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刚
(西安市莲湖区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近年来,基于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整形美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眼睑整形美容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求美者对眼睑整形美容手术操作及其护理干预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发现,眼睑整形美容手术虽然属于微调手术,但因其具有创伤性,存在一定的术后感染风险及疼痛症状。加之手术操作的不确定性,容易使患者对眼睑整形美容结果产生不确定感,在围手术期间出现焦虑、担忧、恐慌、害怕等情绪,在这些情绪影响下,其生理机能将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出现血压异常、心率异常、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异常等现象,最终对眼睑整形美容转归产生影响。此外,眼睑位置特殊,一旦有手术操作不当、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眼睑整形美容术后恢复效果受患者遵医行为影响较大,需要患者具备较高的自制力,进行自我情绪、行为等管理,以有效规避不必要风险。因此,做好眼睑整形美容患者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心理社会管理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眼睑整形美容的整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市莲湖区艺星医疗美容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眼睑整形美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及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基础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按照眼睑整形美容手术护理要求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如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工作;明确告知患者眼睑整形美容手术围手术期各项注意事项;密切观察与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躯体症状改变情况,针对异常问题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社会管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组织科室医护人员成立心理社会管理小组,根据小组成员专业优势合理分配任务,明确其工作职责;在组长安排下对小组成员进行专项培训,丰富其心理社会管理理论知识,提高其心理社会管理实践能力;②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综合评估其健康状况,了解其心境状态,掌握其心理问题、认知问题、行为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③护理人员根据不同阶段患者心境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采用方式包括健康宣教、行为认知干预、家属照顾、外化叙事、心理咨询、正性激励、身心放松、环境改善、疼痛管理等。
1.3 观察指标
1.3.1 美容满意度与期望偏差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0.78)评估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眼睑整形美容的满意度与期望偏差,根据眼睑整形美容转归情况划分标准:非常满意:形态完美,无瘢痕,达到整形预期效果;比较满意:形态完美,轻微瘢痕,基本符合整形预期效果;不满意: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期望偏差为认为与预期效果不符的患者占比。
1.3.2 自制力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自制力,共10个项目,每项1~4评分,量表总得10~4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自制力越高。
1.3.3 心理状态 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SSBI)、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SSBI涉及躯体缺陷感、体貌认知度、体貌关注度、情绪受损度、社会交往度、体貌改变度、他人评价度、体障诱因度等8个维度,共23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69分;K10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0~50分,得分越高说明负性情绪越高;CD-RISC由25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0~4分,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积极情绪越高。
1.3.4 应对方式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问卷包含20个条目,涉及面对(8~32分)、回避(7~28分)、屈服(5~20分)3个维度,分值越高说明相应方式越明显。
1.3.5 健康水平 护理人员在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健康水平,包含36个条目,涉及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健康水平越高。
2.1 两组美容满意度与期望偏差比较 观察组对眼睑整形美容的满意度达高于对照组,期望偏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美容满意度与期望偏差比较[n(%)]
2.2 两组自制力比较 两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SSBI与K10评分低于干预前,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SBI与K10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 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分)
2.5 两组健康水平比较 干预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健康水平比较(,分)
眼睑整形美容是面部整形美容较为常见的项目之一,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善眼睑松弛、皱纹等问题,从而增加眼睑美感,提高面部外形美观,提升整体气质。在生活水平改善、审美追求提升、整形美容技术水平提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眼睑整形美容人数逐渐增多,因此对眼睑整形美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有必要加强眼睑整形美容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积极探寻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促进眼睑整形美容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的患者眼睑整形美容满意度达95.65%,且期望偏差为0,均优于未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的患者,说明该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眼睑整形美容效果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进行心理社会管理时立足患者心理社会环境状况,从多方面、多角度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对眼睑整形美容产生良好期望,并能够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饮食、运动、休息、管理,消除患者因素对美容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在该护理干预下得到改善,自制能力得到提升。心理社会管理能够促进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升其依从性与配合度的同时,增加其整形美容信念与信心。与此同时,心理社会管理能够纠正患者错误思维,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境,使患者给予自身正面评价。此外,通过心理社会管理中的健康宣教,患者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自制力得以强化。
本研究发现,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的患者SSBI评分、K10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社会管理对消极情绪消除、积极情绪调动具有积极影响,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行为的有效举措。王艳秋的研究显示,美容整形患者术前心理压力较大,术后更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做好其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心理社会管理作为心理干预新模式,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社会管理,可针对性消除消极情绪成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不适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患者MCMQ评分改善效果更佳,面对评分的提升以及回避、屈服评分的减少,说明心理社会管理对患者应对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影响。这与心理社会管理下,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消极情绪消除、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偏激心态改善、自我效能感增强等密切相关。另外,接受心理社会管理干预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社会管理对患者健康状况改善存在积极影响。心理社会管理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等,根据患者各方面需求采用恰当的方法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实现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满足,保障患者健康发展。因此,将心理社会管理应用到眼睑整形美容患者护理中,可全面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等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社会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升眼睑整形美容手术效果,也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强其自制力,促进其心理、生理等健康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