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中图分类号:R781.4+2;R587.1;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2)07-0092-04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并且由于长期血糖偏高,极易使口腔菌群失调,形成牙结石,加重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速度和程度[1]。此外,牙周炎的发生会使机体处于炎性应激状态,可影响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增加了血糖的控制难度,故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应积极治疗炎症。目前临床常用牙周炎的治疗方法是超声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通过机械力对根面进行反复平整,从而去除牙菌斑、恢复口腔环境[2,3]。但该疗法对机体的创伤较大,患者应激反应明显,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掺铒钇铝石榴石(Erbium-doped: Yttrium,Aluminium,Garnet,Er:YAG)激光作为一种脉冲激光常用于治疗牙周病,其在临床上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患者易接受等优势[4]。为探究Er:YAG激光联合SRP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河北省内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②就诊前半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排除标准:①患牙有龋齿损伤或有充填体;②存在牙合畸形;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4.42±6.83)岁;体质量指数(BMI)20~28 kg/m2,平均BMI(24.51±4.17)kg/m2;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15例,大专17例,本科及以上8例;糖尿病病程5~10年,平均病程(7.95±2.41)年。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3.50±7.01)岁;BMI 20~29 kg/m2,平均BMI(24.58± 4.12)kg/m2; 文化水平: 高中及以下16例, 大专11例, 本科及以上13例; 糖尿病病程6~11年, 平均病程(8.11±2.37) 年。两组性别、年龄、BMI、文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SRP,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使用3%双氧水漱口,行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使用手工龈下刮治器及超声刮治器仔细刮治病变部位,并使用3%双氧水冲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r:YAG激光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行SRP后3~7 d内予以激光治疗,使用脉冲波长为2940 nm的ProductInfoProZiLiao口腔激光治疗仪[东西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型号:wi4369)],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参数去除牙结石并对牙周袋进行灭菌,同时去除牙周袋内壁肉芽。两组均治疗4次,每周1次,治疗后6周及12周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牙周指标、牙斑菌菌群比例及疼痛程度。
1.3.1牙周指标 ①龈沟出血指数(SBI):0分为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分为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分为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分为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分为牙龈呈重度炎症,有颜色改变且有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分为牙龈呈重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并伴有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②探诊深度(PD):记录患牙近颊、颊侧中点、远颊、近舌、舌侧中点和远舌6个位点至袋底的距离值,取其平均值计为该患牙的PD值,值越小说明治疗效果越好;③临床附着丧失指数(CAL):记录患牙近颊、颊侧中点、远颊、近舌、舌侧中点和远舌6个位点袋底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值,取其平均值计为该患牙的CAL值,值越小說明治疗效果越好;④菌斑指数(PI):总分3分,分数越高说明牙龈状况越差;⑤探诊出血(BOP)百分比:牙周袋探诊后10 s龈沟渗血则为BOP阳性,BOP阳性位点在全口总位点的占比即为BOP百分比;⑥牙龈指数(GI):总分3分,分数越高说明牙龈状况越差。
1.3.2牙斑菌菌群比例 对龈下菌斑DNA进行提取和纯度测定,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的菌群占比。
1.3.3疼痛评分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6、12周后牙周状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6周SBI、PD、CA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2周PD、BOP、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牙周致病菌菌斑组成比较 两组治疗后3 讨论长期慢性牙周炎可向深部牙周组织发展,引起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造成损伤,形成牙周袋,严重者可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具有双向性,糖尿病可致口腔微生物失调,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3-5];而牙周疾病对牙体有直接损害作用,使微生物侵袭牙周组织,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6-7],这些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在菌群中的占比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 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VAS评分为(3.25±0.18)分,低于对照组的(5.14±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051,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长期慢性牙周炎可向深部牙周组织发展,引起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造成损伤,形成牙周袋,严重者可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具有双向性,糖尿病可致口腔微生物失调,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3-5];而牙周疾病对牙体有直接损害作用,使微生物侵袭牙周组织,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6-7],这些机体反应又会引起全身糖代谢的异常,因此两种疾病相互作用,具有双向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6、12周后牙周状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6周SBI、PD、CA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2周PD、BOP、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10]。分析原因:Er:YAG激光属于低强度激光,易被水分子吸收,当水分子吸收的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微爆破”效应;同时,由于牙结石、菌斑等种植体表面的玷污层含有水分子和羟磷灰石,所以微爆破效应能使牙石粉碎、脱落,起到机械清洁作用,减轻炎性刺激,进而对患者的GI、BI、PD以及AL均有改善作用[11,12]。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齿垢密螺旋体在牙周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具有占比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在菌群中的占比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牙周炎患者经过Er:YAG激光治疗后,细菌含量低于单一使用SRP治疗组患者,Er:YAG激光治疗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杀菌效果更显著[13-15]。分析原因:由于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水,而Er:YAG激光利用水产生的“微爆破”效应使细菌的结构分解,从而产生有效的灭菌作用,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因此,观察组在应用Er:YAG激光后,牙周感染主要致病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Er:YAG激光联合SRP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其作用机制:Er:YAG激光脉冲模式,能量局限在工作点上,不出现扩散,能够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水的气化产生的温度不高,对邻近组织所产生的损害较小;同时激光的热效应对创伤的牙小管具有封闭作用,进而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了治疗舒适度。
综上所述,Er:YAG激光联合SRP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较单独应用SRP改善牙周状况效果好,对牙斑菌主要致病菌杀菌效果确切,且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