,范新民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1.教育学部;2.网络与数据中心)

2021年秋季,福建省莆田、厦门和泉州等地区发现部分新冠肺炎病例,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2021年9月上旬开始,福建省各高校陆续开始实行全部或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保障了高校教学的有序运行,成为高校师生广泛接受的教育新形式[1]。福建省各高校在2021年春季疫情防控期间都成功组织了全校性的、较长时间的在线教学,学校有较好的应急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具有在线教学组织经验。但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学习心理受挫等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如何提升大学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变得尤为重要[2]。基于此,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笔者对福建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开展线上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疫情防控期间以及提升高校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该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学生对线上教学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整体满意度。调查表中涉及学生的主观评价和判断指标,方法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为5,4,3,2,1分[3]。

(一)资料来源

1.数据来源。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互联网+教育”资料来源在线教学的方式在教育界逐渐被重视,并且这些新兴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过去几乎没有长时间实行,因此关于在线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较少[4]。福建省部分高校由于疫情的影响正在经历第二轮全面线上学习,为调查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的教学效果,选择了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福建省部分高校学生作研究对象。

2.问卷设计。根据所提出的学习效果分析模型,问卷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别是性别、年级、专业性质、院校类别。学校类型包括部属院校、省属公办本科、省属民办本科和独立院校、高职院校,共18所。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至大四,研一至研三的学生。第二部分是学生对在线学习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线上学习效果的测量指标[5]。

3.分析维度。国外早期的研究曾从学生、教师、课程以及技术四个方面研究了在线教学的影响因素[6],而后国内也有学者更深入地研究和总结了在线教学的理论,并进一步构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模型[7]。研究表明,在线教学并非简单的“互联网+传统教学”。高效的网络教育必须建立一种学习社区和生态系统,涉及教师的指导教学等活动,并且学习者的参与交流和社区支持等方面都要予以保障。同时,在线学习环境也会对在线学习交互体验产生影响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结果[8]。通过改进在线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以及设计问题解决和探索性等教学任务,是促进在线学习者认知层次逐渐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拓展的重要途径[9]。在线教学过程中,创建在线学习共同体,给学习者社会性支持对增加学生和同伴间互动的方法、内容和策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因此,本研究分别从个体学习特征、学习环境和资源、学习成效以及满意度这4个维度进行划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

(二)研究假设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并依据学习效果分析模型提出下列假设:

H1: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的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a:性别不同的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b:年级不同的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c:专业性质不同的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d:院校类别不同的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H2:疫情防控期间,个体学习特征对满意度存在影响。

H3:疫情防控期间,学习成效对满意度存在影响。

H4:疫情防控期间,学习环境与资源对满意度存在影响。

(三)统计方法

以多因素差异性个人特征分析对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差异性,在将对象根据人口学变量特征划分成不相同的人群后,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满意度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选择个体学习特征、学习环境和资源、学习成效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将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10]。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抽样,并发放问卷6 585份。问卷的回收率100%,将填写问卷的60秒作为有效时间界限来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 123份,问卷有效率为92.98%。将6 123份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编码,并使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一)线上学习认知情况调查

1.人口学特征。结果显示,男性占46.60%,女性占53.40%,男女比例均衡。省属公办本科占53.70%,省属民办本科和独立院校占40.50%,而部属院校和高职院校分别为3.00%和2.90%。

2.在线学习认知情况。疫情的反复导致学生上课场所在经历第二轮全面线上学习后,宿舍成为线上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次是个人住所、教室和图书馆。

对于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63.33%的学生认为是设备、流量卡顿问题,36.61%的学生认为是学习主动性差、对线上教学不感兴趣,36.66%的学生认为是不适应线上教学的沟通模式、缺乏与教师同学的交流,20.84%的学生认为是线上教学平台软件操作不方便,20.84%的学生认为是不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因此,解决设备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要激起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兴趣,加强线上教学的互动性。

线上教学的问题分析发现,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占62.87%。其次是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占57.69%,使用电子设备的频率增加占49.98%,重点不突出占26.73%。因此,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要注意结合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重难点要突出。实时交互可以通过师生群来进行同步交流,非实时交互可以通过许多线上平台来进行交流与沟通。交流要基于教学平台本身,因此需要增加学校网络带宽,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

线上教学对学习能力影响的分析发现,73.21%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64.97%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提高,极少学生认为线上教学能起到作用。

分析教学方式的结果表明,直播教学占65.68%,录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占36.00%。SPOC教学的占比只有7.73%,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SPOC教学的方式,导致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较低。数据表明,直播教学是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式,也是线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混合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考虑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互,并争取获得相关教学平台的支持。

学生教学平台的选择分析数据显示,有61.97%的同学选择了“腾讯会议”,“学习通”与“钉钉”的占43.00%,这表明“腾讯会议”是学生们是学生们最喜爱的平台,其次是“学习通”“钉钉”和“中国大学MOOC”,而“雨课堂”和“Zoom”占比最低。“腾讯会议”“学习通”与“钉钉”这三类平台相较于其他平台而言,都具有自己的交互功能,在上课时可以做到实时交互。中国大学MOOC平台具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也拥有许多国家级课程。

