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燕
昆山开发区世茂幼儿园 江苏 昆山 215300
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教师在此时需要提高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进而推动阅读教学领域的实效发展,为后期幼儿成长中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儿童绘本由于其自身寓教于乐,色彩丰富的特点,色彩丰富,极具视觉感染力,非常契合儿童成长阶段中视觉感知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读起来非常具有趣味性,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同时,绘本作为幼儿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的良好抓手,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实际的教学情况,从而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绘本作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有着丰富多彩的图片为主的重要特点,同时故事体系与语言也符合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特征,将绘本阅读加入幼儿园的教学框架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对于阅读的兴趣。在幼儿的年龄段,幼儿对世界的主要理解方式还是依靠图片来获取信息,而幼儿辨别图片信息主要依靠的就是色彩信号,色彩能够帮助幼儿感知绘本中所传达的情感,分辨绘本中不同人物及特点,这也就是绘本能够在幼儿发展早期帮助幼儿构建知识体系,并为后期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幼儿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想象,从而开展看图说话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色彩感知能力,同时对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此外,绘本中以图片为主的叙事方式也可以拓宽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渠道,从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引导幼儿建立起阅读的体系,从小培养起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早期阅读主要是针对六岁以前的儿童,并对此阶段的儿童进行图像信息的阅读,主要阅读内容是图像中所传达出的色彩、图形等,不同的颜色能够首先帮助幼儿分辨绘本中不同的人物,并且感知不同色彩所传达的不同情感,例如黑白色会给幼儿带来失落的感觉,鲜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合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反应,所以色彩可以帮助幼儿解读绘本,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体验。并且在早期阅读的过程中,成人的讲解是不可缺少的,进行早期的阅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幼儿口语表达、逻辑记忆、形象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综合素养。所以,早期阅读的相关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并不陌生,早期阅读非常注重对幼儿口头表达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并不注重书写等书面水平,对于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意识同样也是在早期阅读理论体系中需要关注的方面。这一点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也有所凸显,斯诺、伯恩斯等教育家就提出在对于小学阶段之前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中,获取这些间接的阅读经验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并且这是一段综合能力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对于复杂语法结构和复杂词汇积累的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所以,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知,对于幼儿早期的阅读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孤立地停留在对幼儿识读与书写的层面,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能力的培养上,促使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语言认知、阅读经验、色彩感知等进行协调,从而取得统一的发展,并对幼儿自身的自主阅读素养进行关注和培养。对于幼儿的自主阅读素养来说,主要还是依靠幼儿的口语能力和认知基础,并以此来积累阅读的间接经验,在积累足够的语料和阅读水平之后,能够对幼儿的口语表达与认知能力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新时代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重视,许多幼教行业的从业者的观念和构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知识性、专业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也有极少部分地区的极少部分幼儿教育从业者仍对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没有进行全面的认识,例如对绘本的教学方面,并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将幼儿绘本作为教辅资料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并在各种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将绘本融入进这个过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本身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深度的挖掘不充分,在课堂上仅仅是死搬教条、照本宣科,将绘本上的故事一成不变地变为填鸭式教育灌输给幼童,必然幼童不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深化,这种教育方式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绘本的德育价值,更谈不上对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另一方面,教师对儿童学习主体的地位认知不够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阅读活动里安插太多干扰项,从而影响了幼儿阅读绘本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还会引起幼儿对绘本理念理解的偏差。与此同时,一些幼儿园的幼儿阅读课堂上,儿童的参与度过低,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剥夺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所以幼儿在绘本阅读体验中不能获得完整而充沛的情感收获,必然会导致幼儿阅读兴趣的下降,不利于对幼儿进行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
