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30 01:01:34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7期
关键词:根管依从性研究组

张 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安徽 合肥 230032)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是临床上治疗口腔疾病主要方式,其主要是采取机械、化学、清创预备等将根管中感染源彻底清除,并严密的充填根管,促使根尖周病变愈合,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牙髓病、尖周病最有效、普遍的治疗方式。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一般是由医师单独实施手术操作,且治疗操作较为繁杂,需护理人员有效的配合,以保障根管治疗有效性。但常规护理中仅机械性根据医嘱执行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欠佳,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四手操作主要是由阿拉巴马大学牙科院研究的国际标准化牙科操作方式,医护操作时通过及时传递器械等默契配合,减少交叉感染发生几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质量。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据患者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心理干预服务,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结合二者优势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1年2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根管治疗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00例根管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2.62±5.24)岁;有瘘管者20例,无瘘管者30例;有根尖区骨质破坏者22例,无根尖区骨质破坏者28例。参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96±5.36)岁;有瘘管者23例,无瘘管者27例;有根尖区骨质破坏者24例,无根尖区骨质破坏者26例。两组性别、年龄、有无瘘管、有无根尖区骨质破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根管治疗指征;②年龄>18岁;③首次实施根管治疗术;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沟通交流存在障碍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口腔清洁护理,进行常规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根管治疗方式、目的及意义等;护理人员备好相应的根管器械、药物,遵医嘱用药,术后嘱患者定期复查。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根管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1.4.1 疼痛程度 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量表分值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2 心理状态 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量表包括14个项目,各项目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4分,分值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

1.4.3 护理满意度 使用本院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4 依从性 使用自制调查表从患者的行为、语言方面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分值0~10分,其中<6分为不依从,6~7分为部分依从,≥8分为完全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NR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根管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根管治疗时间为(26.31±4.18)min,短于参照组的(35.63±5.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4,P=0.001)。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根管治疗术主要是经过全面清除患牙中受损组织、根管中感染物,同时以根管充填以封闭牙冠发挥治疗牙体病、根尖周病的作用,已在临床得以广泛使用。但因根管结构复杂性,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根管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现阶段,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是在治疗过程中,每位医师均配备护理人员协助,两人同时进行高水平、客观性的传递器械材料、协助操作等治疗措施。因患者对疾病、治疗等方面认知不足,极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配合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疗效。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纠正其对治疗产生的恐惧心理,保证治疗顺利开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N R 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根管治疗时间为(26.31±4.18)min,短于参照组的(35.63±5.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根管治疗过程开展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治疗时间。考虑原因为四手操作中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准确传递根管马达、螺旋输送器,并协助医师实施局部麻醉等,可提高医护操作配合度,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依据其心理状况采取个性化心理支持和疏导,可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树立康复的信心;另外,还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消除了其手术顾虑,同时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其不适感,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提升了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四手操作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根管治疗术中,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提高其满意度。与郝敏等研究结果类似。分析认为,在根管治疗中采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效果,使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保障根管治疗效果,进而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本研究因样本数量少、研究时间短等,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今后可进行更多前瞻性、大样本数据研究,深入分析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将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应用于根管治疗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缩短根管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根管依从性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2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