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以来,我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呈现稳定恢复势头。宏观政策加大调节力度,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下半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有望持续发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今年我国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安排达3.65 万亿元,截至6 月底已基本发行完毕。
“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6 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8 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将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这个前所未有的发行、使用“时间表”,从侧面反映了今年实施宏观政策的力度。
从财政支出看,尽管财政收入受留抵退税影响较大,支出仍然保持力度,1 月份至5 月份累计超9.9万亿元,增长5.9%,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中央财政将督促尽快下达各项转移支付,同时要求各地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把支出进度提上来。加紧推进已纳入年度计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尽早发挥资金和政策效益。”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特别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1月份至5 月份基建投资稳步增长,有力托底经济。
与此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上缴结存利润,释放长期流动性;两次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上半年,货币政策靠前发力,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由于疫情起伏反复,部分地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部分行业和群体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对政策支持的需求更迫切。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抗击疫情、稳定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总量上看,降准等措施的落地,释放了更多增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4 月25 日,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5300 亿元。同时,央行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已上缴了8000 亿元,超过了全年拟上缴1.1 万亿元的70%,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4 月份和5 月份,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5 月份更是达到11.1%。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加大稳信贷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接下来,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保持流动性总量的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是今年实施宏观政策的重要特点。
面临一系列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金流问题突出。今年以来,全面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断加快退税实施进度,强化退税资金保障,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享受退税政策红利,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负纾困。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7 个行业纳入留抵税额政策范围,再增加退税1420 亿元,全年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显示,4 月1 日至6 月25 日,增值税留抵退税已有17033 亿元退到纳税人账户,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 亿元,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退税款达18266 亿元,是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2.8 倍。
“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一大亮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预计下半年将加快实施新增7 个行业的留抵退税,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及时落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为市场主体注入活力。
总量政策力度不减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陆续落地,近期,更推出3000 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上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1月份至4 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39%,较去年全年进一步下降了0.22 个百分点,这一利率水平创下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下一阶段,将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潘功胜表示。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由于多重超预期因素出现,上半年经济运行受到影响,要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下半年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政策支持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分析。
上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影响,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冯俏彬认为,下半年要保持年初确定的支出强度,需要筹措新的财力,因此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现在与未来,做出相应处理。
“从货币政策看,下半年要特别注重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在总量、投向、利率、管理等方面做好配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的大力介入,这是当前财政货币政策做好配合的一个关键点。二是在筹措新财源方面,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协同。”冯俏彬说。
李旭红认为,转移支付是中央调控地方财政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下半年稳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只增不减,货币政策或将加大总量工具的基础货币投放力度,缓解银行资金成本压力。
“目前国内经济处于恢复的重要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工具优势,充分挖掘利率改革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基建等重点领域支持,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预计下半年总量货币信贷仍将保持合理增长,并将充分发挥结构工具直达精准优点,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下半年,我国宜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内外兼顾”的货币政策操作,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总量政策重点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两大政策工具,均能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要加强协同配合。”罗志恒认为,近期先后推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 亿元信贷额度”和“发行3000 亿元开发性金融债,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两项政策,有助于维持基建投资增速。
当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经济逐步呈现恢复势头,国内需求有所恢复。不过,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下半年,需要持续释放促消费稳投资等多项政策效力,进一步提振需求。
为应对今年以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我国长短结合、远近兼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着力提振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短期疫情冲击影响,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市场,引导释放消费需求,稳住餐饮、汽车、家电等消费基本盘,促进消费加快恢复。针对中长期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增收、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等,进一步解决“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4 月份,《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印发,提出5 个方面20 条政策举措,综合施策提振消费信心;5 月份,《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6 个方面33 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7 月份,商务部等17 部门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快形成高效流通、梯次消费的全国统一汽车大市场……
有关举措根据形势变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通过恢复经营场所、举办促消费活动、加强政策奖补等方式激发释放消费需求,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实施住房公积金缓缴、水电气优惠、纾困帮扶等政策措施。
此外,聚焦消费领域短板弱项,加快推进新型消费场景、县域商业体系、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建设,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5 月以来国内消费保持恢复发展势头,多数商品销售逐步恢复,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提振内需政策陆续出台之后,如何使汽车、家电补贴政策的带动效果落到实处尤其关键。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当更加注重更新换代和梯次升级、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多样化的补贴和简单化的补贴流程。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应加大补贴力度,在保证信息真实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补贴手续。只要符合条件都能享受得到补贴政策,避免由于操作环节的困难让消费者不愿消费。此外,政策要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政策。
“确保政策有效发挥作用,要着力稳住更多市场主体和就业,为保障消费能力、推动消费复苏夯实基础。”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表示,结合我国消费市场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城乡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优化消费供给,丰富消费场景,挖掘消费热点,从而增强消费动能。此外,还应完善消费平台载体,优化消费环境,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巩固消费发展的支撑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认为,要避免政策红利被不当侵蚀,从而影响消费意愿。同时,要加快补短板,减少消费顾虑。在激发消费端潜力时,应注意同步改善供给端短板,避免“买得了、用不好”等情况出现。
基础设施投资是提振内需的关键一环。从市场需求看,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显示,前5 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前4 个月提高0.2 个百分点。
尽管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供需两侧稳定恢复仍面临不少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要发挥投资的作用,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非常有必要。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年度项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基建项目、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项目,应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要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举债主体的债务负担。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尽快补上经济发展短板,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要从整体上统筹考虑。赵萍表示,要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完善、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的角度考虑,通过投资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要从满足消费升级角度加强投资,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要,从而促进形成消费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发挥投资的压舱石作用,还要注重“新”“老”结合。邹蕴涵认为,虽然从整体看,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传统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老基建”投资面临优质项目短缺、拉动乘数效应下降等问题,但各地仍有一部分地区存在“老基建”建设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而出现的新的、更高要求的“老基建”建设空间,应深入梳理、综合研判、深度挖掘。
要注意发挥“新基建”带动作用。邹蕴涵表示,在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科学研判、理性投资。特别是通过政府、金融市场等多方合力,对目前存在的软件、硬件、数据、算法等估价较为困难,以及不同投资主体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涉及国家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民企的参与程度等问题给出更有效的解决方式。