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代入让英语应用文写作“活”起来

2022-08-29 06:51浙江夏超萍阮烨卿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文文化节角色

浙江 夏超萍 阮烨卿

应用文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为达到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文体。对英语学科而言,应用文写作是在具体语言情境创设下的语言输出,对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是衡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具体而言,应用文写作的语境主要涉及交际的时间、地点、情境等环境因素,也涉及参与人的交际目的、交际身份、处境及心情等个体因素。应用文类型和主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需求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使用。美国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认知、心智和身体的物理属性高度相关。大脑和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于高级认知过程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即身体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者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带动思维的深化和发展。角色代入教学法就是利用这一心理机制,让身体参与写作:先是对作文的材料和写作要求进行充分的想象,把自己切实代入进去;然后让自己的身体与之共情;最后进行逼真的情景还原,让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逻辑。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更可以帮助他们疏通好写作的心理通道,逐渐建立起写作的信心,不断针对既定的写作目标进行结构、语言和思维的铺垫,再从主题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帮助其提高应用文写作模拟的能力。

一、角色带入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对英语写作的作用

1.角色带入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角色带入,就是对应用文写作的材料和要求进行充分想象,模拟应用文题目中的真实情境,想象自己身处其中并代入自己的情感,结合题目要求去体验、感受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完成写作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将相应的故事情景合理自然地展现,最后将模拟的内容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实现英语写作的目的。有了这种角色代入的意识,考生审题时才能充分地把握材料的表层信息、深层信息,乃至隐含信息。

因此,带入特定的角色(命题者、作者、读者和阅卷者)进行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在模拟现实生活、根据具体语境和角色进行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分析要点信息、进行整合和输出,努力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交际语境,明确交际场合、参与人的身份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形式的选择受到具体交际情境的影响,以确保交际得体有效,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和潜能。

2.角色带入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作用

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写好应用文的难度较大,学生多有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先厘清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应用文写作有三大要点:主旨要点、内容要点和支撑要点。要点又分为隐性要点和显性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变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不再枯燥。角色代入教学法就为应用文写作教学开拓了新空间。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自然地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愿意透过显性要点去挖掘隐性要点。这种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因为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等表现方法扮演相应的角色,真正地融情于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学习,全面投入、相互配合、创作探究,在给定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里,更加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需起创设情境、引导教学的作用,通过角色代入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利用角色带入优化应用文写作的策略

下面,笔者结合2022 年1 月浙江卷应用文写作试题,详细阐述利用角色代入优化应用文写作的具体策略与路径等。

1.从命题者的角度去审题,明确主题语境、寻找立足点

从文体上来看,2022 年1 月浙江卷应用文写作是书信类的写作。题目要求考生介绍中国—爱尔兰文化节,即介绍一个活动,其要点包括回忆活动经历、分享个人收获和希望保持联系,前两点更像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内容。活动过程、活动感受都属于新闻报道的写作要点,聪明的考生会套用报道的写作手法。然而报道是客观写实的,邮件是有主观意愿的,因此写作时考生需要进行主客观视角的切换,这也是本次写作的难点。

题目中“李华和Chris 一起参加了……写邮件回忆活动经历……”,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李华的主观感受。好的作文就要体现一种“involvement”,也就是写信人和读信人之间的互动。假如没有这种互动,那么这封邮件便会失去“灵魂”,再多的好词好句都无法挽救。本次写的不是一篇单纯的书信,也不是一篇单纯的报道,其特点为“书信壳,报道体”,呈现的是两种文体的融合,很大程度上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需要考生拿捏好写作尺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去思考应用文创作的多样性,这也是未来高考英语写作题的考查方向——似是而非,让人捉摸不透。因此,在考场上考生要细致审题,打破语篇的思维定式,重构语言框架。

2.从作者的角度去审题,寻求合理建构、真实交际

考生在完成审题与写作分析后,就已经整体把握了写作的语用任务、语言风格、内容框架。在完成写作任务之前,考生还需对内容要点进行具体的构思与阐释。正文的三部分,从逻辑上来说就是目的—过程—感受;从时间上来说就是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从两个人的友情上来说就是相交前—相交时—相交后。经过以上的分析,写作结构便比较清楚了,这样写作既描写了活动,也刻画了友情。