(二)线上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1.样本信效度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大于或接近0.800,信度高,总体信度系数达到0.911。采用 KMO 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41(P<0.05),这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表1)。

表1 各维度与总体的信度分析

2.多因素差异性分析。第一,根据性别分析,男性与女性的满意度均值之差为0.060,表明性别对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差异较小,并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性别对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根据年级划分和均值比较结果,研一的满意度均值最大,大二的均值最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对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大一年级的公共课较多且大四年级具有一定知识基础,比较适合进行线上教学,所以二者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总体表现为学生满意度水平较高,表明疫情防控期间进行线上教学能够保障教学质量与满意度。第三,根据专业分析,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和艺术类满意度的均值差异波动较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不同对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根据院校类别划分的均值比较结果,省属公办本科的满意度均值最大,其次是部属院校、高职院校,省属民办本科和独立院校的均值最小,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院校类别对在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省属公办本科院校的满意度大于省属民办本科和独立院校,且前者的资源与师资方面都高于后者(表2)。因此为减少院校间的差异,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创建共享机制。上述分析结果显示,H1假设中,b和d假设均成立。

表2 个体学习特征对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3.教学效果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各个变量在99%的显著水平上均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呈正相关关系。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约束条件下,个体学习特征、学习环境和资源、学习成效等3个维度和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5,表明3个维度与满意度相关性高。其中学习环境和资源与满意度的相关性最强(0.797),其次是个体学习特征(0.775),最低的是学习成效(0.765)。因此,改善学习环境与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是提高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表3 满意度与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对因变量可有效解释的信息程度,以决定系数R2选择最优方程,本研究选择调整后的R2作为衡量尺度(表4)。方程3的回归结果显示,3个自变量共线性统计数据中VIF值均小于10,代表每个自变量之间没有出现多重共线性,说明回归方程有效。在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中,3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02,0.371,0.292,说明学习环境与资源,个体学习特征以及学习成效对满意度均有正向影响,从对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来看,学习环境和资源影响最大,个体学习特征次之,学习成效的影响最小。

表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对策和建议

新冠疫情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发展和改革契机。它加速了线上教学的发展,促进了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因此,高校应该及时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经验,对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11]。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与变革即代表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12]。

(一)推进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

1.加大投入,持续改善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前期数十年的发展,虽然各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疫情期间,以直播课形式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数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直播课是教师主要的在线教学方式,开课时段网络负荷增加,教学过程高时延、高故障成为普遍现象。学习环境和资源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立即着手提高学校的网络、终端、内容和工具的配置水平,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避免卡顿、延迟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多年来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运维方面的经验与优势,建成一支常态化的技术支持和维护队伍,做好数据中心、在线教学平台的系统优化与维护等;对于自建在线教学平台和资源库的高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校内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加快5G和IPV6规模化部署应用,建成覆盖全校范围的无线网络,建设校园物联网,促进校园有线、无线和物联网的“三网融合”,提高数字设施和在线教育教学的服务能力。

2.构建“人-技”结合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近年来,各高校都开始建设配备有移动终端、云平台和智能技术等的智慧教室,构建形成全新的双空间一体化教学环境,即一种人与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高度协同、交互便捷的“人-技”结合,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融合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虚实融合的新型教学环境。在这种智慧教室环境中,师生有机会在平等的技术环境下共同设计和开展学习活动,如微课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同伴互评等学习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13];整合集成各种云端资源、学科工具以及教学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送;部署“智能助教”“智能学伴”,为学生提供智能化、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整合在线学习云平台、智慧教室系统、管理评价与服务平台等,开展基于教学大数据的学习活动全过程分析,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化、智能化教学,并做好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

3.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效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充分发挥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的在线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和知名在线教育机构,疫情防控期间在线课程资源在组织、平台支撑和协助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应继续优化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建立健全区域高校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推进高质量课程的全面汇聚和广泛共享,成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群,发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一流线上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在线教学从“战时状态”转向“平时状态”的常态化开展,支持在线教育高质量健康发展。

(二)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建立健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机制。教师是开展在线教学的主体,是推进在线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建立健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机制[14],编写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大纲,建立教师信息化能力常态化培训、认证与考核机制,营造普遍运用在线教学方法手段的教学氛围。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工具等提前开展学情调查,重新厘清课程教学目标,遵循OBE理念,以解决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努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体和虚拟相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15]。

(三)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投入水平。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与学习结果关系密切,学习者的高学习投入能产生高满意度[16]。因此,提高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投入水平。只有当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达到一定水平,学习满意度才会达到一定高度。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应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并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2.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在线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高校要加倍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和教师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进行教学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遵循OBE理念,鼓励更多地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联结者和合作者、创造者与建构者[17];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难题的高阶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学习方式,主动适应在线学习的“自学、互学、群学、互助”方式,在多样化的在线教学中提升自己,在研讨与交流中不断进步。

四、小结

研究表明,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能够较好地保障学习满意度和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通过优化学习环境,推进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完善在线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方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有效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与满意度。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正在从“新鲜感”变成一种“新常态”,必将给师生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平台和教学关系的全面变革。大规模在线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可为今后我国其他地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满意度疫情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战疫情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