目前,我国市面上能够得到的儿童绘本资源数量众多,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绘本综合价值的开发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绘本的颜色搭配和色彩探究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忽视了色彩这一重要元素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仅仅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品鉴绘本,并没有从“阅读”中的“阅”字着手。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时间分为多个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此时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期运算阶段,对于世界的理解主要还是依赖于事物的直观感受,而色彩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最强烈的一个感知信号,所以在绘本中,色彩的搭配往往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并且不同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色彩,也能从不同的维度来反映出不同的人物特点和人文底蕴。例如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中,就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所以读绘本,一定不能忽略色彩这一重要的元素,它不仅能表现出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情绪,也能调动儿童在阅读时的情感体验,启发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构成更加丰富的阅读收获,推动儿童在阅读绘本时语言能力的培养。
海量的儿童绘本资源,幼儿教师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的学情,从幼儿的年龄、认识和兴趣等方面出发,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挑选出最适合本园幼儿情况的绘本,对此进行深度的开发和挖掘,从而使得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最大化。此外,在挑选儿童绘本时,也要注意绘本自身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和提高幼儿对于自主阅读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对于绘本的主题也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进行不同的更换和侧重,比如面对大、中、小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选择的绘本教材是需要具备一定衔接性,并且深度还要具有层层递进逻辑关系的,同时这些绘本的主题不能过于偏离幼儿的日常生活,要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要注重选择色彩丰富、符合幼儿视觉系统生理发展规律的绘本,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另外,根据语言教学的实际规律,幼儿教师也要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儿童绘本,在这一方面就要关注到绘本上的文字数量,从而挑选出难度适中的绘本,避免字数过多、过难的绘本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利于日后阅读能力的培养。
幼儿特殊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特点,比起枯燥和复杂的文字,幼儿更适合认读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加优良,丰富的色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对绘本的解读和认识,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绘本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在语言能力和阅读领域的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要立足于目前幼儿的基本学情,合理设置语言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而将绘本故事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导入阶段,可以采用问题、情景、图片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第一时间捕捉幼儿的注意,从而引导幼儿对绘本的故事情节、语言形象等信息进行深入的发掘。对于课堂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幼儿要进行及时的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通过小红花、加分等形式激励幼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鼓励幼儿在绘本的帮助下,拓宽对世界的认知渠道,从而推动日后复杂文字阅读的能力发展。
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此过程中,幼儿综合素质和全面素养发掘和拓展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更需要从小对幼儿进行色彩等感官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要利用绘本教学,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色彩感官方面发展环境。在具体的操作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巧用两种对比分明的颜色,为幼儿带来视觉上的感官冲击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用色域较为相近的颜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色彩背后所隐藏的人文意蕴和情感表达,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架构起幼儿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的桥梁,增进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喜爱,如图1为中国风绘本《鲤鱼跃龙》。
图1 鲤鱼跃龙
幼儿教育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没有严格的标准,在此阶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作为教材和参考,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从而将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比如有一些家长反映幼儿不爱刷牙,不爱吃水果,就可以利用绘本故事,比如《小熊不爱刷牙》,以生动鲜活的例子来对幼儿进行牙齿健康的教育,告诉孩子们如果像小熊一样不爱刷牙,那么牙齿就会蛀牙,掉光,就不能享受自己爱吃的东西了,并且用鲜艳的色彩进行标明,突出前后的色彩对比。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再次重复刷牙的重要性,从而以故事的力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龄前儿童思维比较活跃,不同的颜色会带给儿童不同的认知和感觉,所以需要对色彩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且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让儿童在阅读时能够对色彩进行相应形象记忆的建设,从而自然地感知到色彩背后所隐藏的知识和情感,架构起儿童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桥梁,促进儿童在认知、感受层面的能力提高,不仅获得视觉上的震撼,更能够在语言的层面推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让儿童绘本的语言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卡,让幼儿使用色卡对应绘本中的人物和场景,并试着用色彩相关的词语造句,从而丰富幼儿对于色彩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语言阅读领域的教学离不开绘本的帮助,这一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阅读资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幼儿综合阅读素养的提高,促进幼儿口语表达、逻辑能力的进步。所以幼儿教师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高度的重视,幼儿教师要立足实际的学情,挑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相关读物,不断开发、探索、创新绘本阅读教学的新形式,深入发掘绘本的实用价值和情感体验,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自主阅读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