正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举办文化节的初衷、活动的过程、“我”的感受。文化节的功能是“cultural exchange”,强调了文化在团结人民和加强交流上的作用,同时说明了李华和Chris 是怎样相识的。关于活动的过程,考生应简要介绍二人在文化节中参与的活动,如walk in a parade,appreciate the art works and enjoy the music,这里之所以用we 而不是people,目的是强调一种互动,文化节经常有,但为什么李华要针对这次文化节写封邮件呢?因为这是李华和Chris 两个人的美好回忆,考生写作时也需要将其体现出来,否则该邮件就会成为一篇缺乏书信情感的官方报道。在正文的第三部分,“我”应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解读文化节的意义——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交流和尊重。

3.从读者的角色去审题,梳理要点、信息分层

对应用文背景材料所叙述之事越感同身受越容易激发写作欲望。角色代入理论一直强调让身体的感觉影响思维、参与思维、提升思维。

Chris 想通过这封邮件知道哪些信息?考生要关注语言输出的效度,特别要注意交际性,这是两个teenagers之间的email,不是商务往来信件,在语言上不要使用大词大句,且拓展内容应真实。此外,考生应注意增强角色的代入感,信息应符合现实逻辑,层次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义连贯。首段以朋友、文化节为契机自然引入,语言应自然流畅,注重交际性,可用一两句话简单交代中—爱文化节,如“I’ve missed you so much since you went back to Ireland.Never will I forget the wonderful days we spent in the China-Ireland culture festival.”。中段的要点为回忆活动经历:写作时应强调活动经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可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尔兰文化,要突出主题,写作时可加入符合两国文化节活动的一些具体细节,比如与音乐、体育、传统文化等相关的活动,将文化活动细节化,丰富内容,且应以实际的例子拓展细节而不是泛泛而谈。“我”和Chris 两个人都参加了活动,所以应避免介绍活动,而应是回忆二人一起做了什么。针对要点二,可以从加强文化交流与促进双方友谊两方面来展开。

学生经过审题、反思、输入环节之后,需要将内容框架与具体信息转换为英语表达。在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中,掌握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基本句式、表达是基础。然而,学生若只关注词句层面的表达和汉语的英译,则难以做到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与关联,从而使输出的文本缺乏连贯性和任务情境的相关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大多存在输出有效性不够的问题,包括选词不当、句型单一、逻辑不连贯等。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其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构建篇章是提升其应用文写作输出有效性的关键。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选词的恰当性,词块使用的正确性,以及句式使用的多样化等。

4.从阅卷者的角色去审题,注重美观和高级

能被称为高分作文的前提是书写工整流畅,卷面整洁美观,语句间、段落间衔接有效。内容适当拓展,符合主题,语言丰富。

应用文写作需要考生打破体裁模板的限制,注重交际内容之间的关系,以传达意义为主,简化语言提示,找到写作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的结合点。

三、教学启示

2022 年1 月高考英语浙江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继续关注“文化自信”,设置了非单一的写作任务:记叙+议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但是又保留了其常规特点,比如这篇文章依旧体现了高考应用文一般会涉及的“中外文化交流”。从历年高考英语浙江卷应用文写作的语境和内容来看,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和情境,综合理解他人的态度、情感和观点,运用规范的格式和得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观点,体现文化理解,开展文化交流,综合多元思维,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笔者在实施角色代入教学的过程中,提倡学用一体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分层分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加工和提取出写作任务需要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语篇结构知识。学生借助新学到的知识,及时完成输出任务,做到了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在讲解完一篇应用文写作题之后,需要让学生把范文中的写作要点标注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句子拓展和内容延伸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年高考英语浙江卷应用文写作的参考范文,让学生明确各类型的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后,从命题人、作者和读者三位一体的角度总结功能句。比如学生写完这篇分享信后,教师可总结出这种类型的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再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该题材的应用文写作的功能句,如:

如何进行应用文写作的考前突破,形成写作体系,强化写作能力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分析和预测高考方向,然后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文写作的必备素养,培养“角色代入”的共情能力,锻炼“因果拓展”的思维品质,打破“语篇定式”的审题习惯。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并归纳近年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力争形成体系,有效击破。学生应通过对参考范文的分析和深入思考,分析总结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加大对不同类型的应用文文体的特征以及使用场合的了解,增强对应用文写作题的分析能力。由于应用文写作有词数的限制,教师应指导学生精选最精炼、最符合主题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写作任务。

猜你喜欢
应用文文化节角色
关于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